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葉凡懷著滿心的期待,終于抵達漣漪爺爺家樓下時,他才如夢初醒般地意識到,這次出行的人員構成與他之前所設想的大相徑庭。原本他滿心以為漣漪會一同前來,然而現實卻是只有漣麗出現在他的面前,而不見漣漪的身影。
一開始,葉凡的內心確實是有點失落的。這種失落感就如同原本期待著一場盛大的煙花表演,結果卻被告知取消了一樣。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與漣漪一同出游的美好設想,那些充滿歡聲笑語的場景,如今都化為了泡影。
但沒過多久,葉凡的心境又發生了轉變。他開始重新審視這次獨特的出行,漸漸地覺得這種情況其實也感覺不錯。畢竟,能代替漣漪帶著妹妹漣麗出去,這何嘗不是一種別樣的體驗呢?這種體驗仿佛讓他有了一家人的感覺。他想象著自己如同一個貼心的兄長,細心呵護著漣麗,為她遮風擋雨,為她帶來快樂。就如同在一個溫馨的家庭中,兄長照顧著妹妹,共同度過美好的時光。這種感覺是如此的真切,讓葉凡的內心充滿了溫暖和責任。
在中學那段青澀而又充滿朝氣的時光里,葉凡常常會和屈奮進結伴而行,一同前往那座宏偉的圖書大廈。對于那時的他們來說,這仿佛成了一種默契的約定,一種充滿期待的探索之旅。
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能夠第一時間看到諸如《電腦報》和《大眾軟件》等一系列有關電腦的書籍有沒有推出新的內容。然而,中學時代的他們,口袋里的零花錢總是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們將心儀的書籍買回家。所以,他們只能選擇在書架前駐足,一頁一頁地翻閱,用目光貪婪地汲取著書中的知識和信息。
每一次前往圖書大廈,他們都只是看,并不買。在旁人眼中,他們或許就像兩個癡迷于知識寶庫的孩子,雖然囊中羞澀,卻依然懷著對知識的無限渴望。而這座圖書大廈,對于他們來說,已然成為了一座免費的“圖書館”,雖然沒有借閱的服務,但卻給予了他們自由瀏覽的機會。
就是在這樣一趟趟充滿期待與渴望的往返之間,葉凡逐漸熟悉了這條距離他平時生活圈很遠很遠的路。這條路,見證了他和屈奮進的青春歲月,見證了他們對知識的執著追求。起初,這條路對于葉凡來說是陌生而遙遠的,沿途的街景、店鋪、行人,都與他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截然不同。但隨著一次次的往返,他開始留意到路邊那棵總是在春天綻放出絢爛花朵的桃樹,注意到那家總是飄出陣陣誘人香氣的面包店,還有那個總是在傍晚時分坐在門口乘涼的老人。這條路,從最初的遙不可及,慢慢變得親切而熟悉,仿佛成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融入了他的成長記憶之中。
葉凡小心翼翼地牽著漣麗的手,一同邁上了擁擠的公交車。這一程的路程著實漫長,以往葉凡與漣麗的碰面,幾乎都會有漣漪在場,三人在一起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氣氛輕松而愉悅。然而,這次的情況卻截然不同,僅僅只有他和漣麗兩人,這讓原本活潑開朗的葉凡瞬間變得有些拘謹,就連張口說話都仿佛成了一個難以跨越的難題,氣氛也隨之變得比較尷尬。
車上的人多得超乎想象,摩肩接踵,根本找不到一個空著的座位。無奈之下,他倆只好站在離前車窗最近的位置,身體隨著車輛的行駛而微微晃動。
那時候的公交車前端,有一塊專門放置發動機的地方,大家形象地稱之為“鼻子”。那“鼻子”轟轟作響,像是在不停地喘著粗氣,還時不時地散發著令人難耐的燥熱。然而,葉凡望著那似乎沒有盡頭的路途,咬了咬牙,還是選擇坐在了那“鼻子”上。畢竟,這段路途是那樣的遙遠,對于葉凡來說,忍受一時的燥熱,總比一直站著受累要好得多吧?他坐在那里,心里默默想著,只希望能快點到達目的地,結束這略顯尷尬和疲憊的旅程。
