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所有屏幕前的小可愛們天天開心!
寫《戀與深空》的故事不知不覺到了40萬字,對我來說是一個小小的里程碑。故事的第一卷劇情完結,我們即將進入新的分卷。
最開始動筆時沒想到會有這么人看,一路上收到很多小可愛們的鼓勵和支持,讓我更有動力堅持下去,謝謝大家的喜歡。
關于第一卷的補充說明:
第一卷<深空獵人>整體故事是讓“我”進入臨空,以獵人的身份融入這個世界。在這半年中,“我”努力工作,熱愛生活,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也受過很多次傷,“我”對很多事情其實都看不明白,但是這不妨礙“我”熱愛周圍的一切,也對遇到的所有人和所有事情感到幸運。
這一卷中,“我”對臨空整個世界和世界觀有了基本的認識。主角人物陸續登場。“我”逐漸和小魚,黎醫生,烏鴉,星星擦出火花,有一種被上天寵幸的感覺。因為熱愛這個游戲,因為熱愛男主們,“我”始終是積極的,向上的,樂觀的,無所畏懼的。
隨著時間,“我”對游戲主控的記憶漸漸模糊,以世界中真實的人繼續向前時,“我”的認知,感情和行為開始發生改變。
“我”原本是玩游戲的態度,除了和男主們曖昧,“我”對游戲中的其他人不會過多關注,“我”對小袁的辭職漠不關心,也不在乎為什么穿條紋衫的小男孩會死,讓“我”去相親也不會抗拒。知道吸收戴鴨舌帽的男人的芯核可以變強,“我”毫不猶豫的追殺。在這段時間,“我”對殺流浪體和殺人也沒有什么感覺——就像在掛機通關深空試煉一樣。
雷溫之死是一個重要的節點。
可是,雷溫的死讓“我”意識到,“我”是一個真正活在這個世界的人。雷溫不只是游戲主線中挑剔的收藏家雷先生,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會聽“我”傾訴,會關心“我”,他會在臨終前留戀人間。雷溫在“我”眼前死亡的場景,喚醒了“我”內心深處的“人性。”
如果“我”的身份也是一個謎團呢?
如果“我”以局中人的身份入局呢?
如果男主不是紙片人,也不是游戲角色,而是真真正正的血肉之軀,擁有獨立的自我情感呢?
當“我”入局時,真正的故事才拉開序幕。
在第二卷中,“我”的情緒會變得復雜,做事風格也會產生相應的改變。
“我”對女主的態度,一開始是好奇,尊敬,甚至愿意主動幫助女主。可是當“我”知道女主和男主們的交集時,會吃醋,會生氣,會不喜歡女主。自己是主控時,怎么無理取鬧怎么煩人都行。自己是第三方時,對情敵的天然敵對之意就會不自覺的產生。到目前為止,這些都是無傷大雅的情緒,“我”不會真的對女主做些什么。
在第二卷中,“我”和女主因為角色的不同開始逐漸對立,甚至爭鋒相對。女主對“我”,“我”對女主都會產生更深層次的情緒。敬請期待。
最后的一點小廢話:
我想過讓“我”取代女主,繼承女主的劇情,也想過“我”以深空獵人的身份,在獵人協會慢慢升職。思考了很久,我還是決定從另一個角度繼續這個故事。對女主而言,和男主的相遇相知其實是男主的奔赴。小魚,星星,黎醫生都是神,烏鴉是強大的掌控者,他們以神/強者的身份屈尊接近女主,主動靠近女主,他們想拯救女主,他們原本就深愛著女主,有著不可割裂的羈絆。
某種意義上說,女主和小魚,星星,黎醫生和烏鴉是一類人。
可“我”不一樣。對“我”而言,“我”是弱小的,無名的,可能連他們一根手指頭都比不上的螻蟻。原本的“我”可能是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npc。可是既然來到這個世界,“我”也有野心,想成為自己故事的主角。變強大,變得耀眼,變得可以與他們比肩。“我”想站在小魚,星星,黎醫生和烏鴉身邊,而不是仰望。“我”想義無反顧的奔向男主們,就像男主們一往而前奔赴女主。因為“我”也深愛著他們。
這樣的調整讓小說和游戲在世界架構,時間節奏,劇情走向,人物設定等方向都會有一定的變動。但是,我真的有很認真的構思,因為熱愛,所以一定不會辜負這個故事。
and
我始終相信,他們看向主控大人的眼睛里,是有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