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治九年,京師城內瘟疫盛行,民生困苦,百姓哀號。街頭巷尾,蒼白的面孔和無力的呻吟聲交織在一起,仿佛一場無形的黑暗籠罩了整個城市。瘟疫如同一條狡詐的毒蛇,悄然侵入每一個家庭,帶走了無數生命。正所謂
紫宸殿前冷霧生,
瘟疫纏城影漸輕。
孤燈搖曳映蒼穹,
哀聲四起淚紛紛。
三月三日五更三點,紫宸殿內燈火通明,燭光搖曳,照亮了這座雄偉的殿堂。外面月光如水,灑在宮廷的屋頂,映出一層銀白的光輝,顯得格外寧靜。但在這寂靜的夜里,殿內卻是一片緊張的氣氛。天子坐于龍椅之上,身著明黃袍服,面容顯得有些疲憊,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殿內的溫度因深夜而顯得寒冷,然而他心中的責任感如同一團熊熊烈火,驅散了所有的疲憊。天子手中捧著一卷奏折,眉頭緊鎖,神情凝重。
此時,百官早已在殿前整齊列隊,個個神情肅穆,恭敬地跪拜在地,朝著天子行禮。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只見班部從中,“陛下”宰相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今日京師瘟疫盛行,傷亡人數已逾十萬,百姓生靈涂炭,乞求陛下寬恩,施以救濟。”參政緊隨其后,面露憂慮,“陛下,瘟疫來勢洶洶,醫者無能為力,百姓無處求助,唯有懇請陛下為萬民謀一線生機。”
天子、聽奏,急命翰林院隨即草詔,一面降赦天下,修設好事禳災。不料來年瘟疫轉盛,天子聞知,龍體不安,復會百官計議。
百官奏折中提到的瘟疫之事,令他感到無比沉重。百姓的苦難,猶如一座大山,壓在他的心頭。他清了清喉嚨,沉聲說道:“近日京師瘟疫肆虐,民眾苦不堪言,朕深感憂慮,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尋求解救之法。”天子終于開口,聲音低沉卻透著威嚴,“朕自當體恤百姓,然此疾乃天災,非人力可控,如何應對?”
宰相趙順義與參政對視一眼,心中暗自緊張,然他們早有準備。宰相繼續道:“臣等懇請陛下,命翰林院去那莽荒之地請神仙降臨,祈求天佑,庇護萬民。”
天子微微一震,心中一動,翰林院自古以來便是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雖多有才子佳人,卻少有神仙之說。“請神仙?”天子喃喃自語,似乎在思索這個提議的可行性。
宰相趙順義拜罷起居,奏曰“今日天災盛行,軍民涂炭,以臣愚意,此災,可請那莽荒之地神明臨朝,修設三千八百分羅大殿奏聞上帝,可以禳保民間瘟疫。”天子聞言,微微點頭,目光中閃爍著一絲希望。他知道,神明之事雖說虛無縹緲,但在這生死攸關之際,任何一線希望都值得嘗試。于是,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如此,朕命翰林院安排前往莽荒圣地,請神明降臨,驅散疫邪,拯救百姓。”
殿內頓時一片肅靜,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天子身上。翰林院的學士們相互對視,立刻跪下,恭敬地應道:“臣等遵旨。”
天子微微頷首,心中暗自祈禱,愿神明能夠聽到他的呼喚,愿百姓能夠早日安寧。此時,殿外的夜色愈發深沉,月光透過窗欞灑入殿內,映出一片寧靜與莊嚴。
天子準奏,命翰林院主理此事。
話說翰林院的學士們接到命令,他們心中既期待又忐忑,畢竟請神仙之事,若不能如愿,恐怕會遭受更大的責難。
一行人走出紫宸殿,沿著青石板路朝城外而去。晨曦的陽光透過云層,灑在他們的肩頭,似乎預示著一線光明。街道上,依舊能見到瘟疫帶來的陰影,許多百姓面色蒼白,流離失所,甚至有人因病痛而倒在路旁,令人心痛不已。
翰林院院長程德明在紫宸殿的早朝結束后,心中仍然沉重。瘟疫肆虐,百姓苦不堪言,而天子命他去請神仙的任務更是讓他心中難以平靜。回到院中,他坐在書桌前,目光凝視著窗外的月色,思緒萬千。
“程家三子,來見父親!”。片刻后,三個兒子紛紛走入書房,神情各異。
大兒子程訾,身材魁梧,面容剛毅,總是帶著一股不服輸的氣質;二兒子程熙,溫文爾雅,眉目之間透著聰慧;小兒子程嵐,年紀尚小,眼中卻閃爍著無限的好奇與期待。三人見父親神情凝重,心中不由得一緊。
“父親,您召我們來是有何要事?”程熙率先開口,目光關切地看向父親。
程德明嘆了口氣,緩緩道:“朕已命我院安排人手去請神仙,以解京城瘟疫之困,然此行兇險,。”
大兒子程訾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立刻站出:“父親,我愿意出征,請神仙!無論前方有何艱難險阻,我定當竭盡所能!”
