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應析,乃當朝大理寺最年輕有為的少卿,年歲雖輕,卻已憑借卓越的才華與過人的膽識,在官場中嶄露頭角,贏得了無數人的敬仰與欽佩。
他一身正氣凜然,面容冷峻,舉手投足間無不透露出一種公事公辦的淡漠。
溫粥的目光注視著他,心中暗自思量,要想接近現場,就必須要與祝應析有所交流,建立聯系。
于是,溫粥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邁步上前,她的步伐既不急促也不拖沓,顯得從容淡定。
行至祝應析眼前,見祝應析聞聲轉過身來,溫粥和他隔著合適的距離。
“祝大人,溫粥有禮了?!彼⑽⑶飞?,舉止間透露出良好的教養與風范,“久聞大人英名,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p>
只見祝應析微微皺眉,目光從溫粥身上掠過,又迅速回到了案發現場,似乎在權衡著什么。
他并未立即開口回應,反而思忖了一番,轉過身來拱手作揖,用一種略帶冷淡卻又不失禮貌的語氣說道:“溫姑娘,此處乃命案現場,非比尋常。你既無官身,又非涉案之人,恐多有不便。若無緊要之事,還請速速離開。”
對于這樣的回答,溫粥并不意外,祝應析的態度也是可以想見的。
她面上并未露出絲毫的尷尬或不悅,反而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她理解祝應析的顧慮與職責所在,也明白自己此刻處于一個怎樣的立場。
“祝大人所言極是,溫粥本不該在此多留。但溫粥斗膽,愿以相府溫家小女的身份,向大人請一個恩典。
我雖非嫡脈,且閱歷尚淺,但對這起案件頗感興趣。若大人不嫌我粗鄙,我愿以旁觀者的身份,為大人提供一些或許有益的見解?!?/p>
祝應析聞言,眉梢微挑,似乎對溫粥的言辭有些意外,他微微頷首,示意溫粥往下說。
溫粥目光堅定地望向祝應析,誠懇地說道:“祝大人,我深知自己并未有處理相關案件的豐富經驗,對律法的理解也尚顯淺薄。但我有一顆探求真相的心,對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與渴望。我了解到這起案件的復雜與離奇,心中無法按捺想要一探究竟的沖動?!?/p>
編話理由越來越熟練了。
她微微一頓,便繼續說道:“我明白大理寺辦案的嚴謹,也深知自己對某些專攻之術涉獵淺薄。
但我愿意以一名求學者的身份,跟隨在大人身邊,觀察、學習,并盡我所能為案件的調查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蛟S,我的一些不同視角和思維方式,能為大人帶來一些啟發?!?/p>
說到這里,溫粥的語氣懇切:“祝大人,我并非一時沖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后做出的決定。我渴望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不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更是為了親眼見證正義的實現。請您給我一個機會,讓我證明自己的價值。”
面對溫粥的真誠請求,祝應析的疑慮并未完全消散,但他也看到了溫粥眼中的堅定與執著。他深知,在案件調查中,有時候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線索和人物,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
于是,祝應析沉吟片刻后,緩緩說道:“溫姑娘,你的請求確實出乎我的意料。但既然你有如此決心,本官也不愿輕易拒絕。不過,我要提醒你的是,案件調查并非兒戲,其中充滿了危險與未知。你若想參與,就必須嚴格遵守本官的命令,不得擅自行動。同時,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p>
溫粥聞言,心中一喜,躬身行禮道:“多謝大人給予機會,小女子定當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