漣麗的個子相對較矮,仿佛還未經歷足夠的陽光雨露滋潤,尚處于成長的初始階段。而葉凡的個子則比較高,身姿挺拔,猶如一棵茁壯成長的小樹。也正因如此,當葉凡坐在那放置發動機的“鼻子”上時,恰好與漣麗處于等高的位置。
“凡哥,你臉頰的毛細孔有些大啊!得涂一些收縮水。”漣麗那清脆的聲音突然響起。聽到這話后,葉凡的第一反應便是自己可能是和漣麗的距離太近了。畢竟,這樣近距離的觀察,才會讓漣麗注意到如此細微的面部特征。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他整個身體下意識地往后移了幾個厘米。這一瞬間的動作,帶著些許的慌亂和羞澀。他的臉龐微微泛紅,心中暗自嘀咕:怎么會這么近就被漣麗發現了這個小瑕疵。而漣麗看到葉凡的反應,不禁咯咯地笑了起來,那笑聲如同銀鈴般清脆,在這略顯嘈雜的公交車廂內,顯得格外悅耳。
這個舉動只是讓葉凡感覺有少許的詫異,不過,這短暫的詫異如同微風拂過湖面,僅僅泛起了一絲細微的漣漪,很快便消失無蹤,并沒有被他放在心上。
在隨后的時光里,葉凡跟漣麗盡情地玩兒了一整天。他們一起在公園的草坪上追逐嬉戲,一起在游樂場中歡笑尖叫,一起品嘗著街邊美味的小吃,那歡樂的場景仿佛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當夜幕悄然降臨,葉凡便肩負起送漣麗回家的責任。
此前,葉凡對漣麗的家是完全陌生的。這次的公交車路線由漣麗來選擇,一路上,他們望著車窗外不斷后退的街景,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到站時,天色已晚,路燈散發著昏暗的光芒,周圍的一切都顯得有些朦朧。葉凡努力地辨認著周圍的環境,只記得她家對面是一處綜合性商場,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旁邊是一所臨省的大學校園,校園的圍墻在昏黃的燈光下顯得格外寧靜。
她指著家的方向告訴葉凡,由于拆遷的關系,前面的一處胡同幾乎伸手不見五指,回家必須要穿過這條胡同。葉凡出于關心,說道:“那我送你進去吧?”她微笑著婉拒,說道:“不用,謝謝凡哥。”隨后,便轉身消失在那條胡同的黑暗里。
葉凡望著她離去的背影,直到完全看不見,才轉身走向公交站臺,坐著公交車回家。一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登上社交軟件,懷著一絲擔憂問上一句:“漣麗,到家了么?”沒過多久,對方的頭像閃爍了兩下,他急忙點開,便看到:“凡哥,我到家了。”看到這句話后,他那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便放心地躺在床上,蒙頭大睡。在睡夢中,他還不禁暗想:這一天的大姐夫當的真爽。仿佛這一天的經歷,是他生活中一段無比美好的插曲,讓他的心情格外舒暢。
也許是前一天對漣麗那宛如大姐夫般無微不至的照顧,終于得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回報。而且這回報來得竟是如此迅速,快得讓葉凡都有些猝不及防。
就在這一天,當葉凡還沉浸在睡眼朦朧的狀態中時,他的手機就嘟嘟嘟地開始又震又響,那聲音尖銳而急促,仿佛是電視里常常播放的“雷利奧,雷利奧……”之類充滿節奏感的音樂。在那一瞬間,葉凡的腦海中似乎出現了幾個卡通人物,正歡快地蹦出來,在他的腦袋上盡情地跳舞,讓他原本還有些混沌的意識更加混亂。
而造成這一切歡快幻象的源頭,正是手機屏幕上閃爍出的那段拼音,“LianYi”。葉凡的這部手機,還是他在馬來西亞留學時購買的。那是一款翻蓋的手機,擁有前后兩屏,綠色的方屏和藍色的圓屏,獨特而別致。只可惜,由于沒有中文顯示的功能,他所看見的所有內容,都只能用拼音來代替。這在某種程度上,雖然給葉凡帶來了一些閱讀上的不便,但也成為了他手機的一個獨特標識。每次看到那些拼音組成的字句,葉凡都會想起那段在異國他鄉求學的難忘經歷。
