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周的項目終于順利提交,回到家后,我洗了個澡,疲憊地倒頭大睡。
這一覺睡到了第二天上午,難得是周末,不用上班。我繼續賴在床上,隨手翻著手機,偶然間翻出了前幾天收到的那幾條奇怪短信。
“厚壁鎮”,“咆哮崖”……那夜的短信內容再次跳入眼簾,帶著一絲說不出的詭異,我按捺不住好奇,決定在網上搜索這兩個詞。
結果不費吹灰之力,幾則與“厚壁鎮”相關的新聞便跳了出來。
新聞標題赫然寫道:“厚壁鎮凌晨發生大規模山體滑坡,已造成兩人死亡。”
點進去后,我看到了一張山體崩塌的照片:一座高聳的懸崖邊緣因滑坡被削去半邊,裸露的峭壁直直斷裂,崖底鋪滿了散落的石塊與殘枝敗葉。
“原來還真有‘厚壁鎮’這個地方……”我喃喃自語,思緒卻漸漸被一種不祥的感覺纏繞。滑坡時間被標注為“5月18日凌晨12時38分”。我突然想起了那幾條短信的時間。
翻回短信頁面,我仔細核對收到他短信的時間。
第一條短信:5月17日晚上11點48分;
第二條:5月17日凌晨11點58分;
第三條:5月18日凌晨12點13分;
最后四條:5月18日凌晨12點36點分。
短信的時間分布讓我脊背發涼——它們似乎與事故發生的時間幾乎吻合。一個可怕的念頭掠過腦海:那些短信……難道是對方在向我發出求救信號?
“見死不救!”這個詞無情地扎進我的心。
我懊惱地拍了下自己的額頭,痛恨那晚的冷漠與遲疑。若當時稍微用點心,也許就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將那些短信當成惡作劇忽略掉。
但自責無法改變過去。我匆忙上網搜索罹難者的相關信息,希望能排除自己的猜測。然而,無論我如何努力,關于遇難者的具體身份信息卻始終沒有任何報道。
心中沉甸甸的不安壓得我喘不過氣,腦中不斷浮現那位發短信的“老者”。忽然,一個念頭冒了出來:
“或許再給他發條信息試試?”
我立刻在短信頁面打下文字:
“您好,我從新聞中得知厚壁鎮發生山體滑坡事故,請問您是否安好?”
打完后,我深吸一口氣,摁下“發送”。
我心里暗自祈禱,只要讓我知道他平安無事就好!他若回復我,這次我一定,一定要好好詢問他的名字!
吃過午飯后,還是沒有等來老者回復的消息。我開始感到心緒不寧,擔心他便是其中一位罹難者!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我懷著忐忑的心情等待回復,只要他還平安無事,一切都還有挽回的機會。然而,時間一點點流逝,對方始終沒有回應。
焦躁與不安漸漸吞噬了我的理智。最終,我決定直接撥打短信頁面的號碼,哪怕只是聽到他的聲音,也能讓我稍稍安心。
按下撥號鍵后,電話撥通的提示音在寂靜的房間里響得格外刺耳。漫長的等待仿佛被拉成了一個世紀,我屏住呼吸,手心冒汗,等待對方接聽。
仿佛過了一個世紀般的漫長等待,我屏住呼吸等待對方接聽。
終于有人接聽了!
“對比起,您所撥打的號碼是空號......”
(機械語音傳來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