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凡向來擁有高度敏感的性格特質,對于周邊的各種人和事,其細節的觸覺敏銳到了近乎極致的程度。他仿佛擁有一雙能夠洞察一切細微之處的慧眼,任何蛛絲馬跡都難以逃脫他的感知。這種極度敏銳的感知力,使得他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迅速捕捉到他人情緒的微妙變化,在面對復雜的問題時也能更早地察覺到潛在的危機和機遇。
這種性格特質體現在外的顯著特征之一就是他那超乎尋常的好奇心。葉凡的好奇心猶如永不熄滅的火焰,驅使著他不斷探索未知的領域,尋求更多的知識和答案。
此時此刻,葉凡在努力解決自身心情問題的同時,心中也對姚華那兩次上高樓尋求短劍的事滿懷好奇。姚華的這兩次異常舉動,在葉凡的腦海中不斷盤旋,他不禁反復思索:姚華究竟遭遇了何種困境,才會讓他兩次做出如此極端的選擇?是工作上的巨大壓力,還是感情生活中的嚴重挫折?亦或是家庭內部出現了難以調和的矛盾?葉凡試圖從姚華平日的言行舉止中尋找線索,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揭示真相的細節。他深知,只有深入了解姚華的內心世界,才能真正理解這兩次令人震驚的事件背后的緣由。
“你知道我現在為什么活的這么差么?”姚華緩緩地說出這句話,雖然他一直低著頭,但從其面部不斷活動的肌肉,能夠清晰地感覺到他說出這句話時是何等的吃力。他的聲音中帶著深深的無奈和迷茫,仿佛每一個字都承載著沉重的負擔。
葉凡靜靜地站在一旁,并沒有接他這句話。葉凡深知此刻打斷他,可能會擾亂他的思緒,影響他后續的表達。葉凡懷著耐心和期待,希望姚華能夠總結好語言,將真正的原因毫無保留地傾訴出來。
“其實我上小學時過得挺好的,你媽不是在旅游街開店么?我小時候我爺爺經常帶我去那里玩的,很開心的。”姚華的聲音微微顫抖,回憶起那段美好的時光,眼神中閃過一絲久違的光亮。那時候,旅游街充滿了熱鬧與歡樂,他跟著爺爺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周圍是琳瑯滿目的商品和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爺爺溫暖的大手牽著他,給他買各種新奇的小玩意兒,帶他品嘗街邊美味的小吃。那是他童年里最無憂無慮、最幸福的時光。然而,與那段美好的過去相比,如今的生活顯得如此暗淡和艱難,這巨大的反差讓姚華心中滿是苦澀和感慨。
“嗯,我小時候也經常去那,也是爺爺帶著我去,還給我在那買過一根金箍棒…”葉凡趕忙搭話道。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對往昔的懷念,仿佛那根金箍棒此刻就握在手中。“那金箍棒做得可精致啦,上面的花紋栩栩如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覺自己就像孫悟空一樣威風凜凜。”葉凡繼續描述著,聲音里充滿了童真的喜悅。
“那后來呢?”葉凡急切地問道,目光緊緊地盯著姚華,心中滿是好奇與期待。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在那段美好的回憶之后,姚華的生活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才導致他如今這般對生活充滿了無奈和困惑。
“后來……”姚華一臉認真地講著。他的眼神變得深邃而凝重,仿佛思緒已經穿越回了那段充滿波折的歲月。他微微皺起眉頭,臉上的表情顯得有些沉重,似乎接下來要講述的故事充滿了艱辛與不易。
那個時期,葉凡的父親倒是趕上過下崗的風潮,然而幸運的是,在下崗前家里就已經開始在旅游街做起了買賣。憑借著這份生意,家里的收入還算穩定,能夠維持日常的開銷和生活的運轉。
葉凡在2003年那會兒經歷了初戀的漣漪,他初戀女友的母親也在那個年頭兒下崗了。為了謀求生計,她母親開了那家位于街角兒的餃子館。憑借著獨特的口味和熱情的服務,餃子館的生意還算紅火,收入也能夠有所保證。
環顧四周,周圍人的父母也大多有此相似的經歷。有的擺起了小攤,販賣著各種生活用品;有的憑借著一技之長,做起了維修的工作;還有的投身于餐飲行業,開起了小小的飯館。雖然過程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但大部分人都能憑借著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做到自摸生路,在生活的浪潮中頑強地前行,努力為家庭撐起一片遮風擋雨的天空。
