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8,周末休息日。
伸展一下懶腰,揉揉蓬松的有點毛躁的長發(fā),懶洋洋的從床上爬起來,右手拿過小鐘表,哎吆“大半天的時間”,流沙滑落,突然共情到朱自清的背影。
月亮睡醒了,太陽沉眠了,屬于寫作人的白天到來了,午夜是靈感最充沛的時間,周遭亂哄哄的聲音中止。
消音后的世界,很靜,很靜。
人們同萬物融洽相處,枕頭邊的細細私語,黑暗中砰砰亂動的心聲,格外清晰,漸生黎明的無數(shù)暢想。
用魯迅先生的感嘆,換一次我的獨白,我大抵是病了許久,想出去旅行,沒來由的夜半猛然驚醒,隨手拉開薄被打開床頭燈,窗外的夜是黑的,屋內(nèi)亮成一片,有點刺眼還是轉(zhuǎn)換暗黃的燈光。
時間貌似快了很多。年少甚是討厭“閑話家常”的東拉西扯,街里鄰坊日日都是重復的“誰家碗碎了?”“哪家的小丫頭片子媒人踏破了門檻”“哎,怎滴又不聽話,東頭的小嘎子離婚了,又結了”
……
現(xiàn)在,大家都不討論。
到口邊的話撤回,匆匆忙忙的身影,嘴里叨叨的全是“哪里有活啊介紹個”“家里又揭不開鍋了,掙錢”
娃兒,學費又要出了,這趕趟兒沒掙上啥個大錢,一家老小吃喝都難了。
長大了卻懷念從前叨叨閑碎的“扯沫子話兒”,平凡的生活里都是淡淡的幸福,閑了空了松弛了嘮嗑就是福。
無厘頭的想法野草般瘋狂生長。黃山地區(qū),聞山而名,看云海啊,看山啊,聽風啊,看日出日落啊,很有意思的。
想啊,空啊,出行的理由是爬山。聽名字大概就是“山”,花一下午的時間認真看一看黃山地區(qū),有點吸引到我。
這個炒板栗,他們叫毛栗子。一籮筐的山兒,水兒,毛窩,哎呀嘞是真?zhèn)€有趣的地方人啊,單說這語言就能“勾引”到林小蠻,野生幽默,風趣得緊吶。
地道的原住民,衍化一次兒童風格嘟嘟的再現(xiàn),黃山歸來不看岳。
怎么個用黃山地區(qū)人文展開一個個設定描寫,還是要花很大精力,吃透地域文化,這個當?shù)厝说恼Z言習慣就很喜歡,開口也很治愈,惹得人哈哈大笑。
兒字音,帶呢啊翹字有點可愛。
哎呀,醒了啊又忘記了,提起這個筆兒頭緒有點尷尬,又要充一充電量。林小蠻更想知道四時四季,不同時間段,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又是怎樣的啊?
能不能看見星星?山頂看日出有什么波瀾壯觀的奇異景象?黃山這個猴子是真的能聽懂人話呢?李白夢筆生花,仙人曬靴,金雞叫天門,飛來石……這每一個詞都讓人遐想。
嘿!
這也只是雜亂的一些個想法,下一卷我們開始“風吹野生”這趟專列行程。
慢慢來,等風來,也就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