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凡所在的學校里,那看似充滿青春活力與無限可能的校園中,竟絲毫沒有漣漪那令人心動的身影。葉凡所接觸的女生,僅僅只有同班的摯友申姐,以及那五個負責校報編輯工作的同學。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女性身影在他的生活中出現。
在葉凡的內心深處,自始至終都唯有漣漪一人能夠占據那最為重要的位置。他的心仿佛一座緊閉的城堡,沒有給其他任何人留下哪怕一絲一毫的空位。然而,至于葉凡和漣漪之間的關系究竟是否已經確定,在這個時刻,就連葉凡自己也感到無比迷茫,難以捉摸。
從他們相識以來,每一次的交流、每一個眼神的交匯,都讓葉凡的內心泛起層層波瀾。可這些細微的情感波動,究竟能否匯聚成一條明確的情感紐帶,將他們緊緊相連,葉凡卻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或許是漣漪那若即若離的態度,讓葉凡捉摸不透;又或許是葉凡自己內心的糾結與不安,使得他不敢輕易地去定義這段關系。
在這個充滿著青春懵懂與情感迷茫的年紀,葉凡在這段尚未清晰的關系中徘徊、思索,試圖尋找那一絲能夠確定彼此心意的曙光。而學校里的其他人,仿佛都只是他生活中的匆匆過客,無法在他的情感世界里掀起絲毫的風浪。
葉凡上大二時的具體情況確確實實就是這般模樣。在那段時光里,他每日按部就班地穿梭于教室、圖書館和宿舍之間,生活規律而平淡。他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學業之中,偶爾參加一些社團活動,也只是為了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社交圈子。
然而,不知究竟是如何以訛傳訛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學校里的大家竟然都堅定不移地認為他是一個花花公子,甚至還給他貼上了戀愛專家這樣荒誕不經的標簽。
就在前幾天,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一位長相極為帥氣的男生,特意來到了葉凡的宿舍。這位男生的身材與葉凡相差無幾,挺拔而修長,給人一種充滿活力的感覺。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他擁有一雙漂亮的灰色瞳孔,那深邃的眼眸仿佛藏著無盡的故事,神秘而迷人。
只見他神色略顯焦慮,帶著些許的困惑與迷茫,專程前來向葉凡請教關于自己和女朋友之間的問題究竟該如何處理。或許是他們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導致感情出現了裂痕;又或許是在相處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了一些難以調和的價值觀差異,讓他感到無所適從。
葉凡當時的反應可謂是充滿了疑惑與驚訝。他怎么也沒想到,眼前這位如此帥氣的男生,竟然也會為了女朋友的事情而愁眉不展。葉凡在心里暗自思忖著:這么帥的男生難道還會為女朋友的事兒愁么?
只見那男生神情極為誠懇,語氣中帶著急切與不安,向葉凡傾訴道:“我的女友長得也很漂亮,一直以來我們的感情還算不錯。可最近,她的舉動異常得讓人無法理解。”他的眉頭緊鎖,臉上寫滿了焦慮與擔憂。
接著,他繼續說道:“我懷疑女友出軌,并且我自己有辦法查她的短信記錄。但我現在糾結萬分,不知道到底是查還是不查。”他眼巴巴地望著葉凡,期待能從葉凡這里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
葉凡向來對別人的感情之事看得十分透徹,他略作沉思,隨后只說了兩句話。而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兩句話,竟讓那帥哥瞬間恍然大悟,心滿意足地回自己宿舍去了。葉凡說道:“你要是還想跟她在一起,那就別查了;要是想跟她分手你就查查,到時也有個分手的理由。”
有句廣為流傳的話叫:“鐵拐李葫蘆里的藥,醫得好世間所有的病卻醫不好自己那支瘸腿。”這句話所蘊含的深意,在此刻的葉凡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葉凡就如同那鐵拐李一般,明明能夠巧妙地為那位前來求助的帥哥指點迷津,化解其情感的困擾,可輪到自己,卻怎么也想不透當下所面臨的事情究竟該如何處理。
此時的葉凡和漣漪之間的關系,還僅僅停留在拉手、親吻和擁抱的狀態。關于那天她和摩托車的相關事宜,究竟有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發生,目前還有待于進一步的驗證。但當下,顯然還不是去驗證的恰當時機。