可姚華的父親姚富赫就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了。十六歲時,剛剛初中畢業的他滿心期待著能夠被分配到國營大廠里去做工人。在那個年代,成為國營大廠的工人,不僅意味著穩定的收入和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更是一種榮耀和自豪的象征。
然而,事與愿違,盡管他心懷憧憬,可在其父親的“運作”下,他最終只進了內海飯店當服務員。要知道,現在的內海飯店那可是聲名遠揚,普通人想進都難如登天的工作場所。但在當年,這伺候人吃飯的差事可遠遠不如國營大廠的工人吃香。
姚富赫進了內海飯店之后,那表現簡直是吊兒郎當,什么活兒都不好好干啊!工作的時候總是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對于分配給他的任務,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完全沒有一點責任心和敬業精神。那時候還是體制飯店,經理雖然對他滿心的膩歪和不滿,可卻辭不了他,即便心里對他厭惡至極,也只能無奈地由著他這般肆意妄為。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一切可就截然不同了。市場經濟的浪潮洶涌而來,飯店也開始自負盈虧,不再有過去那種旱澇保收的安逸。經理果斷地承包了這家國營飯店,為了飯店的生存和發展,必須要精簡人員,提高效率。而下崗名單里第一個赫然就是姚富赫。這時候,姚富赫慌了神,四處求人說情,妄圖保住自己的工作。但這一切都無濟于事,下崗就是下崗,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
要我說啊,這姚富赫也是活該!這么多年來,他可沒少折騰經理,把經理氣得夠嗆。如今形勢變了,經理自然不會再容忍他,不把他弄走還能把誰弄走?他這完全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曾經的任性和散漫,最終讓他嘗到了苦果,失去了原本還算安穩的工作,也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苦澀的伏筆。
一輩子都溜肩耍滑的姚富赫,在下崗之后,依舊沒有絲毫的轉變和向好的跡象。與此同時,與他一同下崗的媳婦倒是積極謀求出路,弄了一個野攤子,做起了搖元宵拿去售賣的小生意。這姚富赫一開始也跟著一起去了,可僅僅干了兩天,就開始叫苦連天,說太累受不了,然后便拍拍屁股不去了。
不去倒也罷了,關鍵是他之前參與搖元宵的那兩天,狀況百出。先不說他搖出的元宵個頭大小參差不齊,放在一邊,就沒有一個是完好無損不裂開口子的。別人搖出的元宵圓潤飽滿,賣相極佳,而他弄的元宵簡直是慘不忍睹。他媳婦看著那些裂了的元宵,又氣又無奈,數落他幾句,他還振振有詞地反駁,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就這樣,媳婦只能獨自承擔起這個小生意的所有辛苦和壓力,而姚富赫則繼續過著他那無所事事、不思進取的日子。
這姚富赫在家里一待著,可就徹底壞了事。整天無所事事,就這么渾渾噩噩地度日,僅僅一碗面、一杯酒就能讓他混過一天。雖說他在吃喝上花不了多少錢,可造成的負面影響作用倒是挺大的。
他喝的那點兒酒,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瞬間就能轉化成令人膽寒的暴力。剛剛辛苦搖完元宵的媳婦,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還有下學歸來的姚華,本就滿心期待著家庭的溫暖與安寧,卻不成想成了姚富赫宣泄情緒的活靶子。
姚富赫一旦發起酒瘋,那是毫無理智可言,摔東西、罵人,甚至動手打人,整個家里被他攪得雞飛狗跳,不得安寧。姚華和他媽媽為了躲避姚富赫的暴力,常常只能深夜回家,小心翼翼地觀察,確定他酒勁兒過了、睡著了,才敢進門,感覺這樣才能獲得暫時的安全。
姚富赫的這種行為,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越沒本事的人越愛發怒。他沒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的困境,沒有勇氣去面對生活的挫折,只能通過這種極端且惡劣的方式來發泄內心的不滿和無能。這種人,往往在現實中越是軟弱無能,在家庭中就越是蠻橫無理,把自己的家人當成了情緒的垃圾桶,卻從未想過要去努力、去擔當,實在是可悲又可嘆。
