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八月末了,天氣十分炎熱,我進入了那所普通的初中,那只是一個鄉鎮中學,卻是承載了我三年回憶的地方,我至今無法忘記它帶給我的一切,它使我做出了巨大的改變。
我并不是寄宿生,從小學到初中,我從未寄宿在學校過,我對家人有些依賴,離開他們我會悲傷難過,但隨著我的成長,這些也改變了。那天我所有玩的好些的朋友都選擇了寄宿,我就幫他們去搬行李。
我所在的初中本是一所高中的,那所高中后面搬去縣城了,于是舊地留給了我們,反正也寬敞些。正是這年留給我們,也正是這年我上初中,而家就住學校對面,家里人都覺得十分方便,于是同意我想當通學生的請求了。
因為初中的三個年級人少,所以空了幾棟教學樓,男女也只占了一棟宿舍,五樓宿舍還只有一個寢室有人,還只有兩個人,因為他們去晚了,所以被分到了那里,我之所以如此清楚,是因為其中一個是我的好哥們兒李科,我們還有點親戚關系,6歲就認識了,算得上最好的朋友了,過命的交情還不至于,好像我們也沒有共同經歷那種有關生死的事。
寄宿這件事是李科主動向家人提的,他也沒經驗,只是刷了個視頻說要寄宿鍛煉自己,也可以提升成績,于是就想寄宿了,李科家就住街上,也離學校不遠,可他還是毅然寄宿了,雖然李科疊的被子跟沒疊似的,但他還是倍有信心的說以后一定越疊越好的。
也就因為李科疊被子不好的問題,班主任甚至在班會上說過,可是李科卻從未因為這個被值周班扣分,他總是不無驕傲地說他另一個舍友如何地照顧他,愿意幫他疊被子,看來他也是有另一個繼父了,讓我有些妒忌,于是在他請求我這個在班里稀有的通學生幫他拿快遞時,我就說“你逃課出去拿快遞吧。”他笑了笑,“好啦!你是我好哥們兒,我們要互幫互助嘛,下回你有什么事,只要我力所能及,我就幫你!”他真誠的語氣說得我還怪感動,可一看他此時的神情,我只能用“嬉皮笑臉”來形容。
初中的生活對于以前也是有些改變了,壓力是慢慢增大的,可我悄悄內卷了,我把我姐初一時的課本看了看,并沒有深入去學,只是把語文初一上冊要背的內容背了,文言文和古詩還背了注釋和翻譯,記了下英語初一上冊所有單詞,背了些,數學沒鳥它,身為一個男生,我好的科目居然全是文科。
但李科說這和你長相挺符合,應該沒人懷疑到這個點。
在快進入初中的那個暑假,我除了學習外沒啥事可做,沒有手機,我只能學習,不想學了就去看爺爺的書。爺爺挺愛看書的,《故事會》他就很喜歡,平時的他十分節儉,可是書店里把書賣的很貴的時候他猶豫不了多久也買。我在暑假就看他買的那些書,他也挺支持我看,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識了不少字就開始看了,第一個看到的故事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當時不太懂,后面才知道其中多少道理啊!
一直看書,小學時也設了圖書角,我就借書看,那時時間很充足,所以里面的書我都看過,甚至有的復讀過,在從看兒童書籍到名著經歷了漫長的轉變,小學班主任還自費買了些名著給我們看,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簡愛》《青銅葵花》當時有些故事可讓我感動了,還邊看邊哭,精彩部分反復閱讀,李科也跟著我看,但他似乎并沒有什么興趣,我給李科指個字兒他還不會,當時我嘲諷他說你書讀哪里去了。他也不生氣,說反正沒進腦子。是用一種很輕快的語氣說出來的,這也使我很羨慕他這種開朗的性格,他有很多朋友,我因為內向在小學時總是形單影只,沒有朋友。
初中倒是改觀了,初一時還被人叫“高冷男神”雖然讓我有點高興,但總覺得他們在內涵我,后面我也慢慢變得開朗了,連我自己都驚訝于這種轉變,他們居然說是本性暴露了,我本該就是這樣的。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高興,還是想讓他們叫我“高冷男神”啊,如此優秀的外號我終于知道它的好了,可我現在成了“小小”,不就是個子比同齡男生小了些嘛,我還是會長的,到時候比他們都高了就沒人敢這么叫我了。
我要快點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