或許葉凡也曾在內心深處反復糾結,思考著是否應該去探尋真相。然而,即便真的去驗證了,又能有什么實際的作用呢?答案很可能是毫無用處!因為即便驗證出了結果,也未必能夠改變已經發生或者即將發生的事情。也許會讓彼此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張和復雜,甚至可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局面。
葉凡經過深思熟慮,最終堅定地選擇了和漣漪繼續交往下去。對于那天醉酒的事情,在往后的日子里,他竟然只字未提,仿佛那是一段被刻意塵封的記憶。他滿心冀望,期望著漣漪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夠與那個傳說中的大摩托徹底撇清關系,并且漸行漸遠,而與自己的距離則能夠越來越近,關系愈發親密和深厚。
在寒假剩余的幾天里,他們的相處模式仍和往常別無二致。時不時地,他們會相約出來一同游玩,享受著彼此陪伴的時光。有時,葉凡會在她家門口耐心地等待著她的出現,滿心歡喜地期待著即將到來的美好時光;有時,他們會一起前往她爺爺家,在那里感受著親情的溫暖和寧靜。
大多數時間,他們會在葉凡那間略顯簡陋的小平房里單獨相處。在那個小小的空間里,充滿了溫馨與甜蜜,仿佛整個世界都只剩下他們兩個人。有時,他們也會去葉凡爺爺家的二樓待上一會兒,在那里俯瞰著遠方的風景,暢想著未來的種種可能。
不過,大多數時間里,他們還是三個人一起到處跑,而那個人便是漣漪的妹妹漣麗。他們去的地方也是那些諸如熱鬧非凡的批發市場,或者充滿新奇物品的外貿市場之類的。在這些地方,他們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挑選著心儀的物品,分享著彼此的發現和喜悅。
就這么著,他們一直盡情地玩兒到了開學。仔細想想,那應該是葉凡大二的下半學期吧?在這一段時間里,一切都顯得那般美好。漣漪時常會來到葉凡的學校游玩,葉凡的朋友們也終于都有機會見到了這位傳說中的漣漪。
對于漣漪,大家的印象竟然出奇地一致,紛紛評價道:“長得漂亮而且看上去很‘精’的樣子。”她那精致的面容、靈動的眼神以及恰到好處的舉止,都給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這段時間里,葉凡的心情格外愉悅。因為同學們都見到了她,自己有女朋友這個事實算是在大家的眼皮底下有了一個清晰而確鑿的見證。這讓葉凡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和自豪,仿佛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幸福。
但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得讓人猝不及防。在以后的日子里,漣漪再次陷入了不斷失聯的怪圈。每當她失聯的時候,葉凡的頭腦里總會不受控制地嗡嗡響起那令人心煩意亂的摩托車發動機聲。那聲音仿佛魔咒一般,在他的腦海中不斷盤旋,揮之不去。
他內心深處實在是不想把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他試圖說服自己,告訴自己這只是巧合,是毫無關聯的偶然事件。然而,漣漪那始終如一的不解釋、不回電,以及那隨心所欲、想出現就出現、想消失就消失的行事風格,實在讓葉凡感到無比費解。
在漣漪消失之后,葉凡起初的狀態可謂是極度焦慮和著急。他的心如同被無數只螞蟻啃噬,坐立不安,思緒紛亂。腦海中不斷地設想各種可能的情況,擔憂著漣漪的安危,揣測著她的去向。
但是,每次當她如同精靈般突然出現時,那些積聚在葉凡心頭的焦慮和著急,瞬間就會被她那歡樂調皮的性格給沖散得無影無蹤。她那燦爛的笑容、靈動的眼神以及充滿活力的舉止,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讓葉凡瞬間忘卻了之前所有的煩惱和不安。
每次都是這樣,不見面時,葉凡在內心深處無數次地想到分手,覺得這樣若即若離、捉摸不定的感情實在讓人疲憊不堪。然而,一旦見了面,他又會立刻被漣漪的魅力所吸引,開始高高興興的,將之前的種種疑慮和不快統統拋諸腦后,不再追問前面發生的事情。
就這樣,如此反復的狀態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后,葉凡和漣漪竟然又進入了熱戀期。漣漪如約地來到葉凡那間帶院子的小屋,她每次來這里時,都會習慣性地看看那木門框上鑲著的銹跡斑斕的舊門牌號。
那大概是鋁制的一個長方形金屬片,兩端用釘子訂著。盡管上面布滿了銹跡,卻依舊還能看清上面的藍色油漆。藍色部分是宋體白字“致安里”,右側則是白底藍字的“9”。葉凡始終不知道漣漪的這種看門牌號的習慣究竟是來源于哪一種習慣。有時,葉凡還會忍不住嘲笑她:“來了100次了,還怕走錯門啊!還用看那個!”