在那些漫長而艱難的歲月里,姚華和他的母親遭受了數不清的毆打與折磨。這個家,哪里還有家應有的溫馨與和睦的樣子?簡直就是充滿恐懼和痛苦的地獄。
在這樣暗無天日的環境中,姚華從內心深處萌生出了自殺的念頭。那種絕望和無助,如同沉重的枷鎖,緊緊束縛著他年輕的心靈。他曾兩次爬上高樓,雙腳顫抖地站在邊緣,望著樓下的世界,內心充滿了掙扎和矛盾。最終,對死亡的恐懼還是戰勝了逃離痛苦的渴望,他兩次都沒敢跳下去。
日子就這樣在痛苦與煎熬中緩緩流逝,一直等到姚華大學畢業,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華,成為了一名IT工程師,并且賺到了足夠的錢。這時,他終于有了擺脫父親的能力和資本。他毫不猶豫地帶著母親一起搬了出來,租了一間房子居住。雖然只是租來的房子,但對于姚華和他的母親來說,卻充滿了自由和希望的氣息。在這里,他們不再需要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不再需要承受姚富赫的暴力和折磨。新的生活雖然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但他們心中充滿了勇氣和對未來的期待。
“所以你和你媽才住咱公司后面這片舊樓里?”正聽得津津有味、入神起勁兒的葉凡,突然忍不住開口問道。
“對,那是個筒子樓。”姚華神色略顯黯淡地回答道。
“我感覺那樓都快塌了。”葉凡皺著眉頭,一臉擔憂地說。
“可不是嘛,那樓確實破舊不堪。里面住的沒好人,我們隔壁有一個昨天竟然上吊自殺了。”姚華情緒激動,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
“那你們娘倆還住得下去?”葉凡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驚訝。
“總比跟我爸住一起強吧!”姚華無奈地嘆了一口氣,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疲憊和痛苦。
“嗯。”葉凡默默地點了一下頭,若有所思。
“葉凡,我也不會勸人,我給你講我們家的家丑就是為了告訴你一個男的在家里是有多重要,你要是塌了你整個家就完了。”姚華一臉嚴肅,目光堅定地看著葉凡,繼續說道,“一個男人,本應是家庭的頂梁柱,是妻兒的依靠。可像我爸那樣,不僅沒能撐起這個家,還給家里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災難。如果一個男人不能承擔起應有的責任,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那這個家就會陷入混亂和絕望。所以葉凡,咱們作為男人,一定要有擔當,要懂得為家庭付出,不能讓自己的家因為自己的無能和錯誤而破碎。”
聽了姚華的這句話后,葉凡的內心像是被投入了一顆巨石,泛起層層漣漪,在心里反復思考著。這話說的對,那是肯定對的,道理他都懂,可關鍵是自己怎么才能做到不塌呢?他自己本身也不想塌啊!然而現實卻是,無論怎么努力,就是支愣不起來,情緒始終提不起來,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死死壓制著。
“我得找個工作,換換環境,到新公司不提這個有沒有孩子的事就得了。”回到家后的葉凡,一臉愁容地對高雯說道。
“那就找唄?”高雯語氣輕松地回應道。
“情緒提不起來啊!看個電腦都費勁。”葉凡無奈地回答道,臉上寫滿了沮喪和迷茫。
“那我幫你投簡歷。”高雯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打開筆記本電腦,眼神專注而堅定。她深知葉凡此刻的困境,也明白自己需要給予他最實際的支持和幫助。高雯的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擊著,瀏覽著一個個招聘網站,認真篩選著合適的職位,希望能為葉凡找到一個重新振作的機會。
說起找工作這個事,高雯和葉凡的做法可謂是大相徑庭。以往葉凡每當希望迅速找到工作時,采取的策略總是海投簡歷,毫無針對性和規劃性,就如同沒頭的蒼蠅一般亂投一氣。這種盲目投遞的結果往往是,在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之后,卻并沒有找到真正符合自己期望和目標的工作。
