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金黃,沉沙落雁,微風輕拂,粉黛如金。醉春林的世界,如此婀娜多嬌,沒有天然的雕綴。
在一片金黃的麥子田野里,小野和阿嬌,在里面肆意地翻滾著,它們像席夢思,像小時候家里的床,卻怎么也不像一團稻穗遺留下來的寶貴產物。
小野是個文靜又有些深沉的小男孩,他不愛說話,很多時候,他的思想和他的內心,都是阿嬌在旁邊幫他解讀的。
這鄉村的世界,雖然乏味,但更多的是每天沉浸在生活中的豐收和喜悅,他揮高自己的手臂,做出要裝作大力水手的模樣,猛地一揮,一塊巨大的石塊,就在水面上靜靜的游擺。
“走了,小野!”
空靈的聲音在山林間回唱,這宛如天籟般動人的語調一遍又一遍的響起,深沉而又自然。
每天,這塊金黃的稻田邊,都會有人走過,有時候是爺爺,有時候是張三,還有時候,是一些小野在村里待了許久,卻也說不上名字來的村民。
每一塊田地,都是四四方方的,很多時候,這里有很多的麻雀和小鳥,在這里靜寥無人地舞蹈,它們就像有靈性的人,每一個動作,都讓人青睞。
走過金黃的稻田,這邊又有一片更為碧綠溪水,溪水內泛著漣漪,波光粼粼,五光十色的湖面,托起一些干枯發黃的樹葉,它們沒有春日的青翠,沒有了夏日的繽紛,更多是對生命的敬畏和時間流逝的感慨。
也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了,天空中一聲鳥叫,打斷了小野和阿嬌一直以來維持的良好心情,這種心情,常常跟隨時間和地點的變動而改變,也不知是怎么了,他們就是這么神奇,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只要路面上不是泥濘和泥巴,他就敢躺下去。
小野比阿嬌路子野,但其實兩個人,很多時候,都能夠想到一塊去。比如上次偷吃西瓜的時候,算了,不提了,那時間過去很多了。
十月份正是麥子收割的季節,也不知是為什么,這里既有稻穗,也有麥子,難道這是甘肅這個偏遠的西北方位的特色,屬實也讓人疑惑不解。
等待晚風靜靜的吹來的時候,你大概就會明白這對有如戲水鴛鴦般的小孩子,是多么具有童真童味了。
爺爺扛著鋤頭,從小池塘邊經過,那水面鉆出一條十斤重的大鯉魚,和爺爺玩著捉迷藏的游戲,哪知道爺爺眼疾手快,一個猛龍過江,三下五除三,就把魚給收進了自己的籮筐。
再見到時,臉上已滿是泥痕,和微微能瞇開的那雙眼睛,雖然有時候,眼神也不怎么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