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龍,這個很土,很滑稽的名字是他哪位很奇葩的老爸給他取的”。
而這個名字的由來,是當時他老爸的一位老對頭,生了一個兒子叫小龍,所以張父為了能夠力壓對手一頭就給張龍起了一個自認為很牛逼的名字“張大龍”。
不過就是因為這個名字,張大龍和他哪位奇葩的老爸吵了不知道多少次,才得到了一次限制級的改名權。
但按他老爸的意思就是張大龍三個字,張龍只能減去一個字,不能增加和更換。
思前想后張龍才決定把張大龍中間的大字去掉了。
所以現在張大龍的身份證上顯示的只有張龍二字。
但鄉里鄉親的早都叫習慣了,一時哪里還能改的了口,所以大家都還是習慣性的叫他大龍。
對于這個稱呼令張龍郁悶不已,每次別人叫他大龍時,他就要向別人強調一次,他叫張龍,不叫張大龍。
但事后起到的效果微呼甚微,到最后張大龍也是徹底絕望了,但在陌生人前,張大龍還是介紹自己叫張龍。
張龍出生在中國有這江南水鄉之稱的江浙一帶,一個叫烏鎮的小鎮之上。
在烏鎮,只要你一提張大龍的名號,哪可是遠近聞名,響當當的一號人物。
沒有哪個不知道張大龍的,當然這不是因為我們大龍才華橫溢,也不是因為他年輕出眾。
而是因為張大龍對烏鎮,這么多年來所做的壞事才成就了他如今的臭名顯招遠近聞名。
這事情的起因還要從大龍六歲時說起,具烏鎮的鄉親們說,張大龍六歲開始學泡妞,七歲開始學人家抽卷煙。
至于八歲就已經跟著村里的幾個小搗蛋,偷雞摸狗無惡不做了,搞的整個烏鎮烏煙瘴氣天怒人怨。
只要有人得罪了大龍,就絕對會得到不可估量的報復,大龍之名由此在烏鎮一帶臭名崛起遠近馳名。
這年大龍剛滿十八歲,由于國家政府準備把烏鎮打造成江浙一帶的風景旅游地帶,張父早早的便去工地上工去了。
閑來無事的大龍,在家里正無聊的看著老舊的黑白電視機,翹著二郎腿的大龍此時正不斷的更換著電視頻道。
熾熱的夏天,窗外的蟬鳴使得大龍內心煩躁不堪,思前想后了一番后,大龍決定叫上隔壁的損友李二狗,一起去大河灣游泳。
大河灣是烏鎮一條環山圍繞的河流,因河道彎曲河水環流而得名。
在大河灣內測烏山邊,一坐古樸的村落迎山而立背山面水,村落兩翼更是呈弧形彎曲建立和大河灣的水流河道呈明顯對比,放佛就像一個括號一樣。
這就是歷史悠久的大河灣村,說到大河灣村就不得不說到它那悠久的歷史。
傳說在戰國時期,這里并不叫烏鎮,而是叫烏龍潭,而大河灣村也不叫大河灣村,而是叫烏龍部落。
烏龍部落的使命是一直守護烏龍潭里的一條烏龍,傳說每當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之際,烏龍潭里的烏龍便尋著彎曲的河道游走出來,吸收天地靈氣。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里有龍的存在,一直到改革開放時期這里才改了現在的地名。
大龍和李二狗此時正哼唱這小曲,嘴邊還叼著一支狗尾草,緩緩地來到了河灣邊。
看著急流勇進的河川,絲絲涼意撲面而來大龍不由的感慨的問道:狗子,還是這大河灣涼爽呀!
那是自然,龍哥,咱們這大河灣可是有頭烏龍住在里面的呀!烏龍乃神獸常年住在水底喜陰涼的地方,這水就自然的涼爽啦。
看著李二狗說的頭頭是道的,大龍不由的笑罵道:也對,沒有想到你小子平時是出了名的半桶水,今天居然對這事也懂一點,看來你這個小弟我還真沒白收。
好啦!你家龍哥要游泳了,狗子,我先游會,你去大灣村,王寡婦家的瓜田里順幾個六月紅來(西瓜)給哥解解渴。
打發走了李二狗后,大龍非常麻利迅速的把自己給扒了個精光,只穿了一條短褲就一頭扎進河中,水花四濺大龍舒暢的拍打著水花,呈蛙式向河下流游去。
不知游了多久,大龍停了下來,回頭張望了一下,發現李二狗此時還沒有來。
大龍不由得叫罵了一聲:白瞎的李二狗,就知道這家伙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大龍知道指望李二狗去偷瓜!估計是不行了。
說不定李二狗現在早已經被王寡婦捆的像個粽子一樣了。
所以大龍決定還是自己親自去探一下風好。
正當大龍準備一個深淺向岸邊游去,突然!只見大龍身后出現一個水渦,而且這水渦還是越卷越大,這可把正準備向岸邊潛去的大龍嚇出了一頭冷汗。
愣了一下后大龍清醒了過來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拼命的向岸邊急游。
不過最終還是沒有逃脫水渦的牽扯之下,被水渦吸到了水底。
不知過了多久,大龍被一口帶有惡臭的泥水給嗆醒,睜開有些水腫的眼皮,帶有血絲的瞳孔向四周掃射了一圈。
大龍發現自己居然大難不死,只不過現在身處在一處不知名的淺潭之中。
內心不由的一陣興奮,拖著疲憊的身體大龍緩慢的向潭邊走去。
齊腰深的淺譚被大龍腳步帶動使得空氣中的臭味更加難聞,在一陣艱難的游走后大龍終于爬上了岸邊。
一屁股坐在地上大龍這才認真的重新打量了四周一番,卻不想剛因大難不死喜的重生還沉醉在喜悅中的自己,此刻卻重新跌倒了深谷。
此時大龍才發現淺譚四周都是石壁,在淺譚的正前方更是有著一條黑漆漆的洞穴。
洞穴深不見底,從四周發出微弱綠色的熒光石來看,能目測前方的就只有百八十米。
帶著內心莫名恐懼的大龍,咬了咬呀!大吼一聲:反正都是死,老子拼了。
給自己壯膽后,大龍慢慢的向前方深洞探索了過去,五十米……一百米……兩百米……五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