他呆呆地盯著那圓屏上顯示的“LianYi”,內心瞬間被激動的情緒所填滿,整個人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緊緊揪住。在把翻蓋翻起的前幾秒,他的腦子又如往常一般開始不受控制地亂轉起來。
以前,每當他滿懷期待地給漣漪打電話時,結局不是未接的冰冷提示音,就是無情的拒接。那些失落與沮喪的瞬間,如同尖銳的刺,一次次刺痛他的心。而漣漪從來都沒有主動給他回過電話,一次都沒有。
這也就意味著,“LianYi”這組字符極有可能是破天荒第一次出現在他的手機藍色圓屏上。這個認知讓他的心跳愈發劇烈,仿佛要沖破胸膛。
終于,他顫抖著雙手翻開了手機的翻蓋,然后迅速將聽筒放到耳朵邊,緊張得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錯過了電話那頭哪怕一絲一毫的聲音。
“葉凡,你現在馬上來東北角這兒接我!”電話那頭傳來漣漪急切的聲音,緊接著電話就被無情地掛斷了。葉凡一臉茫然地看看表,時針赫然指向早上7點。這究竟是什么原理?大早晨的,誰會去東北角逛書店?這個時間,街上的書店恐怕都還沒開門呢,估計也只能吃吃早點吧?葉凡滿心疑惑,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但這可是漣漪給他主動打的第一個電話啊!想到這里,葉凡亦如往常一樣,手忙腳亂地穿上衣服,推著自行車就出了遠門兒。匆忙之間,他既沒拿上包,也沒鎖那扇略顯陳舊的木門。
葉凡一路飛奔在路上,呼呼的風聲在耳邊作響。這時,他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沒鎖門,家里的那臺電腦會不會被別人拿走?可隨即他又搖搖頭,算了,什么也不想了,見到漣漪比一切都重要。別說是一臺電腦了,就是他那個充滿回憶的致安里小院兒都可以毫不猶豫地拋下。此刻,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東北角,見到心心念念的漣漪。
早上7點啊!葉凡氣喘吁吁地停在了十字路口靠書店的那一側。這里,承載著他們太多的回憶。那是他們上學那幾年大家每次出行都不約而同選擇的見面地點。
在那個上學時手機還未普及、聯絡極為不方便的年代,那處顯眼的書店前就成了他們約定俗成的集合地。這里,見證了他們青春歲月里無數次的相聚與分別,歡笑與淚水。
沒錯,就是這個地方,就是他曾因為沒有錢對一本急需的語法書望而卻步的地方。那時候,他站在書店的櫥窗前,眼睛緊緊盯著那本語法書,心中充滿了渴望和無奈。他多么希望能夠擁有它,幫助自己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可是囊中羞澀,只能帶著滿心的遺憾離開。每每回憶起那個場景,葉凡的心中都不免涌起一陣復雜的情緒,有對過去貧困的感慨,也有對如今生活的珍惜。
這里哪里有人啊?放眼望去,空蕩蕩的街道顯得格外冷清,連來來往往的車輛都少得可憐,仿佛整個世界都還沉浸在清晨的沉睡之中尚未蘇醒。不僅如此,周圍安靜得連幾個鳥叫的聲音都找不到,仿佛連鳥兒都還在溫暖的巢中酣睡。
不過葉凡也習慣了,從幾年前他在漣漪打工的音像店門口等她開始,就明白了等待是與漣漪相處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時候,他也常常像現在這樣,在一個看似無人問津的角落,默默地守候著。
也正是從那時起,他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想見到漣漪必須消耗自己半天兒的業余時間。在這漫長的等待中,他從未有過一絲抱怨,反而滿心期待。
所以此刻,他靜靜地站在路邊兒,微微閉目養神,調整著自己的狀態,準備著一會兒用全部的體力去陪她玩上一整天。他的心中沒有絲毫的擔憂和疑慮,管她去哪呢?只要是和漣漪在一起,去哪都高興。哪怕是天涯海角,他也會毫不猶豫地跟隨,因為在他心中,能與漣漪相伴的時光,便是這世上最美好的時光。
