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張世奇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早晨。朦朧之中,他感到有一個毛茸茸的東西在自己的臉上直蹭。心驚之下,他艱難地睜開了雙眼,只見眼前一只碩大的狍子正緊緊地依偎著自己。
“要不是這畜生,昨晚老子恐怕就被凍死了。”張世奇眨了眨眼,又仔細打量著這只狍子,此時他沒有感恩,而是心想:自己做獵人這么久了,還沒打過幾只狍子哩。要是把這東西端上餐桌,倒是一道不錯的下酒菜。
于是,他悄悄地把手伸向這只狍子,猛地掐住了它的脖子。狍子猝不及防,拼命地掙扎,但它還是沒能敵過張世奇鐵鉗般的雙手,漸漸地停止了呼吸。
忘恩負義的張世奇,得意洋洋地扛起這個意外的的戰利品,大搖大擺地朝家里走去。到家之后,他把狍子掛到扳杖子上,剝皮割肉,熱火朝天地拾到起來。
獵戶出身的他手腳很麻利,不一會兒,桌上便擺滿了幾道讓人垂涎的狍子菜。
之后他把同村的對象一家叫了過來,未來老丈人坐下后,夾了一塊肉嘗了嘗說:“好家伙,這是狍子肉啊,我可是有兩年沒吃過這么好的狍子肉了。世奇,你今天上山打獵啦?”
“好吃您就多吃點,一會走的時候您在拎上一條狍子腿。”張世奇說完這個,詭異地一笑,接著怎么打到袍子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大家。
聽張世奇講完狍子的事后,女朋友一家猛然站起身來,尤其是未來老丈人咬牙切齒地說:“如果不是這只狍子,你早就凍成冰棍了。它好心好意救了你,你卻殺了它。你......你還是人嗎?”
張世奇卻滿不在乎地說道:“王叔,你這么說就不對了。它一只畜生,能懂啥呀?我這不是吃力不討好么,您愛吃就吃,不吃我就自己留著吃。”
“以前俺是瞎了眼,讓俺閨女和你處對象,我把話撂這,你倆從今天起吹了!”未來老站人見張世奇非但不悔改,態度還極其惡劣,批頭蓋臉一通訓,之后拉著閨女和老伴氣憤地摔門而去。
未來老丈人的話絲毫沒有讓張世奇感到半點愧疚,等到晚上,他躺在床上,心里還想:狍子這東西一跑的太快,下套子太費勁,拿槍又不好打。這裝死騙狍子可是抓它的一個好辦法啊,連槍都可以不用了。傻狍子,老子今后可有口福了......
就這樣又過了半個多月。這天,又一場暴風雪后,屋外白皚皚的一片。張世奇一看:哈哈,這不正是一個抓狍子的好時候嗎?于是,他穿戴整齊后,信心滿滿地上了山。到了半山腰后,他找了個平坦的地方,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過了大概一個小時后,張世奇聽到周圍有一些聲響。不一會兒,一個毛茸茸的東西又靠在了他的臉上,張世奇小心翼翼地睜開眼,果然又看到了一只狍子趴在他的身邊。
不過,今天這只狍子比上次那只小了不少。但是本著不能白來的心理,他還是慢慢地從腰間抽出獵刀,猛地向狍子刺去。
只見他身邊的狍子慘叫一聲,從地上滾了起來,沒跑兩步便因失血過多而死。此時潔白的雪地上瞬間開出了一朵巨大的“梅花”。
張世奇哈哈一笑,起身提起死狍子,大步朝家走去,晚上又獨享了一頓狍子宴。
又半個月后,山里又來了一次暴風雪。風雪停后,張世奇想故伎重演,于是又準備上山“裝死”。這次為了保證有收獲,他還帶上了自己的獵槍。
但是張世奇為了防止狍子見了獵槍不敢來,他還特意在槍上包了一層棉布來偽裝。
到了老地方,張世奇又倒了下去。這次不到半小時,一只狍子便跑了過來挨著他。張世奇這個高興啊,正想著要把手悄悄摸向獵刀,這只狍子突然起身朝森林跑去。
張世奇見狀一個猛子站起身來,把獵槍上包的布撕開后舉槍朝著狍子射擊,可是連射幾槍都沒有中。他不禁罵道:“媽的,這畜生咋這么精了。”
可他不想錯過這道美味,所以就一邊在心里罵著,一邊朝著森林的方向追去。最后他在密林轉了幾圈,也沒有找到那只狍子的蹤跡。
正當他準備離開時,突然發現一邊的草叢有異動。心中暗喜的他躡手躡腳地撥開那草叢鉆進去后,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山洞。
這個發現讓他的心表情由陰轉晴了,二話不說,他就朝洞里連開幾槍。隨后他就舉槍等待受驚的狍子竄出來時,但是狍子沒等到,一個龐然大物突然大吼著從山洞跳了出來。
定睛一看,他媽呀一聲大叫,只見好大一個老虎站在洞口。慌亂之中,張世奇把槍口對準了這只斑斕猛虎。誰知他還沒來得及扣動扳機,這只老虎便沖過來一巴掌把他拍翻了。
被一掌扇蒙的張世奇頓時滾了幾個大跟頭,槍也不知道飛到哪兒去了。此時他也顧不得找槍,撒丫子便朝山下跑去,卻不慎撞到了一棵樹,疼得捂著腦袋一屁股坐地上。這時,老虎跑了過來,張開血盆大口殺死了這個忘恩負義的家伙。
他到死也不知道,就在離這兒不遠的一處草叢里,一雙眼睛正靜靜地觀察著這一切。不錯,正是先前逃跑的那只狍子。這是一只母狍子,先前被張世奇殺死的兩只狍子是它的丈夫和孩子。
這只軟弱的動物,在經歷喪夫喪子之痛后決定向張世奇復仇。可它深知自己根本沒有力量與全副武裝的張世奇抗衡,唯有“山君”老虎才能與他對抗。
最后,它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以自己為誘餌,將張世奇引到老虎的山洞,借老虎的力量殺了他。
其實張世奇就是三叔曾經說過只配抗牲口的二流子借人,他們不守規矩,也不信封因果。
要知道在東北,伐木、采參、打獵等靠山林吃飯的人,被稱呼為放山的,而放山人進山有很多規矩,包括對各種動物的稱呼。
放山人把老虎叫做山神也或者山君,把蛇叫錢串子,把人參叫棒槌等等。
還有不打揣崽的母獸,不在產仔期間圍獵,要捉大留小等等。
這可是千年采山過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獨特的民間習俗,口傳心授,世代相傳,早己成為放山人共同遵守的習慣和規則,由此產生的信仰、思想品德、道德規范、環境意識、價值認同和傳統技能,極大的影響著當地人們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習俗理念并升華為一種獨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