在回帝都的路上,嫣然通過和李媛媛攀談,才知道樊樓原來是帝都最繁華的青樓,樊樓地處帝都最繁華的街道上,坐北朝南四通八達,樓內漂亮女子眾多,這個李媛媛就是因為家族在朝廷當官得罪了某個大人物,被抄了家,而她從小也被打入了教司坊,后來被樊樓買走,如今也是樊樓的風云人物。
每個清倌人都有一個丫鬟,小環就是樊樓給她買的丫鬟。了解了這些之后,嫣然又問起了她們為什么要施粥,原來這是她們樊樓的老傳統了,每當大災來臨,她們樊樓都會施粥,她們沒有什么較大的能量,也只能做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也是她們樊樓姐妹的心愿,畢竟誰會舍得把女兒賣到青樓去,不都是那些窮的過不下去家庭嗎!
百十里路,馬車走了很長時間,快到帝都城門的時候,李媛媛非常委婉的請嫣然下車,因為一旦讓人發現納蘭家的小姐與她們樊樓女子在一起,難免會傳出風言風語。這不光會影響到嫣然的清譽,更會給她們樊樓帶來很大的麻煩。
嫣然表示理解,并感謝她們捎帶自己一路。
與樊樓女子分開后,嫣然走進了,這個幾千年的帝都。云嵐宗的身份,讓她很快的通過了城門。
走進城里,嫣然看著繁華的大街,街道上車水馬龍,看著人來人往的人們,嫣然仿佛自己來到了另一個世界,走在繁華的街道上,看著街道兩旁,一個個店鋪里面熙熙攘攘。
嫣然隨便找了個人,就打聽到了納蘭府的住處,畢竟獅心元帥納蘭桀的名頭還是很響亮的。
原來納蘭家地處帝都的東城區,距離皇城有一段的距離,因為家族子弟又比較多,所以占地面積比較大。
嫣然快到天黑,才走到納蘭府,嫣然看著朱紅色的大門緊閉。她眉頭微皺,拍了拍旁邊的小門,果然有人看守,當看到是嫣然小姐回來的時候,看門老伯,并沒有多么的高興。因為在納蘭府,小姐可不止納蘭嫣然一個,更何況納蘭嫣然又不是嫡出。
世家大族,一兩個人能叫大族?沒有個幾百口人,龐大的家業能叫大族?就不說納蘭嫣然的父親,有多少個兄弟姐妹了,就說納蘭嫣然的爺爺,光兄弟就有七八個,姐妹就更多了。
而且,納蘭嫣然的姑奶奶和姑姑嫁出去的不多,招上門女婿的反而不少。所以納蘭嫣然生活在一個什么地方,你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說小時候想出這個大門都難,嫣然想買什么東西,都是通過她的母親買來的。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來形容納蘭嫣然一點都不過分。
看著看門老伯一臉滿不情愿的,把她引進了納蘭府。嫣然也沒有說什么,庶出的小姐不如狗,這句話不是空口說說的。若不是看見納蘭嫣然的云嵐宗服飾,估計這個門她今晚都進不來。
嫣然七拐八繞之后,終于找到了他爹的院子,又在院子的院子里,找到了她母親的小院子。
一別兩年多,嫣然終于見到了思念她的母親。母親看起來比以前瘦多了,嫣然看著憔悴的母親,連忙上前查看,發現她只是思念成疾,并無大礙。看到嫣然回來,母親的病也就好了一大半。
一顆回春丹送入母親口中,母女兩人話起了家常。這一聊就是一個多時辰,母親看著已經有自己身高的嫣然,滿臉的欣喜。嫣然長大了,已經有了女人的樣子。她看著嫣然很高興,卻又想到了什么,滿臉的憂愁。
嫣然看出了,母親的擔憂,連忙詢問原因。母親卻說起了,嫣然的那門親事,說那個蕭家的三少爺,如今也不是天才了,等將來嫣然嫁過去,日子肯定不好過等等。
嫣然連忙安慰母親,說她肯定不會和他成親的,將來退婚是早晚的事。母親聽嫣然說罷,卻覺得退婚這事恐怕不易,世家大族都是要臉面的,毀約損信,只怕族長不會同意。嫣然沒有再說什么,只是讓母親放寬心,自己的事情自己肯定會去爭取。
母女兩人聊了很晚,也沒有見到自己的父親,嫣然便同母親睡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