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來吧,相約九八;
來吧,來吧,相約一九九八。
相約在甜美的春風里,
相約那永遠的青春年華……”
1998年的除夕,與往年一樣,是一家人難得的團聚的日子。郁堯梁、徐鑰華、郁舜浩一家三口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電視里播放著那英、王菲演唱的《相約一九九八》,窗外時而有煙花綻放將夜空點亮如白晝,時而傳來一陣噼里啪啦爆竹炸裂的聲響,時而又有調皮的孩子嬉鬧奔跑的歡笑聲,空氣中彌漫著新年的味道。
“轉眼1998年啦,時間過得真快,浩浩都18歲了!”開口說話的是郁舜浩的父親郁堯梁。
“是呀,18歲是一個非常有紀念意義的年齡,它意味著浩浩已經是成年人,不再是小孩子了。”母親徐鑰華應道。
“你們真是嘮叨,今天是1月27日,1998年快過去一個月了。按生日算的話,也要到8月6日我才到18歲!”
那些年,隨著中國工業(yè)化的推進和發(fā)展,紅星機械配件廠的生意越做越大,作為廠長郁堯梁越來越忙。徐鑰華除了是郁堯梁的妻子,也是他的私人秘書和私人顧問,所以也很忙。
由于平日沒有時間與郁舜浩溝通,夫妻倆對他的了解也不多,甚至不如郁蘭蘭的媽媽芮秋雁。事實上,郁舜浩在學校的許多事情都是芮秋雁代為操辦的,芮秋雁去學校看望郁蘭蘭也會順便看望郁舜浩。也因為這個原因,徐鑰華很少去學校看望郁舜浩。
為了彌補對孩子的關愛,夫妻倆每月郁舜浩給1000元零花錢,當時普通學生每月的零花錢一般只有100元。因為不缺錢,所以郁舜浩需要什么就自己買了,這樣一來,他與父母的溝通變得更少了。
每逢郁舜浩回家,郁堯梁、徐鑰華夫妻倆都會想辦法一家人團聚,但他們并不了解郁舜浩的想法,大多數時候只是尬聊。
春節(jié)也是這樣,郁舜浩覺得與父母沒有共同語言,又覺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沒什么看頭,便上樓復習去了。
上個學期,郁舜浩的成績是全校理科第46名,也相當于全縣理科第46名。當初,他是靠贊助12萬元買了6分才上的郁江中學,這個成績進步是非常大的。
高二文理分科時,虞茜琳曾給郁舜浩定了一個目標——全校理科排名前30名。當時,虞茜琳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文科前三。期末,虞茜琳的成績是文科第2名,已經提前兌現目標。
相比較而言,郁舜浩只考了第46名,離前30名還有一定差距,而留給他的時間只有四個多月了。
崔嵩給郁舜浩的建議是,利用寒假期間把所有模擬考卷的錯題抄一遍,做一遍。如果還有錯的,再抄一遍,做一遍,直到全做對為止。這個建議對于崔嵩這樣的學霸來說,學習任務量不大,因為他的錯題量不多。
對郁舜浩來說,學習任務量就太大了,這也是他大年三十還惦記復習的原因。畢竟錯題不解決,下次考試還得錯,成績也就無法提高。
剛靜下心來,做了兩道題。郁蘭蘭來找,她徑直上樓,來到郁舜浩的房間。房門開著,郁舜浩正埋頭做著題目。
郁蘭蘭敲了敲開著的門,說道:“浩哥,學習也要勞逸結合,大年三十就不學了吧!”
