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了竹節翡翠掛墜后,對于葉凡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意義非凡的結束,同時也是他對漣漪滿懷誠摯的一個祝福。那掛墜曾承載著他們過往的回憶與情感,如今的收回,仿佛是為那段故事畫上了一個句號,讓葉凡能夠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此后的一段時間里,出奇地安靜,沒有人再組織同學聚會。曾經熱鬧喧囂的同窗相聚場景,仿佛隨著掛墜的收回而一同消逝在時光的長河中。而漣漪那句以漣麗開頭兒的話,也成為葉凡心里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每當夜深人靜,葉凡躺在床上,思緒總會不由自主地飄向那句神秘的話語,試圖從中探尋出一絲端倪,卻始終無果。
至于開著藍色M6轎車來還他掛墜那天,漣漪摸著肚子右側說回內海來調養身體這句話,葉凡經過反復的思考和分析,心中猜測她大概是準備生孩子了吧?或許是即將迎來新生命的喜悅與緊張,讓她的神情和言語都顯得有些不同尋常。葉凡想象著漣漪未來身為母親的模樣,心中也為她默默祈禱,希望她能一切順利,生活美滿幸福。然而,這一切也僅僅是他的猜測,關于漣漪的真實情況,他無從知曉,只能在心中留下一份牽掛和祝福。
對于漣漪生活的景象,在葉凡腦海里如電影畫面般閃現了一段時間。那些想象中的溫馨場景、幸福瞬間,一一掠過他的思緒。然而,這一切就像突然被按下了停止鍵,戛然而止了。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必須面對現實,面對屬于自己的生活。
目前為止,他的生活還算是很艱難的。工作上的壓力如沉重的擔子,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經濟上的拮據,讓他不得不精打細算每一分錢的用途。生活中的瑣事,也時常讓他感到疲憊和無奈。
葉凡把那塊兒翡翠掛墜換成了十幾年前的樣子,用一根柔軟而堅韌的繩子,小心翼翼地纏繞著掛件本身。他的動作輕柔而專注,仿佛對待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隨后,他輕輕地打開立柜的夾層,將掛墜仔細地放置其中。這個夾層,對于葉凡來說,就像是一個秘密的寶庫,收藏著他生命中那些珍貴而又充滿回憶的物件。在關上夾層的那一刻,葉凡的心中似乎也落下了一塊石頭,那些過往的情感和回憶,被他妥善地安放,而他也準備好去迎接未來生活的挑戰。
2012年,那是一個充滿變化和挑戰的年份。高雯爸爸的公司業務發生了重大的轉向,將目光聚焦在了HEB省的一處鎮上。為了公司的發展,她媽媽也毫不猶豫地隨著業務團隊奔赴了另外一個城市。
而在那段時間里,電視臺內部也經歷了一輪領導的輪換。葉凡在那里兢兢業業地上了兩年班,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和努力。他每天早出晚歸,為了工作盡心盡力,然而,命運似乎并未眷顧他,既沒有給他帶來升遷的機遇,也沒有讓他獲得加薪的回報。
面對這時刻奮斗著卻沒有收獲的日子,葉凡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掙扎之中。每一個夜晚,當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望著空蕩蕩的房間,內心的失落感便愈發強烈。他反復問自己,這樣的堅持是否還有意義?未來的路又在何方?
這件事情的靈感來源于葉凡的一個老同學李銘,李銘雖然也是內海人,但他出生和生活過的地方都是距市區60公里開外的新區。李銘曾經跟我說過兩句話,第一句是上學時說的,挺齷齪的。當時李銘毫無征兆的喜歡上健身,好奇心極強的他就這種莫名其妙的事兒問了一句,“你這每天憋在畫室里畫畫的弱身子怎么突然開始健身了?”李銘使勁地嘬了一下牙花子,伸出一根手指擺在我面前,他每次長篇大論前總要擺出一副令人匪夷所思的姿勢來,好像是發言之前要運運氣,對于這個葉凡也早就習慣了。
但是長達一分鐘的運氣之后,他只對葉凡說了四個字,“這都不懂?”“我懂什么呀?”李銘的故弄玄虛更加激起了葉凡的好奇心,葉凡抓住那那根手指向下用力一掰。“唉!唉!疼疼……”李銘受不了了,準備放下那造作出來的姿勢好好和他對話,此時的他也開始卸力繞過銘那根手指?!拔揖毜亩际潜哿Γw向上,舉啞鈴,最重要的是要多做俯臥撐?!?/p>
葉凡剛要張嘴去問為什么要多做俯臥撐,也許是他疼怕了,沒等他開口李銘就繼續解釋著,“練俯臥撐就是為了將來俯臥撐不費勁!”顯然第二個“俯臥撐”是加引號的,“這都不知道,現在練俯臥撐就是為了以后和女生俯臥撐時有勁兒?!崩钽懤^續解釋道,他的表情是如此的認真,好像是在和葉凡研究一項科研項目一樣。一個無論和男生女生話都沒有多少話,一腦子漫畫書的人居然還想得這么遠,此時葉凡腦子里閃現地只有兩個字“無聊”。
這句話是葉凡一直記著的李銘說的為數不多的“名言”。在葉凡的記憶中,李銘平日里并非那種高談闊論之人,所以他說的每一句頗具深意的話,都能深深地印在葉凡的腦海里。
接下來說第二句時,已經是他們步入工作崗位的時候了。那時的葉凡,還沉浸在事業的拼搏之中,尚未走進婚姻的殿堂。仔細回想,應該是在雜志社工作的時候吧?
