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葉凡的腦海中猶如被施了魔法一般,總會不受控制地反復重現著一個刻骨銘心的畫面。
在那座繁忙喧囂的飛機場里,一排排登機口整齊地羅列著,仿佛是一列列等待檢閱的士兵。其中有幾個登機口閃爍著明亮而誘人的綠色燈光,那光芒像是在熱情地呼喚著即將遠行的人們,催促著他們踏上新的征程。然而,葉凡卻落寞地站在了紅燈閘口的前面,他的身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顯得如此孤獨和迷茫。
他緩緩地回過頭,目光穿過層層人群,看到干爹在很遠的地方朝著他奮力地揮著兩只手。干爹的臉上寫滿了關切與不舍,那揮動的雙手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給予了葉凡無盡的勇氣和力量。葉凡就跟著這飽含深情的手勢,邁著堅定的步伐,穿過人群,順利地通過了綠燈閘口。
這個畫面,猶如一幅被歲月定格的珍貴畫卷,應該是葉凡在馬來西亞停留的最后一刻。那一刻,承載了太多的情感與回憶,有離別的傷感,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過去的不舍。
七個小時之后,這架小巧的飛機猶如一只疲倦的飛鳥,終于緩緩降落在了葉凡的初始位置——BJ首都國際機場。
當葉凡隨著人流走出候機大廳,來到出站口的位置時,他的目光瞬間被一個熟悉的身影所吸引。只見那個人眉頭緊鎖,臉上寫滿了憂慮與期待,就那樣默默地站在那里靜靜地等著。
他的身姿略顯僵硬,仿佛一尊凝固的雕塑,卻又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堅定。周圍的人們來來往往,喧鬧聲此起彼伏,然而他卻仿佛置身于一個獨立的世界,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即將出現的葉凡身上。他的眼神時而焦急地望向出口處,時而又陷入沉思,似乎在腦海中反復預演著與葉凡相見時的場景。從他緊抿的嘴唇和緊握的拳頭可以看出,他內心的緊張和不安。
“爸!”葉凡一看見他,興奮地立刻揮揮手,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他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只是默默地轉過身,朝著機場大巴的方向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去。葉凡則趕忙提著略顯沉重的行李,緊緊地跟著他一起上了車。
一路上,氣氛異常沉悶。他沉默不語,目光凝視著車窗外不斷后退的風景,神情嚴肅而凝重。葉凡心里有千言萬語,卻也只能憋了一路。車廂內彌漫著一種令人壓抑的寂靜,只有車輛行駛時發出的輕微聲響。
直到下車前的一瞬間,葉凡像是終于鼓足了勇氣,突然說了一句,“爸,去馬來西亞是一個機會,回來又是另外一個機會,我一定把握回來后的每一個機會。”他的聲音在這狹小的空間里顯得格外清晰而堅定,仿佛是在向父親立下一份莊重的誓言。
然而,葉凡收到的回復僅僅是一聲淡淡的“嗯”。那聲音輕得仿佛一片羽毛飄落,卻又重得如同一座山峰壓在葉凡的心頭。葉凡努力想要看清他的表情,可光線似乎在這一刻故意捉弄他,讓父親的面容隱沒在陰影之中,更使得葉凡完全看不懂那表情背后所蘊含的深意。
就是因為葉凡和他爸爸下車的這個畫面,仿佛一道無形的符咒,讓葉凡的心情突然之間就落寞起來。那種原本在心底洋溢著的回國的喜悅,如同被一陣狂風吹散的輕煙,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又回到在旅游街租住的那間小平房里。屋內,金屬管做成的雙層床,銹跡斑斑,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那個舊的皮沙發,磨損的邊角見證了無數個疲憊的日夜;燒蜂窩煤做飯用的爐子,黑黢黢的外表記錄著生活的煙火氣息;還有那臺白色大頭顯示器的電腦,遲緩的運行速度映射著現實的無奈。
葉凡離開的那一天,記憶清晰如昨。當時,漣漪安靜地坐在那臺略顯陳舊的白色大頭顯示器的電腦前,她的眼神溫柔而堅定。手中緊握著那支精致的鋼筆,緩緩地將其遞給葉凡,那動作輕柔得仿佛在交付一件世間最珍貴的寶物。她的聲音清脆而真摯,一字一句地祝愿他學業有成,每一個字都如同溫暖的春風,輕輕拂過葉凡的心田。
如今,葉凡歷經風雨,已經重新踏上了這片熟悉的土地。然而,當他想到即將要去見漣漪時,內心卻充滿了糾結與迷茫,全然不知該以怎樣的情緒去面對她。他在心中反復思量,是該帶著久別重逢的喜悅?還是懷著忐忑不安的緊張?亦或是懷揣著一份難以言喻的愧疚?