而高雯的做法則截然不同。她會先對招聘網站進行細致入微的檢索,認真分析每個職位的要求和公司的背景,只有在確定與葉凡的能力和期望相匹配時,才會謹慎地投遞簡歷。這一次,高雯僅僅投了兩份簡歷,一份投給了在內海當地頗具影響力的內海商城,另一份則投給了一家實力雄厚的外企。要知道,這兩家可都是內海當地規模最大、聲譽最佳的企業。
簡歷投完之后,接下來能做的便只有等待了。令人欣慰的是,這次求職過程中,葉凡與往常相比,明顯多了些許耐心。在等待的時間里,他不再像以前那樣焦躁不安,而是學會了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他會靜下心來看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也會到附近的公園里遛遛彎,呼吸新鮮空氣,放松身心;還會親自下廚做個飯,享受烹飪的樂趣;甚至會主動收拾家務,讓居住的環境更加整潔舒適。他已經沒有了之前那種一等待就煩躁不已的情緒,心態逐漸變得平和、沉穩。
相對于這兩家單位,葉凡內心的天平毫無疑問更傾向于內海商城。畢竟商城里的企劃工作,對于從小就學習美術,并且從事過多年平面設計的他來說,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那仿佛是為他量身定制的崗位,能夠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和優勢。
然而,事與愿違,在漫長的等待多日后,第一個打來電話的竟然是那家外企。“喂!你是葉凡么?”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是!”葉凡趕忙回答,聲音中帶著一絲期待與疑惑。“我姓周,周東升的周!”電話另一端說道。“嗯。周主任,你好。”葉凡對著電話聽筒下意識地點頭,盡管對方看不到,但他的態度依然恭敬。
隨后,電話一端的周主任就如同打開了話匣子,開始口若懸河地介紹起這家外企的情況來。這家外企名叫實也集團,這位主任自稱自己叫東升,是實也集團新媒體負責人,擁有研究生學歷。在對話中,他在問完葉凡的學歷是本科后,帶著幾分驕傲地說出了自己是研究生,還強調自己是實也集團唯一的研究生,那語氣仿佛在炫耀著自己的獨特與優越。
但當葉凡鼓起勇氣問起自己所應聘的職位和待遇時,這位剛才還滔滔不絕的研究生主任卻突然卡殼了,支支吾吾半天也答不上來。面對這樣令人困惑的情況,葉凡騎著自行車,在回家的路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的腦海中不斷回想著剛才與周主任的對話,試圖從中找出一些有用的信息,或者是能夠解釋對方這種奇怪表現的線索。回到家中,坐在沙發上的他仍然眉頭緊鎖,思緒不斷。
這種思緒一直持續到家里防盜門響起一陣“咔嚓”的聲音。高雯下班回來了,葉凡立刻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跑過去,他的臉上寫滿了焦慮和迷茫,貌似有一肚子話要去說,他急切地想從高雯那里得到一個答案,一個能夠讓他理清頭緒、做出決定的答案。
實也集團作為內海規模最大的外企,其在行業內的地位舉足輕重。倘若能夠成功進入這家企業,無疑將會擁有無限廣闊的發展前途,仿佛是踏上了一條通往輝煌未來的康莊大道。葉凡雖然已經參加了實也集團的面試,然而令人困擾的是,關于待遇方面卻全然無從知曉,這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讓人心中沒底。
那個葉凡也同時投了簡歷的內海商城,同樣是內海當地的知名企業。與實也集團不同的是,內海商城的薪金待遇清晰透明,一目了然。只可惜,至今葉凡還未收到來自內海商城的錄取通知,這讓他的內心充滿了焦慮和期待。
這種狀況和當初考學在內海工業大學和內海美術學院之間的抉擇極其類似。那時的他,同樣面臨著兩難的境地,不知該如何取舍。如今,相似的場景再度上演,他又開始猶豫不決,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
聽完了葉凡這些陳述的高雯,沒有絲毫的猶豫,給了葉凡一個斬釘截鐵的決定。她目光堅定,語氣堅決,仿佛對一切都胸有成竹,她堅信自己所給出的決定是最正確、最適合葉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