李銘他爸為了支持他的發展,毫不猶豫地花去幾萬塊錢學費,讓他去學習三維建模課。李銘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刻苦學習,努力鉆研,終于在課程結束后,憑借著出色的技能,在內海市區順利地找了一份游戲人物建模的工作。
那個時候,內海市區里像這樣的同類公司,大多都是給國外的游戲大廠代工。由于國外大廠的高標準和高要求,以及龐大的市場需求,這些公司的業務量源源不斷,利潤頗為可觀,因而員工們的薪水也非常豐厚。
但對于李銘來說,這份看似完美的工作卻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缺點,那就是不提供宿舍。這意味著他每天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通勤上,或者自己在外租房,增加了不少生活成本和壓力。然而,李銘并沒有因此而退縮或抱怨,他依然堅定地在這個崗位上努力著,期待著能夠憑借自己的努力,在這個行業中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那時候,葉凡在內海大學的那套房子宛如雪中送炭般正好派上了大用場。那房子承載著葉凡大學時代的諸多回憶,如今卻成為了他和李銘共同生活的溫馨港灣。在那段時光里,他們每日朝夕相處,不僅同吃同住,還時常圍坐在一起,興致勃勃地暢聊各種共同的話題。從熱門的影視劇集,到新奇的科技動態,從令人向往的旅行目的地,到充滿神秘色彩的宇宙奧秘,無所不談。
當然,李銘也會在不經意間,時不時地說起幾句關于葉凡和漣漪當年的那些青澀往事來調侃他。每當此時,葉凡的臉上總會浮現出一抹復雜的神情,有對過往的懷念,也有被調侃后的些許尷尬。
除了這些充滿生活氣息和回憶色彩的交流,他們當然也不會忽略工作這個至關重要的話題。畢竟,身處職場,工作占據了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那時候,他們剛剛踏入社會不久,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對于工作的認知還比較淺顯,最關心的莫過于是薪水的多寡。在他們略顯稚嫩的觀念中,似乎誰拿到的薪水高,那誰在工作上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值得羨慕和效仿的對象。
李銘更是毫無保留地給了葉凡一條他自認為行之有效的加薪捷徑。這方法相較他在上學時說的那句關于“俯臥撐”的事情,要顯得更加地簡單粗暴?!叭~凡!你要是想加薪,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不斷地跳槽,不斷地跳……”李銘大聲地說道,語氣堅決而篤定,眼神中閃爍著不容置疑的光芒。大概是因為在社會中摸爬滾打,積累了一些工作經歷的緣故,李銘說這句話時的態度要比葉凡前幾年聽他說其他話時更加地肯定,仿佛這是他歷經滄桑后得出的職場真諦。
葉凡靜靜地聽著李銘的這番言辭,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波瀾。他既對李銘提出的這種激進的觀點感到有些驚訝和疑惑,同時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深知,跳槽并非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它需要足夠的勇氣去打破現狀,還需要恰到好處的機遇。然而,李銘那斬釘截鐵的語氣和堅定的眼神,又讓他覺得這番建議或許并非毫無道理。
如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句話竟然被葉凡切實地運用到了現實當中。“王經理,我準備辭職,請您允許!”葉凡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一份被精心打印出來的辭職報告就這樣被他毫不猶豫地丟在了新來的領導桌子上,靜靜地等待著他的簽字。
“怎么回事?”王經理的臉上滿是疑惑和驚訝,他迅速起身,一把將葉凡拉到了沒人的角落,語氣輕柔卻帶著急切地說,“你辭職原因是什么?”