屈奮進如今應該已經在內海工業大學上著大一了。在那充滿活力與希望的校園里,他或許正積極投身于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探索著知識的無盡奧秘。
張彼得也在他喜歡的理貨員崗位上工作著,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享受著那份來自工作的滿足與快樂。
葉凡想,漣漪也應該到了楊鎮,在她心儀的大學里學著她喜歡的專業。楊鎮,那個遙遠的地方,她究竟是怎么抵達的呢?或許是被那個騎摩托車的人給送去的吧?每當想到這里,葉凡的思緒就如同脫韁的野馬,開始不受控制地胡思亂想。
看著桌上那房東留下的綠色老電話,他的手抬起又放下,遲疑了許久,最終還是沒有按下漣漪的電話。此刻的葉凡,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掙扎。他深知自己必須找出路,得盡快去找到工作,不能以這副失敗者的模樣去見心愛的漣漪。
時間如同無聲的流水,一天一天地悄然過去。葉凡仿佛將自己封閉在了一個孤獨的世界里,沒有和漣漪聯系,也沒有和屈奮進、張彼得取得任何的溝通。
然而,在這漫長的時光中,他又獲得了怎樣的結果呢?答案是令人失望的,什么也沒得到。充斥在他耳邊的,只有胡同里那些老太太們的閑言碎語。“那個院兒的那個上國外又回來了,混得不行啊!”這些話語,每一個字都像是尖銳的針尖,每次聽見,都會毫不留情地狠狠扎他心臟一下。那感覺,猶如被無數把利刃切割,痛徹心扉。
在那段時間里,他的情緒低迷到了極點,甚至連和小院僅僅一墻之隔的商店都不愿意去了。
就在那個無比消沉的時刻,他又給漣漪寫了一封信。信中的內容也彌漫著低迷的氣息,字里行間充斥著無奈與哀傷。最后,他還從網上找了一首陸游的《釵頭鳳》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這聲聲嘆息,仿佛是對命運不公的控訴,又仿佛是對逝去時光的悔恨。他感慨著與漣漪的緣分淺薄,“沒有緣分啊!”這幾個字,飽含著無盡的失落與絕望。
從馬來西亞寄的三封信,滿懷期待地寄回了國內,然而卻如同石沉大海,沒有任何回音。這三封信是寄到離自己家不足兩公里的漣漪家餃子館的,葉凡在心里不停地揣測,她應該能收到吧?按常理來說,這么近的距離,信件不應該丟失才對。
離葉凡最近的郵筒在胡同東邊的馬路上,他懷著忐忑又充滿希望的心情,將信件小心翼翼地投了進去,只聽見“哐當”一聲,信封沉沉地落在了桶底。在這一瞬間,葉凡仿佛把自己所有的期待和渴望都交付給了這個郵筒,而剩下的,就只有漫長而又煎熬的等待了。
就在這時,他注意到路邊便道上有人擺起桌子,好像在宣傳著某些東西。出于好奇,他如同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吸引著,快步跑過去看熱鬧。
那是一個看似尋常卻又別具意義的關于平面和三維軟件的培訓班。在那個時代,電腦技術正逐漸嶄露頭角,成為眾多領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葉凡,一直以來都自認為善于用電腦處理各種各樣的事務,無論是簡單的文檔編輯,還是復雜的程序操作,他都能應對自如。
然而,面對這些專業的平面和三維軟件,他卻陷入了一知半解的尷尬狀態。那些復雜的操作界面、晦澀的專業術語,都讓他感到有些無從下手。
當培訓班的工作人員滿懷熱情地詢問他學歷情況時,葉凡瞬間沉默了。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周圍的空氣也仿佛變得沉重起來。一個失敗的留學生,該怎樣去描述自己的學業狀況呢?他的內心充滿了迷茫和困惑,因為他自己也不清楚該如何準確地表達。
工作人員為了避免場面陷入尷尬的冷場境地,努力打破沉默,再次開口詢問葉凡有什么愛好。葉凡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在短暫的思索之后,他只能把自己高中時學畫畫的那段往事緩緩說了一遍。
回憶起高中時光,那時候的他懷揣著對繪畫的熱愛,在一張張白紙上揮灑著自己的夢想與激情。畫筆在他手中猶如靈動的精靈,勾勒出一個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
“有繪畫基礎好啊!像這種平面設計類的軟件最需要的就是色彩和構圖的感覺!”工作人員的話語中充滿了興奮與期待。“你要知道,色彩的搭配如同一場奇妙的化學反應,能夠瞬間吸引人們的目光;而構圖則是整個作品的骨架,決定了其是否具有穩定而又引人入勝的結構。”他滔滔不絕地解釋著,仿佛要將這其中的奧秘一股腦兒地灌輸給葉凡。
“你要是有這基礎再把軟件給運用嫻熟了,那等你結業了,我們還可以給你推薦工作,一直推薦到你找到合適工作為止。”工作人員的承諾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給葉凡原本迷茫的心帶來了一絲希望。
工作人員的最后一句話宛如一道璀璨的光芒,深深地吸引了葉凡。在他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團熾熱的火焰。如果能找到工作,那無疑就是找到了人生的正途,一條充滿希望和光明的道路。
他在腦海中暢想,就能和屈奮進、張彼得和漣漪一樣進入正途。屈奮進在大學的校園里追逐知識的光芒,張彼得在自己喜愛的崗位上兢兢業業,而漣漪或許也在大學校園里為夢想努力拼搏。他們都在各自的人生軌道上穩步前行,自己又怎能落后?
