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攝政時期,日不落帝國殖民地空前膨脹。當然,英軍打到圣彼得堡,自然就會遇到沙俄,此時是尼古拉一世。
普通士兵死得再多也不過是沙皇的灰色牲口,布爾什維克殺了尼古拉二世就是殘忍。殺死一萬名平民,那叫悲劇,殺死一個貴族,那叫屠殺。
“中國——國王和皇帝的大餅”(法語雙關(guān)語,意指國王餅以及國王和皇帝們想要“吞食”中國)。這是一幅1898年的法國漫畫。圖中,一個大餅代表“Chine”(法語中的中國),正被瓜分。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和德國的威廉二世正在為一塊邊界地爭吵,威廉二世則將刀插入大餅中,象征著德國的侵略意圖;俄羅斯的尼古拉二世則盯著某一塊;法國的瑪麗安娜(象征法國的女性形象)(斷頭皇后,奢侈代言人)則以外交姿態(tài)沒有參與瓜分,且與尼古拉二世靠得很近,暗示法俄同盟;一個代表日本的武士則在仔細考慮該拿哪塊。一個刻板印象中的清朝官員舉手試圖阻止他們,卻無能為力。這幅漫畫寓意了這些國家在那個年代對中國的帝國主義傾向。
直到現(xiàn)在,“SocietySnack”是華裔在國際上被叫作的一種稱呼。許多人對國際學生發(fā)問:“你為什么不融入我們?”
尼古拉Nikolai,有名的是尼古拉二世(1868-1918),也是沙俄最后一任沙皇。1917年后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后在一片革命浪潮聲中死去。他的死非常罕見。1918年7月16日深夜,烏拉爾州肅反委員會委員雅·米·尤羅夫斯基率領(lǐng)行刑人員在監(jiān)房中處決了尼古拉二世,同時遭槍殺的還有尼古拉二世的妻子亞歷出德拉·費奧多羅夫娜、兒子阿歷克塞、女兒瑪麗亞、塔季揚娜、阿納斯塔西婭和奧莉加,以及四個隨從即醫(yī)生博特金、廚師哈里托諾夫、男仆特魯普和女仆杰米多娃,共計11人。接著,尤羅夫斯基率人將11具尸體連夜運郊外林中焚化。就這樣,沙皇全家慘遭殺戮,并被焚尸滅跡。可見,槍殺沙皇全家事先未經(jīng)法庭審判,而且連他的兒子和仆役也死于非命,因此曾遭到不少非議。這在世界各國的末代帝王處置上,是十分罕見的。
格里高利·葉菲莫維奇·拉斯普京,出生于1869年,是俄羅斯帝國歷史上最具爭議和神秘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出身西伯利亞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但憑借自稱的治愈能力和宗教影響力,迅速崛起為俄羅斯宮廷中的重要人物。拉斯普京以其神秘的宗教信仰和對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影響而聞名,尤其是對沙皇妻子亞歷山德拉皇后的精神安慰和她對他的極大信任。
拉斯普京聲稱能夠治療亞歷山德拉的小兒子阿列克謝的血友病,這讓他迅速贏得了皇室的青睞。然而,他在宮廷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逐漸引發(fā)了貴族和政界人士的不滿,很多人認為他是導致俄國政府腐敗和無能的重要原因之一。盡管他的影響力在一戰(zhàn)期間達到了頂峰,但他的人生也充滿了爭議和敵意。1916年,拉斯普京被一群貴族謀殺,結(jié)束了他短暫而動蕩的一生。盡管他去世后依然備受爭議,但他對俄國歷史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拉斯普京的神秘生平和他與俄國皇室的緊密聯(lián)系至今仍是歷史學家和大眾討論的熱門話題。
回首尼二的一生,妻子是維多利亞的外孫女,倔犟而任性,這正好和優(yōu)柔寡斷的尼古拉二世互補,尼古拉二世把阿里克思視為絕對信任的人。其父亞歷山大三世卻不太看好尼二的治國能力。面對不斷崛起的反抗勢力,尼古拉二世沒有能力進行打壓。但同時,他還參加八國聯(lián)軍一起侵華,他想把中國的東北、XZ一起并入俄國。1914年,俄國在尼古拉二世的指揮下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卻連遭慘敗,人民對尼古拉二世的仇恨到了極點。沙皇被俄國布爾什維克推翻,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家人成為階下囚,后來,他們又成了紅軍的俘虜,在這期間,他們不斷被轉(zhuǎn)移,最終的囚禁地是葉卡捷琳堡。尼二的大公主奧爾加22歲,最小的公主安娜斯塔西亞年僅17歲,四個姐妹都是貌美如花。她們的小弟弟阿列克謝只有14歲,還患有非常嚴重的血友病。尼古拉二世是個慈愛的父親,他非常愛他的孩子們,曾因為阿列克謝的病愁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他沒想到因為自己的原因,他提前把他的孩子們帶上絕路。
1918年的葉卡捷琳堡,在尼古拉二世一家還沒緩過神來的當口,已經(jīng)開始了長達四分鐘的掃射,行刑隊長對著尼古拉二世的頭部直接打了一槍,尼古拉二世應聲倒地。三個公主在長時間的掃射后依然沒死,她們喘著粗氣痛苦的呻吟著,行刑隊直接掏出刀把她們一個個刺死。原來,她們的衣服里面藏了大量的的珠寶和鉆石,這些堅硬的珠寶保護著她們沒有被打中要害,不過,最終她們還是被刀刺死。隨后,行刑者們把他們的尸首拖出來,隨便扔到了兩個廢棄的礦井中。尼古拉二世遭到滅門,俄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也徹底終結(jié)。
俄羅斯尼二的母親是丹麥公主,英國喬治五世是尼二的表哥。他們的外公都是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
在歷史的浪潮中,“revolutionary”是一個非常非常需要被小心使用的詞語。voluntion的意思是渦旋,revoluntion的意思是重新斡旋的。這種斡旋的速度、頻率、方向有時候隨著歷史的大潮而慢慢變化,形成了一套人類引以為戒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體系,《易經(jīng)》中的“陰陽”圖像和這種渦旋息息相關(guān)。無論是中國遇到外國,還是革命者遇到貴族,亦或是相生相克的兄弟手足,如果洞悉這種規(guī)律,便能知行合一,了解到世界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
但這并不意味著了解了規(guī)律就可以更聰明更智慧。“著力極差”,無論是一戰(zhàn)以前的沙皇俄國尼二,還是二戰(zhàn)時期的儒雅納粹隆美爾,即使個人風格儒雅,或者作戰(zhàn)能力出色,卻也逃不過歷史斡旋向前的大脈絡。個人的局限性如此之微,中國古人李白有詩云:“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李白,還記得那美麗的中亞卡拉套平原,天山腳下的伊塞克湖,他正是出生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