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皇城內部,高高的祭壇之上。
有一個年歲極高,卻精神矍鑠的老者立于祭壇之上。他剛剛主持完一場祭天儀式,向天地祈禱,以求降下預兆。
現在他緩步走下祭壇,走到大殿之上。這是大梁國近年來新出現的國師,深受大梁國皇帝信任。
大殿之上坐著如今大梁國的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只見他身披黑金色的龍袍,眉宇間透露出不怒自威的氣質。
老皇帝年輕時也算勵精圖治、勤勉英明,大梁國由此保持了幾十年的繁榮。
如今他年紀漸長,反而開始寵信這位國師,尋求長生之道。
老國師作勢要跪在下方,老皇帝卻抬手一揮,免了他的禮,而后開口問道:“國師,今日天神可降下旨意?”
國師捋了一把胡子,高深莫測的答道:“陛下,今日我觀天象,東南方霞光萬道,紫氣漫天,此乃天地間罕見之吉兆,預示有鳳命之人即將出世?!?/p>
老皇帝渾濁的眼珠轉了轉,僵硬的開口問道:“國師這是何意?”
國師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對老皇帝拱手道:“陛下,東南方乃潞城王家世居之地??梢姡撼峭跫?,有人要出世了。”
老皇帝忽然緊盯著他:“傳聞王家人,掌握成仙的古籍與秘術,王家許久未有人出世,依國師之言,朕當如何?”
老國師聞言,低頭垂目,讓人看不清他的神情:“陛下天命所歸,鳳命之人,怎可落到他國之手,自然是將王家人請入宮中,為陛下所用?!?/p>
老皇帝滿意的瞇了瞇眼睛,而后喚了身邊的一位宦官來:“你去跟宣威王說,叫他去潞城,務必把王家人帶來?!?/p>
大梁宣威王,少年異性王,大梁人無不曉其聲名赫赫。
天下雖太平,然而近年來,大梁國西邊的犬戎卻不時為亂。
未及弱冠,這位宣威王蕭硯,便憑借超凡的智勇與無數戰功,贏得大梁國上下的敬仰與贊譽。
今日蕭硯照例在營地練兵,夕陽如血,灑落在營地的每一個角落,將練兵場上的少年身影拉得長長的。
蕭硯,這位英姿勃發的少年將領,正手持長槍,與士兵們一同揮汗如雨,每一次刺擊、每一次格擋都透露出不凡。戰鼓聲、吶喊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壯麗的軍營畫卷。
然而,就在這緊張而有序的訓練即將結束時,一名宦官匆匆而至,手持黃綾圣旨。營中的喧囂瞬間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位宦官身上。
少年將領見狀,放下手中的長槍,疾步上前,躬身行禮,準備接旨。
“陛下有旨,著宣威王即刻啟程,前往潞城,將王家人帶回?!被鹿偌饪痰穆曇粼诳諘绲木毐鴪錾匣厥帲蚱屏嗽械膶庫o。
蕭硯聞言,心中有些不耐煩,但面上卻不顯。老皇帝這是要做什么,潞城王家,是傳說中的那個曠世家族?不是說很多年無人出世了嗎?
他迅速整理思緒,領了旨意。宦官精明的走向前,蕭硯見狀,吩咐身邊隨從塞給他一個錢袋子,宦官滿意的掂了掂,偏著頭對他說道:
“據說王家那位是鳳命,陛下有意納她為妃,務必要帶回來,必要時可用些武力。”
蕭硯仍舊面無表情,心中卻鄙夷,為老不尊,這么大的年紀還要納妾。然而他仍舊恭敬的朝宦官拱了拱手,表示自己立刻前去。然后吩咐副將暫代訓練之事,自己則帶著隨從,回府準備行裝與物資。
蕭硯并不抗拒這次旨意,并非僅僅是因為皇命,更是因為,老皇帝安逸太久,已經不知道東方各國的形勢。潞城地處東晉,此次前去,正好探一探各國的虛實。
夜幕降臨,年輕的王爺率領著一支精銳小隊,悄然離開了宣威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