郁舜浩聽出是郁蘭蘭的聲音,頭也不回地說道:“剛才看春晚了,沒意思。”
“我也覺得春晚沒意思,一起跨年去不去?”郁蘭蘭說道。
“去哪?”郁舜浩還是沒有回頭。
“茜琳給我電話了,我們先去她家找她,再一起跨年,崔嵩也去。”郁蘭蘭說道。
郁舜浩的時間決策中,虞茜琳的優(yōu)先級高于一切,當即便停筆,起身與郁蘭蘭下樓。告訴父母要去鎮(zhèn)上后,便與郁蘭蘭一起步行前往虞茜琳家。
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都把能開的燈都開著,是真真正正的萬家燈火。人們還會特意在門口掛上燈籠,為路人照明。偶爾還會升騰起朵朵煙花,照亮著夜空,偶爾又會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甚為熱鬧。
到虞茜琳家時,崔嵩已到了一會,正與虞茜琳一家看著春晚,畢竟也沒有別的更好選擇。
此前,虞茜琳患上急性腸胃炎,是郁舜浩、郁蘭蘭送她去的醫(yī)院。所以,虞茜琳的媽媽唐妍提前做好了宵夜甜點,算是感謝郁舜浩、郁蘭蘭對女兒的照顧。
吃完甜點,又寒暄了一陣。虞茜琳拿出三幅裱裝好的刺繡禮品盒送給郁蘭蘭、崔嵩和郁舜浩,郁蘭蘭的是幽谷蘭花,崔嵩的是高山雪松,郁舜浩的是江邊黑色郁金香,署名為虞氏刺繡的專屬標記篆書“虞”,還有一張虞氏刺繡的正品認證卡。
當時,許多有錢人將傳統(tǒng)貢繡作為收藏品,虞纮趁機將郁氏刺繡高端市場,在南京、上海開了兩個鋪面,生意相當火爆。虞纮也曾將女兒虞茜琳的刺繡作品上市銷售,最便宜的188元,最貴的能賣到1888元。
三人收下刺繡禮品后,虞茜琳帶他們上樓,來到一個雜物間,房內堆滿了煙花。
“我們一起把煙花搬到樓下空地吧!”虞茜琳說道,原來虞茜琳父親為了祝福生意和女兒的高考,買了三十六個大煙花,寓意高考“六六大順”。
也是因為這些煙花,虞茜琳才打電話給郁蘭蘭,讓她叫上崔嵩和郁舜浩一起來跨年。
“煙花怎么擺?”郁舜浩問。
“間隔2米,橫六縱六。”虞茜琳指揮眾人將煙花在樓前的空地擺放開來,這些都是虞茜琳的爸爸提前告訴她的。
虞茜琳家位于虞村的最前面,樓前一大片水泥地連接著村道通往縣道,周圍分布著一些農田,所以視野開闊。此前村里的小伙子虞建宇結婚,燃燒了十萬元的煙花,也是在此處。
“三十六個煙花怎么點?”郁舜浩又問。
“六個一起點,共放六次。”虞茜琳說道。
“六六大順,好寓意!”崔嵩贊道。
“剛好六個人,每人每次點一個煙花嗎?”郁舜浩繼續(xù)問。
“不,我和蘭蘭每次點一個,你和崔嵩每次點兩個。”虞茜琳對郁舜浩說。
煙花擺放分配完畢后,眾人又回到屋內看春晚。
待到接近凌晨。虞茜琳的媽媽捧出一個香爐,點上一把香,插在香爐作為引火之用。
虞茜琳的爸爸掏出香煙,扔給郁舜浩和崔嵩一人一支,說道:“用香煙吧,香煙好點。”虞纮常年在生意場上打交道,遞香煙是他的一種習慣。
唐妍見狀,趕忙過去把兩支煙搶了去,對虞纮說道:“你怎么不教點好,他們都還是孩子!”
“過年了還管得這么緊!”虞纮嘟囔了一句,給自己點上一根煙,對郁舜浩和崔嵩,說:“到時你們先點,要是有點不著的我來。”
“當——當——當——”
虞茜琳家的落地鐘敲響了新年的祝福,虞茜琳、郁蘭蘭、郁舜浩、崔嵩點燃了煙花。由于煙花引線只有10來秒的時間,而郁舜浩、崔嵩需要點兩個,整個過程緊張又刺激。好在有虞茜琳爸爸的候補,燃放得倒也順利。
那個時候還沒有智能手機,人們在觀賞煙花時就是在觀賞煙花,而不是拍照或攝像,所有的瞬間與美好全部存在腦子里而不是手機里。
在郁舜浩的記憶中,1998年的春節(jié)最為美好和值得回味。正如那一年賀歲片《甲方乙方》中的一句臺詞——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