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在天庭當(dāng)了半個多月的弼馬溫后,一天早晨,他手下的幾個監(jiān)官就安排酒席,一邊是為他接風(fēng)洗塵,一邊是為慶祝他上任。就在歡飲的時候,孫悟空突然問他們,弼馬溫是個什么官銜。幾個監(jiān)官的回答,一個是“沒有從品”,一個是“不大,不大,只喚做‘未入流’”。當(dāng)孫悟空問到,什么叫“未入流”的時候,這些監(jiān)官卻是異口同聲地說到:“末等。這樣的官兒,最低最小,只可與他看馬。似堂尊到任之后,這等殷勤,喂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尪羸,還要見責(zé);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這樣一說,把孫悟空氣得馬上拿出如意金箍棒,打出御馬監(jiān),回花果山不干了!
那么弼馬溫真的像那些監(jiān)官說得那樣,是沒有從品的嗎?吳承恩是明朝人,御馬監(jiān)是明朝的官署名,正五品。《西游記》里面的官職名,也是參考明朝的官職名。所以,作為御馬監(jiān)的管理者,弼馬溫的從品也是正五品。明朝官職的管理架構(gòu),從正一品到從九品,從九品以下的才叫做“未入流”。所以,作為正五品的弼馬溫,不僅不是“沒有從品”,也不是“未入流”,更不是“末等”,反而是從品中等偏上的官職。
孫悟空為什么會被太白金星請上天庭,被玉帝封做弼馬溫的呢?那是因為東海龍王敖廣和地藏王菩薩都上天庭告了他的御狀。但是,在知道他搶了龍宮寶物、纂改了地府生死簿的情況下,玉帝依然封他做了這個中等偏上的官職,籍名仙箓。可以說,玉帝待孫悟空是非常不薄的。孫悟空到任后,督促手下夜以繼日地照顧好天馬,半個多月就全部肉肥膘滿。事實證明,孫悟空做弼馬溫這個安排是非常正確的,他非常勝任這個職務(wù)。倘若孫悟空一直保持這樣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太白金星在向玉帝保薦他時所說的“若受天命,后再升賞”是完全可行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就因為酒后聽了幾句手下說的話,孫悟空就打出御馬監(jiān),回花果山當(dāng)大王去了。
所以說,選擇聽信誰的話,是很重要的。玉帝和太白金星,屬于頂層的神仙體系管理者。在體系中,遇到問題,直接和這些管理者溝通才是最好的。御馬監(jiān)中的監(jiān)官們,和孫悟空只是半個多月的相處,沒有任何忠誠度可言。根據(jù)這些人酒后所說的話,就決定辭官不做,只能說我們的孫悟空太耿直了。回到花果山后,孫悟空再次選擇聽信兩個來歷不明的鬼王的建議,直接自稱“齊天大圣”。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捧你的人,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支持你。有一種捧,叫做捧殺。就是在這個人自身還沒有準(zhǔn)備好的時候,就把這個人捧到一個遠(yuǎn)遠(yuǎn)超出他實力的位置。因為這個位置遠(yuǎn)遠(yuǎn)超出他的實力,所以接下來撞大板就成為必然;因為高處不勝寒,所以摔下來的時候也會是最痛的。孫悟空在以齊天大圣的稱號回到天庭后的不久,就上演了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恰恰證明,兩個鬼王提議孫悟空做“齊天大圣”,本意卻是出于捧殺的。
弼馬溫,官名雖說難登大雅之堂,卻有一個不低的起點和一片光明的前途;齊天大圣,名字雖然霸氣響亮,卻容易讓人迷失在虛無縹緲的盛名之下,最終在捧殺中撞大板。弼馬溫和齊天大圣,如果是您又會是怎樣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