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凡在高中的那段時光,仿佛是一場色彩斑斕的交友之旅。那些年里,他似乎與坐在后三排的每一個性格迥異的人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無論是活潑開朗的,還是內斂沉穩的;無論是大大咧咧的,還是心思細膩的,他都能以真誠和熱情與之相交。
每個暑假,葉凡都會和其中的某個人迅速打成一片,成為親密無間、無話不談、好似穿一條褲子的摯友。這種友誼的建立并非偶然,而是葉凡那善于理解他人、包容差異的性格使然。
就拿張濤來說,他也不例外。張濤本是個有些內向的人,但葉凡的熱情與真誠漸漸打開了他的心扉。記得葉凡在決定出國前,懷著對朋友們的不舍與牽掛,從自家經營的商店里精心挑選了不少珍貴的翡翠作為禮物相贈。每一件翡翠都飽含著他對朋友們的深情厚誼。
而張濤得到的,應該是一個碩大的平安幣。那平安幣碧綠通透,溫潤的質地仿佛蘊含著葉凡對張濤深深的祝福,希望他在未來的日子里平平安安,一切順遂。這個平安幣不僅是一件精美的飾品,更是他們之間深厚友誼的永恒見證,每當張濤看到它,便能回憶起與葉凡一起度過的那些美好時光。
中斷留學回到內海之后,葉凡的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亂與迷茫之中。他不停地在求職的道路上奔波,努力準備著各種考學的事項,同時還深陷與漣漪的復雜戀情之中,身心俱疲。在這樣忙碌且糾結的狀況下,他自然無暇顧及昔日的好友張濤,精力的分散使得他們之間的聯系逐漸減少,最終自然而然地斷聯了。
時間匆匆而過,一直到十年后的2014年10月,葉凡在心力憔悴中結束了自己長達四年的電視臺工作。這四年里,他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壓力,身心俱疲。回到內海大學后,葉凡決定租下一間小店,嘗試做起外貿食品的生意。盡管這家店僅僅經營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但期間卻有不少舊時的朋友前來光顧,這無疑給葉凡帶來了些許慰藉。
在這些老友之中,就有葉凡的老同學張濤。為了這次重逢,見面被特意安排在了內海大學附近的一家火鍋店里。葉凡早早到達,先點了些許鮮嫩的羊肉片和豐富多樣的配菜,滿心期待地等待著張濤的到來。店內彌漫著火鍋的香氣,當熱氣騰騰的火鍋底料在鍋中翻騰冒泡時,張濤終于出現了。
張濤此時的形象讓葉凡感到頗為驚訝。他比葉凡年長幾歲,實際上也不過三十三四的年紀,然而卻已經變成了一個禿頭。那光禿的頭頂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刺眼,仿佛訴說著歲月的無情和生活的壓力。曾經那個頭發濃密、充滿活力的青年,如今卻被時光打磨成了這般模樣,這讓葉凡不禁心生感慨。
“你這是……”葉凡滿臉詫異,忍不住出聲問道。“嗨!沒事。這不是一直在鋼廠上班么?環境艱苦,壓力又大,久而久之就這樣了。”張濤意識到葉凡注意到的是自己的頭發,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沒事!現在我也不搞對象了,頭發不頭發的沒什么用,能踏實過日子就行。”
“你結婚了?”葉凡帶著幾分驚訝問道。“嗯,剛結沒多久。”張濤微笑著回答道,臉上洋溢著新婚的幸福。
“哦,我沒得到信兒,恭喜你呀!”葉凡放下筷子,鄭重地做出拱手的姿勢,向張濤表達著自己的祝福。
“你這幾年消失的無影無蹤,通知不到你呀!”張濤略帶抱怨地說道,“想跟你分享這份喜悅都沒機會。”
“哎!其實也沒大事兒,就是這幾年一直在忙工作,前途嘛!”葉凡回應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哦!嫂子是干什么的?”