一串震耳欲聾的摩托車引擎的轟鳴聲,如尖銳的利箭般刺激著葉凡的鼓膜兒。那聲音簡直就像是一只兇猛無比的猛獸在憤怒地咆哮,而且不止一只,仔細一聽,應該是三只。
他在這巨大的聲響中緩緩睜開眼睛,頓時,那難聞的廢氣味道如潮水般彌漫在周圍,令人感到一陣窒息。就在這時,其中一輛摩托車上下來一個身材嬌小的女孩兒。厚重的頭盔被摘下后,葉凡驚喜又驚訝地看到那個女孩兒竟然是漣漪。
然而,騎大摩托的人沒有摘下頭盔,葉凡沒能看清他的樣子。只見那人貌似跟漣漪說了一句話,聲音低沉而模糊,葉凡根本無法聽清。說完,漣漪便像失去了力氣一般,軟綿綿地倒在了葉凡的身上。而那幾輛大摩托則在一陣刺耳的轟鳴聲中,揚長而去,瞬間消失在葉凡的視野里,只留下滾滾煙塵在空中彌漫。
葉凡的心中頓時充滿了疑惑和擔憂,他緊緊地抱住漣漪,試圖從她那里得到答案,可此時的漣漪似乎已經失去了意識,這讓葉凡的心瞬間揪了起來,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在葉凡還在上高中時,耳邊就時常聽聞這輛大摩托的存在。同學們之間的閑聊、街頭巷尾的傳聞,似乎都繞不開這輛神秘而又引人矚目的大摩托。然而,關于大摩托的主人和漣漪究竟是什么關系,卻始終是一個無人能解的謎團,誰也不知道其中的真相。
這個清晨,漣漪的醉酒、那段葉凡聽不見的耳語,如同層層迷霧,將事情籠罩得更加撲朔迷離,不得不讓他的腦海中產生各種猜測和聯想。是舊識?是債主?還是有著更為復雜的糾葛?無數種可能在葉凡的心頭盤旋。
但此時此刻的漣漪仍在醉酒狀態,意識模糊,嬌弱的身軀無力地依靠在葉凡身上。葉凡望著這樣的漣漪,心中縱有千般疑問,卻也不忍在此時追究下去。他只是開始疑慮起自己在漣漪心目中的位置到底在哪里?自己對漣漪的一往情深,究竟在她心中占據著怎樣的分量?此時此刻他究竟是否是她男朋友呢?這個問題在葉凡的心頭反復回蕩,卻不得而知了,他自己也猜不出。或許,在漣漪的心中,他只是一個普通朋友;又或許,他們之間的關系還未達到戀人的程度。葉凡越想越亂,心情也愈發沉重起來。
眼下,當務之急是先找個合適的地方把漣漪安頓下來,可是究竟去哪里呢?這成了擺在葉凡面前的一道難題。大摩托把她送到葉凡手上,顯然是因為她眼下這種狀況是萬萬不能回家的。
葉凡雖然自己住在致安里那個溫馨卻略顯簡陋的小院兒里,可在這種不明原因的情況下,他的內心充滿了糾結和猶豫。他是不會輕易帶這個連是不是自己女朋友都還弄不清的醉酒女孩兒回家的。
畢竟,這涉及到諸多方面的考慮。帶她回去,萬一引起鄰里的閑言碎語怎么辦?而且,對于兩人之間模糊不清的關系,葉凡也擔心會因此造成不必要的誤會或者給漣漪帶來不好的影響。他深知,在沒有理清頭緒之前,不能貿然行事。可如果不把她帶回家,又能把她安置到哪里去呢?葉凡站在街頭,望著周圍的店鋪和建筑,大腦飛速運轉,試圖尋找到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葉凡緊緊地摟著勉強支撐身體站著的她,目光中滿是憂慮和無助,望著眼前的路茫然失措。
眼前的這條路,正是他平常經常走的那條東側馬路。這條路,承載著他無數的日常記憶,每一塊磚石、每一處坑洼,他都無比熟悉。跨過身后的橋,就是他家的方向,那是他疲憊時的溫暖港灣。再往后走,則是漣漪家的方向,那個他曾無數次想象過卻又有些陌生的地方。
而跨過十字路口,就是去往步行街的方向,那條他們從來也沒去過的那條街。那條街,對于他們而言,仿佛是一個未知的領域,充滿了神秘和陌生。也許那里有著熱鬧的店鋪、熙攘的人群,也許有著他們未曾體驗過的新奇和驚喜。但在這一刻,葉凡無暇去想象那條街的模樣,他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如何安置眼前這個醉酒且虛弱的漣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