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民營對于現在的人來說或許有點陌生,從字眼上分析就是一個企業的所有權歸國家所有,經營權歸屬于某個個人或者以個人為代表的某個集團。我工作的單位就是這個性質的,資產包括土地、廠房及所有的機械設備由國家所有,監管權歸屬于我們單位的上一級單位-一個事業單位,而經營則是由這個事業單位認定的責任人承包,即是經理負責制。同等級的企業有六七個,分別經營著相同用處不同品類的產品。這類產品曾經是計劃內供應,一點不愁賣,所以曾經是個經濟效益特別好的部門。但由于我畢業的前幾年國家政策的改變,放開了供應,產品供應渠道增加了個體和私企,我們的企業的效益每況愈下,衰敗,只要不改變經營模式就會成為定局。
在這種形勢下人們似乎應該居安思危,但恰恰相反,叢經理到職工都還沿著原來的模式生活著,每到陰雨連綿沒有顧客上門的日子,大家就會聚集到后院幾個小的生產物料的用來核算的小房子里打麻將,老遠就能聽到麻將互相碰撞的嘩啦嘩啦聲和人們吆五喝六大聲爭辯及哄鬧的聲音。這些對于剛剛參加工作的我來說是真的有些不適應,又沒有別的事打發那些無聊的時間,所以上學時用過的小算盤就成了我的伙伴,放到桌子上一遍又一遍的打,反復的從一加到一百,膩了再拿出以前用過的珠算題集一遍又一遍的打。那時的我很少有心情讀書,雖然讀書這個習慣跟隨我從小學還沒畢業直到二十四歲。沒心情成了我內心煩躁的表象,唯有手指機械的運動才能短暫的療愈我。
為了活躍生產和豐富職工生活,局里要求幾個兄弟單位舉行一次有關法律法規和時事政治的知識競賽,每個單位各出四人。每個單位都派了最年輕學歷最高的人,我為其一。幾場比賽下來我的業績平平,我天生就對政治煩感,上學時我的政治在我記憶中及格都算是好成績了,但作為與商業有關的企業最后進行了珠算比賽,我珠算一舉奪魁。拿了什么獎品記憶比較模糊,但記得回到單位坐在辦公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