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夏末秋初,陽光已褪去了夏日的微風,炎熱的氣候依然熱得人汗水直流。
客車像一匹孤獨的戰馬,緩緩行駛在旖旎盤旋的山道上,拐過一彎又一彎。
窗外呼嘯而過的綠樹,送來陣陣涼風,吹散我連日來旅途輾轉的疲倦。
畢業后,眾鳥高飛盡。所有人都往大城市擠,我卻反其道而行,來到這偏遠的小鄉鎮——南遙。南遙,正如它的名字一般,位于南端以南,遙不可及。
越接近目的地,我的思緒越紛亂。余生漫漫,此行可能只是個開始。
初次到南遙,是在四年前。一個仲夏,市慶,學校放假七天,我們寢室的四姐妹,康蓓蓓,秦佳悅,凌雅和我,計劃出去旅游,避避暑。鋼筋混泥土林立的城市,陽光總是亮晃晃照在地面,刺得人睜不開眼。即便撐著太陽傘,身穿防曬服,擦了防曬霜,從街上溜達一圈回來,皮膚一定會被曬黑一層。每天都像蒸桑拿一樣,坐在教室,寢室,圖書館都熱汗直流。放假,我們商議著,趁著課業不緊,沒有就業壓力的時候,多出去走走,看看世界,呼吸新鮮空氣。幾人在網上做了很多攻略,最后一致決定,距離不能太遠,自然環境好、風景優美的地方是首選。凌雅說她的故鄉南遙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她爸媽熱情好客,不如去她家吧,食宿免費,還能游玩,何樂而不為。
凌雅是個苗族女孩,性格活潑開朗,我們都挺喜歡她,也紛紛響應她的提議。
市里距離南遙二百多公里,我們早早就吃完早點,在汽車客運站等候。從市里通往南遙的汽車,每天僅有一趟,早上九點發車,下午四點到達。
客車穿過高樓林立的城市,駛往樹木蔥蘢,蒼翠掩映的郊外。入眼景物瞬間就有了鮮活的生命力,幾個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無論走到哪里,都覺得是風景。
路途遙遠,車里播放著綿長低沉的音樂,像一曲催眠調。興奮過后,我們在車里睡了一覺。到南遙時已是夕陽西斜。南遙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小鎮上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格別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并排的竹樓,木樓,現代化樓房。街道兩邊是各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店,商店的櫥窗里擺放著各種民族樂器,服飾,音響里播放著輕柔悠揚的管弦樂。鎮中心是一個寬闊的廣場,進門處赫然顯目的四個大字:和諧廣場。廣場中央有一個巨大的石榴雕塑噴水池,水池前面的巨柱上雕刻著民族浮雕。廣場四周,矗立著各種雕塑,銅牛,蘆笙,長鼓,象腳鼓,古箏,月琴,羌笛。各種樂器也象征著南遙這個地方民族眾多,團結友愛,文化兼容的獨特性。
我們沿著街道一直走,一路上,凌雅都在跟街坊鄰居笑盈盈打招呼,我們聽不懂她們交流什么,但從她們的表情可以判定,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凌雅說小鎮上的人,見到誰家來客人,都會邀請去家里坐,熱情是他們的天性。
凌雅家住在街尾,她們家雖然地理位置偏,卻是大戶人家。一棟兩層的木樓,有三個店面,出租兩個門面,留一間自家做銀飾生意。二樓是幾間臥室。樓后有一片開闊的空地,院中央一棵茂盛的梨樹,果子青綠,尚未熟透。偏西的角落里有一間雞舍,喂養了五六十只雞,每天喂雞,撿雞蛋都忙不過來。她年過六旬的祖母每天坐在樹蔭下,做些針線活,那些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繡布,做成繡花鞋,圍裙,帽子,衣服,放在店里,到旅游旺季,可以賣一筆錢。南遙是個旅游小鎮,鎮上有一個湖,叫諾蘭湖,夏天荷花盛開時,吸引外地游客前來拍照,劃船,為小鎮創造了收入。
