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嫣然梳洗打扮過后,又跟著女侍者走向了如意樓,經過一夜的修行雖然沒有什么大的進步,倒是對浩然之氣有了更深的理解。
浩然之氣的產生,應該跟人所堅持的信念有關。私者一時,公者千古。自己能夠放下千金小姐的顏面,去樊樓做清倌人,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勇氣。而這種勇氣的來源乃是心中的正義,所以浩然之氣又叫浩然正氣。
是損私為公的大無畏,大奉獻精神。所以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浩然之氣就是這樣產生的,也就是說,浩然之氣,就是黎民蒼生,就是天下百姓。我胸中有浩然之氣,就是心中有天下蒼生,并且時刻為了改變他們的現狀,而不斷的努力。
難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有這等浩然之氣,又豈會是那蠅營狗茍之輩。
嫣然一邊走一邊感悟,不知不覺中就感到一陣能量波動傳來,斗氣居然突破了,斗者六星了。
看來天道酬勤,精益求精,不是沒有道理的。
永遠以一顆學徒的心態,來觀察這個世界,你就會不斷的進步,已經發生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佐證。
今天比昨天的人更多了,經過女侍者的開路,嫣然來到了昨天的十七號擂臺。
一個女執事告訴嫣然,你不在是二五八號了,是十七號擂主,也就是十七號選手。嫣然對這個事情看的很開,這些都是外物,實力才是強者的通行證。沒有實力作為依托,你可以幸運一次兩次,但你絕對不可能一直幸運。隨著你爬的越高,沒有實力就會摔的越狠。
按照規則,十七號選手云夢要對陣十八號選手胡列娜。
經過兩名執事女子的報幕,嫣然走上了擂臺。
胡列娜看著走到擂臺上嫣然,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自己也走上去,顯得太掉份。如果飛上去,又顯得自己太燒包。真是左右為難,這個云夢太壞了,胡列娜一時翻了難。
經過一番思考過后,她選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只見她先走一半,然后,腳尖一點飛了上去,落到了擂臺之上。
這樣既不丟人,也不燒包,很符合她們武魂殿的作風。
嫣然打量者眼前的女子,胡列娜也看著嫣然。
一陣過后,胡列娜開口說道:“武魂殿胡列娜,請賜教。”說完,亮出了自己的武魂。
“樊樓女子云夢,請賜教。”嫣然說完,也亮出了自己的武器。
嫣然通過胡列娜的狐貍武魂,發現她應該是法術攻擊,近戰能力未必就很強。打定主意后,嫣然隨手一道劍氣打了過去。
就見胡列娜輕松躲過,并且釋放了三團妖異狐火打了過來,嫣然早就做好了準備。只見隨手三道劍氣將妖火斬碎。嫣然繼續用劍氣來試探對方的法術,胡列娜也不客氣,兩個人在擂臺賽上打的有來有回,但是都是在相互試探。
經過一番試探,嫣然心中有了底氣,這個胡列娜不光會妖火,還有一個魔法球應該是她的武器,而且這個魔法球扔出去還可以用魔法招回來。剛才嫣然差點就上了她的當,幸虧反應及時,魔法球擦著她的紫色紗衣而回,差點就把她的衣服燃著了。
都說法師怕近戰,這個胡列娜感覺一點都不簡單,嫣然沒敢貿然近戰,繼續試探。看看她還有沒有什么別的魔法,就見嫣然突然一個突進,虛晃一招,然后又快速躲閃,果然就見到胡列娜放出了一個新的技能,就見這個技能很像一個少女的心,可愛至極。
嫣然心中暗驚,這胡列娜果然不簡單。不過她胡列娜放完這個魔法,應該會有技能冷卻吧!此時不上更待何時,就見嫣然果斷的欺身靠了過去,提劍就要斬去。沒成想,胡列娜又放出一個妖狐魅惑,嫣然這次沒有躲過去,直接貼臉中了這個魅惑術,然后,就手舞足蹈的,向胡列娜走去。
胡列娜心中冷笑,中了我的魅惑術,你就敗定了。然后,就在胡列娜再次施放魔法寶珠時,就見嫣然直接變成了小紅人,直接一腳打斷了胡列娜的施法,胡列娜也不猶豫直接開啟了妖狐突襲,就要和嫣然拉開距離。
嫣然好不容易才靠近胡列娜,怎會輕易放她離去,連忙運起風凌步追了上去。胡列娜一邊躲閃,一邊釋放異狐妖火向嫣然打去,希望能阻擋嫣然一下。
然而瞬發的法術,沒有蓄力就沒有什么傷害,被嫣然隨手一劍斬滅,眼看兩人越來越近。胡列娜又再次釋放妖狐突襲,不過與上一次不同的是,這一次她是反向突襲,直接繞到了嫣然的身后。
嫣然大吃一驚,自己速度這么快,怎么停下來,危機時刻,她想到了厲飛雨破劍式,就見嫣然猛的把靈劍往地上一插,然后握著靈劍繞了一圈,速度不減的又追了過去。
這下可把胡列娜看的一愣,還能這樣?她是依靠魔法才能反向突擊,這個妓女居然還能這樣,之前的幾次比賽她都是靠這招反敗為勝的。
胡列娜愣神歸愣神,手中法術卻沒有停,眼看就要施法成功,又被嫣然一劍斬來。胡列娜無奈只得再次停止施法開始逃跑,可惜嫣然開啟了血之狂暴,速度力量獲得了極大的提升,很快便又要再次靠近胡列娜,胡列娜又是一個反向突襲。
這一次嫣然留了一個心眼,同樣的當,她不會上第二次。就見嫣然立馬插劍直接腳蹬寶劍,借助寶劍回彈之力追上了胡列娜。
這下胡列娜黔驢技窮了,眼看跑不掉,直接舉手認輸。
胡列娜認輸之后,沒過幾次呼吸,嫣然就感覺一陣虛弱感傳來,應該是血之狂暴的虛弱期。嫣然沒有猶豫直接走下了擂臺,來到了休息席,開始打坐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