“就看!就看!”每次漣漪都會俏皮地回答上這么一句,那清脆悅耳的聲音中帶著滿滿的嬌嗔與倔強,這次自然也不例外。她那靈動的眼眸閃爍著倔強的光芒,嘴角上揚,露出可愛的笑容,仿佛在向葉凡宣告著自己的堅持。
說完話,他們輕輕推開那扇略顯陳舊的木門,穿過略顯雜亂卻充滿生活氣息的院子,進了葉凡那間僅有20平方米卻集休息、休閑和娛樂為一體的小屋子。
在這么小的屋子里,空間被充分利用,擺放了一組組合家具,那家具雖然款式不算新穎,但卻實用;一張舒適的床,承載著葉凡無數個疲憊后的夢鄉;一個柔軟的沙發,是他們休憩時的溫馨角落;還有一臺在當時頗為先進的電腦。那時候在他家的娛樂項目大概也就是這一個吧?每當閑暇時光,他們便會打開電腦,沉浸在精彩的電影世界中。那時候,葉凡可是同學中手里唯一擁有筆記本電腦的,也是唯一家里裝了寬帶的。
而此時在漣漪的“小黑屋”里,也放置著一臺電腦。不過,那只是一臺單機的電腦,甚至連撥號上網都還沒有呢。這臺電腦與葉凡的相比,顯得有些簡陋和落伍。
葉凡熟練地打開筆記本,它仿佛與他心有靈犀一般,自動地連上了寬帶,那瞬間的連接成功仿佛是開啟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門。接著,他懷著滿心的期待,輕輕地點開了那個他一直非常想讓漣漪看的電影,那是一部在馬來西亞熱浪島拍攝的喜劇愛情片。
葉凡是去過馬來西亞的啊!盡管那次留學之旅最終以失敗告終,然而,他內心深處對于那里的人文風情卻始終情有獨鐘。那片土地上獨特的文化、熱情的人民、美麗的風景,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記憶之中。正因如此,他迫切地希望能夠讓漣漪也一同感受一下那獨特的魅力。
噔、噔、噔、噔……接連幾聲清脆而富有節奏的聲響傳來,隨后,一顆鮮艷奪目的紅色“嘉禾”二字如同璀璨的明珠,從屏幕中彈了出來,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電影開場,他們都表現得極為認真,神情專注地盯著屏幕,仿佛整個世界都只剩下眼前這精彩的畫面。此時的漣漪也顯得格外放松,她那修長的小腿自然而然地搭在了葉凡的大腿上。她身上穿著的是軍訓時的一條迷彩褲,那褲子的顏色雖然有些許褪色,但依然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
要是放在平常,以葉凡那管不住的嘴,定然會對這樣的服飾品頭論足一番。他或許會調侃迷彩褲的款式不夠時尚,或者挑剔顏色不夠鮮艷。然而,在這個特殊的時刻,他沒有這么做,因為他深知此刻的氛圍是如此的美好和珍貴,他不想因為自己的一時言語而破壞了當時那溫馨而寧靜的氣氛。
這部電影早在2001年就已經開始公映了,然而,在那個時候,網絡技術還處于相對初級的階段,并不發達,信息的傳播和獲取遠不如現在這般便捷迅速。而且,那個時候的他們經濟上也并不寬裕,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電影院享受觀影的樂趣。所以,一直等到兩年后,他們才終于能夠在網絡上搜到這部電影的網絡版。
這部電影葉凡大概已經看過7遍之多,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對其充滿熱愛。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在校報社的“屬下”田嘉曾經說他長得像電影中的男主角。每當回想起田嘉那帶著幾分調侃又帶著幾分認真的話語,葉凡的心中總會涌起一種別樣的感覺。
而電影中的男主角來自馬來西亞,這一元素加上愛情片的題材,這幾個關鍵的因素不得不讓葉凡不由自主地把電影的女主角和漣漪聯系起來。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仿佛是一種奇妙的心理映射,讓他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不斷地在腦海中構建著關于自己和漣漪的浪漫想象。
電影的女主角原本在繁華都市中為事業拼搏,卻不幸遭遇失業的沉重打擊。心灰意冷之下,她選擇來到馬來西亞的熱浪島,試圖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尋找內心的寧靜與慰藉。在那里,她碰到了島上那擁有一般沙灘的業主嬤嬤茶。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他們二人由于一場誤會,產生了看似不可調和的尖銳矛盾。女主角本就脆弱的心靈再度遭受重創,感情上的打擊讓她心如死灰,黯然神傷地飛回了香港。
而留在馬來西亞的嬤嬤茶,在女主角離開后,陷入了無盡的痛苦思念之中。每一個日出日落,他都沉浸在對女主角的深深眷戀和懊悔之中。日子一天天過去,嬤嬤茶沒有選擇放棄,他憑借著一顆真摯無比的真心,不斷地努力和付出。他給女主角寫去一封封飽含深情的信件,講述著島上的變化和自己內心的成長;他精心準備著女主角喜愛的禮物,寄托著自己的思念和期待。
終于,嬤嬤茶的真心打動了遠在香港的女主角。她帶著滿腔的感動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毅然決然地回到了馬來西亞熱浪島。當他們再次相見的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所有的誤會和痛苦都在深情的目光中煙消云散。一對經歷過風雨洗禮的戀人,終于忘情地擁抱在一起,仿佛要將彼此融入自己的生命。
最終,他們決定不把沙灘和旅館的股權出售給大財團,堅守著這份屬于他們的浪漫與夢想。在往后的日子里,他們幸福快樂地和島上的人們一同享受著溫暖的陽光、洶涌的海浪,度過充滿甜蜜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