程德明微微一愣,心中既感欣慰又有些擔憂:“訾兒,此行兇險,你可知?”
“父親,百姓的苦難我都看在眼里。”程訾的聲音鏗鏘有力,目光炯炯有神,“我身為長子,理應肩負起這個責任。況且我休行數年,若能請回神仙,便能救助無數百姓,我絕不能袖手旁觀!”
程熙見兄長如此堅定,心中也不免受到感染,隨即說道:“兄長所言極是,父親,若您同意,我也愿意隨行,助力兄長與父親。”
小兒子程嵐聽到兄長們的決心,眼中閃現出對冒險的渴望,興奮地說道:“我也想去!我想見識神仙,聽聽他們的教誨!”
程德明見三子如此,心中感動,然而他仍然擔憂:“嵐兒,你年紀尚小,隨行恐怕不妥。此次請神仙,需經歷艱難險阻,父親不愿你受苦。”
經過一番思索,雖然心中仍有顧慮,程德明最終點了點頭,他知道,大兒子的決心已然堅定,若阻止反而會讓他心生不滿。他緩緩說道:“雖然你們皆有此意,我很欣慰,訾兒乃是當世著名的道士,修行數十載,通曉陰陽五行,精通符箓之術,頗有道行。不過,路途艱險,務必小心。”
程德明心中雖然有些不安,但也被兒子們的勇氣所打動。此時,月光透過窗欞灑在他們身上,仿佛是為他們的決心注入了神秘的力量。
“明日便動身,準備好行囊,務必帶上足夠的干糧與藥物。”程德明說道,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是,父親!我會做好準備!”程訾堅定地回答,
程訾,乃是當世著名的道士,修行數十載,通曉陰陽五行,精通符箓之術,頗有道行。聽聞皇命,程訾心中暗自思忖:“瘟疫肆虐,定是妖邪作祟,非我一人之力可解。然,若能尋得冰川圣地的神仙,或許能驅散這疫邪,讓百姓安寧。”
于是,程訾收拾行囊,帶上幾本法書,辭別父母兄弟。便踏上了前往莽荒圣地的路。一路上,他翻山越嶺,穿越幽深的樹林,越過奔騰的河流,時而遭遇狂風暴雨,時而遇見兇猛的野獸。然而,程訾心中堅定,始終沒有退縮。
經過數日的艱難跋涉,程訾來到了莽荒圣地的入口。這里氣候寒冷,白雪皚皚,冰川如刀削般直插云霄,宛如一座巨大的冰宮。程訾深吸一口氣,心中默念咒語,便踏入了這片神秘的圣地。
圣地之中,冰雪覆蓋的地面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周圍靜謐無聲,仿佛時間在此凝固。程訾謹慎行走,心中緊張而期待。忽然,他在一片冰晶之中發現了一個閃爍著微光的符文,心中一震,忙上前查看。那符文散發出陣陣溫暖的氣息,似乎在指引著他。
“難道這是神仙的指引?”程訾心中暗想,隨即按照符文的指引,向更深處走去。
越往里走,周圍的寒氣越發刺骨,程訾卻感到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吸引著他。終于,他在一座冰雕般的宮殿前停下,宮殿的門口有兩位威嚴的守衛,身穿白色斗篷,面容冷峻。程訾心中一顫,知道自己已來到神仙的領地。
“大膽凡人,何故闖入冰川莽荒圣地?”一位守衛喝道,聲音如同冰雪般冷酷。
“在下程訾,奉天子之命,前來請神仙降臨,驅散京師瘟疫。”程訾恭敬地答道,心中卻暗自祈禱。