“我在辭職報告里寫了。”葉凡面無表情,只是抬起手,淡定地指著王經理手中緊緊握著的那頁紙。
“哦!是這樣啊!”王經理眉頭緊皺,目光再次落在手中的辭職報告上,似乎想要從那幾行字里探尋出葉凡真正的想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惋惜,或許在他看來,葉凡的離開是一種損失,又或許他在思考著如何挽留這個決心已定的員工。
而葉凡則站在一旁,身姿筆直,眼神堅定地望著前方,仿佛已經做好了迎接未來一切未知挑戰的準備。這個小小的角落里,氣氛凝重而壓抑,王經理的不解和葉凡的堅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緩緩地打開那張紙,神情專注而認真地看著,目光逐行移動,一直看到葉凡寫下的那句,“與公司商談薪資情況未果,且對現薪資狀況不滿,故提出辭職,望領導批準!”
王昌那年36歲,正處于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先前他屬于電視臺的技術人員,雖說被稱為技術人員,但實際上不過是做一些相對簡單的短片剪輯工作。在過去的那些日子里,他日復一日地重復著那些看似單調的操作。
先前的那幾年,正趕上臺里技術革新的浪潮。時代的發展帶來了技術的飛速進步,大部分手動剪輯錄像帶的工作逐步被高效便捷的電腦操作所取代。在這場變革的洪流中,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篩選,王昌最終被篩到了廣告部。
這種工作的“發展模式”有點像曾經在超市里做美工的張彼得。張彼得當年也是在行業的變革中,從原本熟悉的工作崗位被推向了新的領域。盡管兩人所處的平臺不同,一個在電視臺,一個在超市,但他們的職業歷程卻大同小異。都是在時代的變遷中,努力適應著新的工作環境和要求,不斷尋找著自己在新崗位上的價值和定位。
王昌在新的崗位上,面對著與以往不同的工作內容和挑戰,內心也曾充滿了迷茫和不安。而張彼得在超市的美工工作中,也經歷著類似的心理掙扎。他們都在努力地適應著變化,試圖在新的工作中站穩腳跟,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但不得不說,王昌要比張彼得幸運得多。他被篩到的頻道是電視臺的購物頻道,這個頻道在過去,一直處于電視臺頻道鄙視鏈的最末端。曾經,它備受冷落,被其他頻道所輕視,仿佛是電視臺里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但這幾年,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外省的購物頻道紛紛崛起,做得風生水起。那句眼下時興的話怎么說來著?哦,叫做“只要趕上風口,連豬都能飛上天?!倍醪褪沁@樣一個被動地和購物頻道一起“飛上天”的幸運兒。
隨著那些形色各異的主持人在電視銀幕上,以激情澎湃、幾里哇啦趕落人的推銷話術,不斷地刺激著觀眾的購買欲望,“庫存還有3單,庫存還有兩單,庫存還有1單…….”那急切的聲音仿佛帶著一種無形的魔力,讓觀眾們不由自主地想要趕緊下單。接下來就是那些此起彼伏的撥電話購物的聲音,雖然無法確切地知道那些來電是否真的是有效購買,畢竟其中可能存在著各種不確定性和復雜性。
然而,數據能說話,那鐵一般的事實擺在眼前。那一年的銷售額高達8個億,這個數字是確鑿無誤的。這驚人的業績不僅讓電視臺內部對購物頻道刮目相看,也讓王昌在電視臺的地位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他從一個被篩選下來的“棄兒”,搖身一變,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成為了電視臺發展歷程中的一個傳奇人物。
霎時間,令人驚嘆的局面出現了,竟然實現了一個頻道養一個臺的壯觀景象。在那段特殊的時期,整個電視臺的經濟支撐和發展重心都極大地依賴于這個購物頻道所創造的巨大效益。
就是在那個關鍵的時候,臺里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策,開始和韓國人合資。畢竟,在那個特定的時期,韓國的電視購物行業發展迅猛,在全球范圍內都堪稱佼佼者。他們擁有著先進的技術、成熟的運營模式以及豐富的市場經驗。
合資之后,頻道內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部門也都漸漸地改換成了韓國企業的管理和運營模式,從工作流程到人員架構,都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調整和優化。
王昌就是在那個變革的浪潮中,從一個節目部編輯成功地轉換成了新媒體部的經理。他憑借著自己的適應能力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在新的崗位上如魚得水。
而葉凡就在節目部工作,他初來乍到,還沒來得及熟悉這里的一切,更沒料到自己剛來不久,葉凡就要辭職。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讓他對自己在這個部門的未來發展產生了一絲迷茫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