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先生是一個矍鑠的老人,須發皆白,身形清瘦,聲音洪亮。安安聽了半天,總算是聽明白了,策論,只是不知是歷史上哪位名家的。不過也沒關系,凡是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姓名的,都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即便她不知自己到底穿越到了什么時間哪個朝代,可只要語言沒變,那就逃不出漢文化圈,就都在同一個框架下,時間朝代什么的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畢竟活著才是硬道理。
中間坐著十六個孩子,桌椅也精致,前面10個孩子均是男孩,后面六個是女孩,都是葉家各房的嫡出。兩旁有四條很長的長方形桌子,板凳也是小圓凳子,挨挨擠擠的坐滿了孩子,這些都是葉家各房的庶出子,這些孩子的背后還站著一些孩子,除了陪讀的書童外,就是葉家得用的下人的孩子了。
這些都是張媽走后,劉小珠告訴安安的,她是劉大壯的女兒,因為劉大壯,有幸成為站立的孩子中的一個。“葉老老爺可好了,本來我們是沒有資格來學堂的,是老老爺說:‘多幾個讀書識字的總是好的,總要用人,用自己家的總歸是放心些的。’,正因為有葉老老爺的這句話,我們才能在這里聽課。”
我很困惑,我一個研究生聽著都費勁,她怎么聽得懂的?“你能聽懂?”安安問。劉小珠四邊看了看,小聲說:“聽不懂,可能聽都是福氣,總有聽懂的時候。不然你干嘛偷著來聽課,不然也不會挨那么重的打呀。”
“我本來就能聽課,憑什么不讓我聽課。”安安很憤怒。
“你別生氣,我聽她們說,說是你媽勾引孫大少爺,才有了你,孫大夫人討厭你媽,葉芍微不喜歡你不想看到你,才不讓你上學堂的,你倔,總來,才挨的打。”劉小珠說完,低下頭,用腳在地上蹭來擦去。
回想起劉小珠的話語,安安的心里一陣刺痛,看到葉芍微的目光就帶上了些許不善。
后來才知道,這老夫子根本就不是為了給這些孩子啟蒙的,準確的說,是為了中間坐著的那十個嫡出子弟請的,事實上,能聽得懂只有前面四個大孩子。
孩子們很多,上課期間卻安靜的出奇,大家聽得都很認真,對他們來說,老師講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來聽課,這意味著,將來他們能為主家所用,那樣不但能自己過得好,還會在其他人面前昂起頭走路。這種誘惑誰能抵擋的住?誰又敢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呢。
時間不知不覺間溜走了,安安身上的傷完全好了,除了頭上的那個包依然故我。賀媽的傷也好了,扔了拐杖,能在廚房顛勺了,再也不用站著摘菜洗菜了。
身為一個現代的新靈魂,要適應這卑微清苦的生活還真是有些艱難,所幸人的潛力是無窮的,更何況也別無選擇,不是嗎?
她葉紫妍十指不沾陽春水,現在已經能熟練的摘菜洗菜;把臟衣服丟進洗衣機,一會就有干凈衣服穿的時光一去不復返,她葉紫妍也會每周把一大盆衣服拿到河邊去洗。那個學富五車張揚明媚的葉紫妍已經漸行漸遠,剩下的只有一個為了活著拼盡全力的葉安安。
生活就是這么殘酷,總能讓人面目全非。電視劇小說中說的什么逆天改命什么的,是普羅大眾用來自我安慰的,誰當真誰傻。
從玄學的角度來看,葉紫妍純屬沒投好胎,從天上掉下來頭先著地,生不如死。生于大戶,卻是庶出,庶出也就罷了,還是婢女生的,婢女生的也就罷了,還偏偏去的早,至于那個爹嘛,葉紫妍搜遍安安所有記憶,也沒把這個人揪出來,看來只具有象征意義。葉紫妍想,Buff疊滿也不過如此了。
賀媽是安安的姨媽,本姓王,是葉家家生子,嫁給了家丁賀老大,大家就都叫她賀媽了。
到目前為止,葉紫妍沒弄清楚安安的媽媽是怎么死的,也沒弄清楚自己這對便宜父母之間的故事,不,確切地說,是事故。事實上,葉紫妍也對這些事沒什么太大的興趣,沒人說,她也不問。斯人已去,再追究又能如何,即便知道有冤屈,有本事報嗎?既然不能,何必給自己找堵呢。
自從賀媽能顛勺之后,安安她們的生活稍微好過了些,不用頓頓吃野菜稀飯了。廚房里面剩下些快爛了的菜葉,廚師長會給大家都分些,當作福利,當然這樣的好事也不是天天有,可比起天天吃野菜稀飯好多了。
安安覺得自己都快餓瘋了,看到啥都想咬上兩口,試試能不能下嘴。大牛也餓,自從賀媽能顛勺之后,不用安安大牛兩人去幫忙摘菜洗菜,兩人沒事干,就更餓了。許媽家的兩個差不多大的孩子也餓,四個人一拍即合,于是安安下了學堂,就會和大牛他們幾個會合,從葉府的角門溜出去,在離葉府不遠的一座山上去找吃的。確切地說,這不是一座獨山,而是連綿起伏的山脈中的一個,這條山脈層層疊疊,剛開始去的時候,安安還真有些害怕,可許家老大許大山說:“聽說里面有很多野果子,還有許多小溪呢。”大牛一聽很心動,安安知道,他是想給賀媽找點兒好吃的。
可惜,他們第一次去,只看到很多樹,還有些灌木和落葉小草什么的,并沒有找到野果。許家老二許二蛋看一叢小草長得茂盛,揪下來一把放嘴里嚼,又“噗”的一聲吐了出來,說:“苦的”,之后一路上都在噗噗個不停。
雖然什么能吃的都沒有找到,可絲毫沒有減弱大家探索大山的興趣,在這里大家的注意力會被許多新奇的事物吸引,反倒忘了空空如也的肚子。
安安搜刮自己所有的知識,發現自己關于植物的知識少得可憐,雖然知道山上一些樹的名字,一個灌木的名稱,可他們都不能吃呀。唉,書到用時方恨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