“過去東邊兒馬路賣外賣品的那塊兒都拆了,之后蓋了一個大商場,你知道么?”張濤興致勃勃地說。
“搬到市南后很少回海北那邊了,印象中好像是蓋了一個商場,還蠻大的。”葉凡回答道,努力在腦海中搜尋著相關的記憶。
“我媳婦在那個商場里做高管。”張濤自豪地說道,眼神中滿是驕傲。
“那應該不錯!”葉凡隨聲附和,心里也為張濤感到高興。
“嗯,現在收入這方面還行!你看到門口停著的那輛老捷達了么?那還是我爸當年當房蟲子時買的呢?雖然陪著我們家這么多年,也有感情了,但確實太舊了,等過些時候就該換換了。”張濤憧憬著未來更好的生活。
這是葉凡在九年前和張濤的一次碰面。回想起那個時候,葉凡剛剛從電視臺離職,試圖通過開一家小店兒來謀求生計。然而,命運似乎并未對他展露笑顏,當時他結婚已有五年,卻一直沒能生下孩子,這無疑給他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對于葉凡來說,那段日子或許是他人生中最為低谷的時期,事業的不順與家庭的壓力如兩座大山,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可張濤那時的狀況卻與葉凡截然不同,雖然他沒了頭發,但整個人卻顯得春風得意。在那場小聚中,他有意或無意地流露出那么一點優越感。無論是言語間對工作的滿足,還是對生活的自信,都讓葉凡感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
自與張濤在2014年那次相聚之后,他們就再也沒有見過面。2015年,葉凡也不知道從誰的口中偶然得知張濤離婚了。那一年,葉凡自己依舊深陷在低谷之中,被各種煩惱和困難纏身,自顧不暇的他也自動忽略了這件事,沒有去深入探究其中的緣由。
誰知張濤離婚的秘密竟然在9年之后,葉凡同馬靈靈的一通電話后被揭秘了。張濤在2014年結婚,婚后起初也并無異常。數月后,妻子順利產子,這本應是個充滿喜悅的時刻。然而,待孩子降生并上好戶口后,妻子竟然抱著孩子回了娘家,從那日起,張濤便再也沒有見到過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馬靈靈由于結婚比較早,生產也比較早,在那幾年的同學圈里,常以“軍師”的姿態出現。葉凡在與她的聊天中,會有意無意地提起漣漪懷孕的那幾年。對于漣漪的情況,馬靈靈的總結就是一個“假”字和一句“值當的么?”由于葉凡沒有向馬靈靈透露任何“漣漪回歸”的消息,所以接下來的聊天中,張濤的事情成了重點。馬靈靈了解張濤那些年的事情,竟是由幾袋奶粉開始的。
據說,當時張濤的妻子因為幾袋奶粉的品牌和質量問題,與張濤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這看似微不足道的矛盾,卻成為了日后一系列問題的導火索,最終導致了婚姻的破裂。
張濤一臉無奈地說道:“馬姐,我這兒有幾袋奶粉給你你要么?我媽買的,價格可不便宜,扔了實在太可惜,不愿意就這么浪費了。”
馬靈靈瞪大了眼睛,驚訝地回應道:“你瘋啦吧!謝謝你的好意,我兒子都多大啦!早就過了喝奶粉的年紀!還奶粉。”
張濤略顯尷尬地撓撓頭,說道:“哦,不好意思!是我最近有點懵,腦子都不太清醒了。”
馬靈靈皺起眉頭,疑惑地問道:“你那奶粉給你們孩子喝去啊?怎么會浪費?”
張濤長嘆一口氣,苦著臉說:“嗨!別提了……孩子出生后,除了給孩子上個戶口,張濤就再也沒見過那母子倆。剛開始的時候,張濤對這事兒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整個人都懵了。他買了奶粉后,不停地去丈母娘家敲門,滿心期待著能見到妻兒。一開始,丈母娘家基本上是拒絕讓他進門,態度極其冷淡和堅決。可到后來,等他再去的時候,卻發現已是人去樓空,那扇緊閉的門后再也沒有了熟悉的身影和聲音。
就這樣,幾個月過去了,張濤收到了一張離婚協議書。那一刻,他整個人都呆住了,怎么也琢磨不出來這到底是一個什么道理。一開始,他還心存僥幸,想著拖拖日子,也許情況會有所變化,說不定妻兒還能回來。但時間長了,張濤的媽媽也坐不住了,心里頭越來越擔心,整日愁眉不展,吃不好睡不好的。”
但說起張濤的這個媽媽,那疼兒子的方式在葉凡班上二十來個家庭里,絕對稱得上是獨一無二。她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這是葉凡對張濤媽媽疼兒子的深刻印象,而這印象還得追溯到20年前。
那時候,葉凡就去過張濤家一次。一踏入那間不足十平米的屋子,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用鋼管焊接出來的上下鋪,狹小的空間里堆滿了各種雜物,葉凡進了屋后簡直沒有下腳的地方。張濤正要從上鋪下來迎接葉凡,而張濤的媽媽正盤腿坐在下鋪聚精會神地看電視,電視里正在播放電視劇“太極張三豐”。
張濤的媽媽猛咬了幾口手中的桃子,汁水順著嘴角流下,她隨意抹干了滴在手上的桃汁后。一面熱情地拉住了剛進門的葉凡,一面急忙攔下了剛要從上鋪下來的張濤。“葉凡!葉凡!你快看,我們張濤是不是長得像吳京?”電視劇持續地播放著,可那畫面并沒有按照張濤媽媽的意愿靜止在吳京的鏡頭上。此刻的屋里的氣氛仿佛是靜止的,所有人都沉默不語,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直到畫面重新切換回吳京飾演的那個張三豐后葉凡才趕忙點頭說,“像!像!像!”這三個像字讓張濤媽媽的愛子情結得到了充分地滿足,她臉上洋溢著驕傲和自豪的笑容。
從那之后,葉凡每次見到張濤時,都會下意識地說上一句,“你長得真像吳京!”隨之而來的就是張濤那一臉尷尬又無奈的表情。
就是這位當初“愛子情結”嚴重到幾乎偏執的媽媽,在這次張濤的婚姻危機中看出了當時的問題。她心疼兒子,怕張濤被那個一直見不著面的媳婦拖得太久,白白浪費了兒子的大好年華。于是,這位媽媽態度堅決地要求張濤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這或許是“愛子媽媽”頭一次做對的事情,然而,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們才最終得到了事情的真相:那女孩兒在跟張濤結婚之前便已有身孕,與張濤結婚不過是想找個接盤俠來給肚子里的孩子上個戶口罷了。
雖然事情就這樣被張濤媽媽果斷地解決了,但在張濤的心里留下的陰影卻始終揮之不去。這樣的事情讓張濤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他的內心世界仿佛崩塌了一般。為了得到心靈上的排解和慰藉,他選擇了逃避現實,終日沉浸在電腦游戲的虛擬世界中,麻痹自己的痛苦和失落,至今仍然單身,不敢再輕易觸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