我們到來時,一家人正在忙活,有遠客來,他們自然是忙得不亦樂乎。妹妹和母親在洗菜,父親宰雞,弟弟在給父親打下手,水桶里有幾條活蹦亂跳的魚,是凌雅爸爸剛去湖邊釣的。凌雅有姊妹四個,她排行老二,還有一個哥哥在外地工作,妹妹在縣城讀高中,弟弟在鎮上讀初中,懂事的孩子們,放假時都會回家幫忙。
他們稱呼人時,習慣帶個阿字,阿爸,阿媽,阿姐,阿雅。入鄉隨俗,此后,我們都喚她阿雅,她聽到這個稱呼,說,親切,像姐妹。
阿雅的父親不僅是個銀匠,還炒得一手好菜。他做的菜肴不輸飯店里那些大廚。晚飯時間,菜肴上桌,清蒸魚,辣子雞,荷葉炒蛋,炸荷花雞蛋酥,蓮藕燉排骨,還有一盤大龍蝦,真是靠海吃海。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讓人垂涎欲滴。康蓓蓓每吃一道菜都要贊賞一番,甚至信誓旦旦的說,我喜歡這個地方,將來定要來這里安居。
她只是隨口一說,而我,卻付出了行動,以至于畢業后,直接把目標鎖定南遙鎮,即使僅設置一個招聘崗位,我也用盡全力去拼。
《詩經?小雅?鹿鳴》中有詩曰: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但凡有客遠來,苗族人家都喜歡吹蘆笙,歡歌載舞。
晚上,鄰居們過來串門,雅爸吹起蘆笙,大伙紛紛舞起來。男女老少都加入其中,氣氛活躍,其樂融融。
阿雅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民族文化課。蘆笙在苗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先祖最初發明蘆笙,是模仿鳥兒的鳴叫聲,吸引鳥類并逮捕鳥兒,解決溫飽問題。戰亂時期,祖先四處遷徙,蘆笙響起,走散的人亦能找到歸宿。蘆笙已融入人們的生活,喜事,喪事,農閑之余的娛樂,蘆笙的影子無處不在,它能表達出人內心深處的喜怒哀樂。男孩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蘆笙舞,苗族小伙向姑娘表達愛意時就喜歡吹奏蘆笙。
苗族姑娘在出嫁時穿的婚服,是一套鑲滿亮晶晶的銀飾品的苗族服飾,搭配銀冠,銀項圈,銀耳環,銀手鐲。穿起來就是滿身盡帶白銀甲的華貴。這套沉甸甸的嫁妝,自女孩出生時,父母就開始準備著。
凌雅拿出她的服飾給我們觀賞,藍色衣襟,裙帶上繡上花鳥的圖案,耳環是蝶戀花造型,銀光閃閃的銀冠更是一絕,上面綴滿流蘇片,碰撞時發出叮叮當當的脆響。
我們甚至想象著凌雅穿上它時那種美麗動人之姿,秦佳悅說,阿雅,你結婚一定要讓我們幾個當伴娘,我好期待看你穿上它的樣子哦。秦佳悅激動的表情和動作,把我們都逗笑了。
蘆笙舞,苗繡,苗族銀飾,都已經成為中國非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阿雅說她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苗族非遺文化傳承人,將苗族文化發揚光大。
阿雅帶我們玩遍了她童年喜歡的所有趣事。在諾蘭湖,我們蕩舟江上,天空曠遠,白云悠悠,惠風和暢。五月的湖面,粉霞點碧池,魚戲蓮葉間,游人歡聲四起。
我們去河邊捉魚,河水清澈,嘩啦啦的流水聲,在鵝卵石上激起一個個小小的漩渦,藍天,白云,綠樹,倒映水中,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流連忘返。阿雅是個捉魚能手,不大一會兒功夫就抓滿一桶魚。淘氣的康蓓蓓卻將魚全部放生,然后我們又重新抓魚,這一次,我們禁止阿雅抓魚。她只能做個旁觀者,坐在河邊,無奈的看著我們幾個,將好不容易抓到手的魚,眼睜睜看著它從指縫間溜走。抓到傍晚,桶也沒裝滿,卻實實在在體驗了一次稀有的樂趣。
我們去爬山,野炊,包餃子??创笞匀坏拿利愶L光,徹底放飛自我。
那一次南遙之旅,我們玩得很盡興。我們愛上這里的一切,美食,風景,還有熱情好客的老阿爸阿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