等回歸正途,他就再也不怕胡同里那些老太太們的“窮嚼臭叨”。那些尖酸刻薄的話語,曾經像一把把無形的利劍,一次次刺痛他的內心。但當他踏上正途,擁有了體面的工作,那些閑言碎語便再也無法傷害到他。
等到那個時候,他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去找漣漪,挺起胸膛,驕傲地告訴她自己的工作是在高大的寫字樓里。那寫字樓高聳入云,玻璃幕墻反射著陽光,彰顯著現代化的氣息。他會告訴她,自己是坐辦公室的,每天面對著電腦,用智慧和創意描繪著美好的藍圖。他是個設計師,用靈感和才華賦予作品生命和靈魂。
葉凡滿心期盼著那一天能夠早日到來,然而現實的難題卻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那高達960元的學費,究竟該往哪里去找?這無疑是擺在他面前的一道巨大障礙。
其實,在回來的前幾天,他的內心深處一直萌動著去找漣漪的念頭。可是,留學回來家里為他賠的錢,數額之大,已經足夠購買一套房子了。漣漪上學的地方是在楊鎮,路途遙遠。去找她,不僅需要支付不菲的路費,而且到了那里,總不能只是單純地趕路,吃喝等日常開銷也是必不可少的。
總不能厚著臉皮跟自己媽媽說:“媽,我現在還沒工作沒有錢,你給我些錢讓我去談女朋友吧?”這怎么可能呢?這種話他實在是說不出口。他深知自己已經讓父母承受了太多的壓力和負擔,自己還欠著他們一套房子的錢呢。這筆巨額債務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讓他感到無比沉重。他自己都不知道究竟該怎么去償還,更別提再伸手向父母要錢了。
那時候,葉凡的銀行卡里還有父母給他寄去的3000美金。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在他眼中,那簡直就是一筆大錢。每次想到這筆錢,他的內心就充滿了矛盾和糾結。他不敢輕易動用這筆錢,因為這是父母的心血,是他們對自己的關愛和期望。
就在葉凡的腦子里還在如同亂麻般糾結的時候,命運似乎有意安排了一場巧合。他的媽媽竟然也出現在這條熙熙攘攘的馬路上。只見媽媽步履匆匆,臉上帶著關切與疑惑,一看到葉凡在這兒咨詢,便毫不猶豫地跑了過來詢問情況。
媽媽在聽完工作人員的介紹和葉凡內心的渴望后,沒有絲毫的猶豫,痛痛快快地交下了這960塊錢。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對兒子的支持,不僅果斷地定下了課程,還滿心歡喜地拿回家一堆關于平面設計的書。
那時的軟件還都是英文的,這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或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不過,這對于剛剛留學失敗歸來的葉凡倒不是什么難事。雖然在國外的留學經歷以失敗告終,但他在國外的日子里畢竟還是積累了一定的英語基礎。腦子里的那些英語在國外用得或許有些差勁,沒能讓他在留學之路上取得理想的成績,可回到國內,面對這些軟件中的英文,確實是夠用而且還富裕。
就是在那一瞬間,葉凡仿佛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力量在牽引著他,讓他深深地覺得自己的命運或許即將發生改變。至于究竟會怎樣改變呢?說實話,他的心里也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只是冥冥之中有一種強烈的直覺,總之是覺得與漣漪見面的日子應該是可計日而待了。
當天晚上,他的心里就如同被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勁兒,這股勁兒好似興奮劑一般,讓葉凡整個人都瞬間精神起來,一掃之前的頹廢之氣。他迫不及待地抱起那幾本英文的軟件書,眼睛緊緊地盯著電腦上的軟件,開始全神貫注地自己研究起來。
不論是平面的、位圖的、矢量的,還是動態的、3D的,統統都被他納入了研究的范圍。他那股子勁頭,貌似是想在一夜之間弄懂所有的東西,然后第二天就能順利地找到工作,第三天就能滿心歡喜地領到薪水,第四天就能滿懷期待地去楊鎮找漣漪一般。
然而,那怎么可能呢?夜已深了,周圍的一切都沉浸在靜謐之中,可葉凡的房間里卻依舊亮著燈光。盡管他充滿熱情和決心,但有很多復雜的知識和技術他還是弄不明白。不過,他并沒有因此而感到沮喪,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期待著,期待著快點到明天,期待著能夠盡快學完那一個月的課程,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