守衛互相對視,似乎在醞釀什么。片刻后,另一位守衛緩緩開口:“你若真心請神仙,需通過考驗,方能見到神仙。”
“考驗?”程訾心中一緊,然而他已無退路,只能堅定地點頭。
“第一關,勇氣。”守衛指向前方的冰墻,繼續說道:“你需在這冰墻前站立十息,若無懼色,方可通過。”
程訾面色凝重,走向那冰墻,心中暗自鼓勁。他深吸了一口氣,閉上眼睛,感受著周圍的寒風與冰冷。十息的時間在他心中變得無比漫長,耳邊似乎傳來了無數鬼魅的低語,仿佛在試圖蠱惑他。然而,程訾心中堅定,始終未曾動搖。
十息過后,冰墻微微震動,隨即打開了一道通道。程訾心中一喜,知道自己通過了第一關。
“第二關,智慧。”守衛的聲音再次響起,程訾向前走去,眼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冰雪迷宮。守衛繼續說道:“你需在此迷宮中找到真相之珠,方可繼續。”
程訾在迷宮中小心翼翼地行走,四周的冰墻高聳入云,似乎每一條路都充滿了陷阱與誘惑。經過一番思考,他開始運用自己所學的法術,試圖尋找出路。最終,他在一個閃爍著微光的冰柱中找到了真相之珠,握在手中,心中暗自慶幸。
“最后一關,力量。”守衛的聲音再次傳來,程訾面前出現了一只巨大的冰雪怪獸,渾身閃爍著冰冷的光芒。守衛說道:“你需戰勝它,才能見到神仙。”
程訾心中一緊,知道這場戰斗將是一場生死較量。然而,他已無退路,心中默念咒語,運起全身的靈力,迎向那冰雪怪獸。兩者之間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程訾以靈活的身形與高超的法術,逐漸占據上風。最終,他一招將怪獸擊倒,心中一陣狂喜。
守衛見狀,微微點頭,示意程訾可以進入宮殿。程訾心中激動,踏入了神仙的殿堂,四周光芒四射,宛如置身于仙境。
在殿堂中央,坐著一位身著白袍的神仙,面容慈祥,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程訾心中一震,恭敬地跪下,懇求道:“神仙,天子有令,請您降臨,驅散京師瘟疫,拯救百姓。”
神仙微微一笑,目光如炬,似乎看透了程訾的心思。他緩緩開口:“你經過了考驗,顯示出了勇氣、智慧與力量,這些品質正是驅邪除病所需。然,瘟疫之源,非我一人之力可解,需你親自前往妖界,尋得妖王之心,方能徹底消除疫邪。”
程訾心中一驚,妖界?那是一個充滿危險與挑戰的地方。然而,他已無退路,心中明白,只有接受命運的挑戰,才能拯救百姓。
“我愿前往妖界,尋得妖王之心!”程訾堅定地說道,眼中閃爍著無畏的光芒。
神仙點頭,隨手一揮,空中頓時浮現出一幅地圖,指引著程訾前往妖界的路途。程訾心中暗自感激,接過地圖,鄭重地向神仙行禮,便踏上了新的征程。
這一次,他將面對更加兇險的挑戰,然而,他的心中已燃起了希望的火焰,誓要拯救京師,驅散瘟疫,帶給百姓一個安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