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
同樣的心情,因為面臨著期末考試;還是那個心理,對考試的深惡痛絕。
每一次考試都會給我無比巨大的壓力,即便給自己打氣也不會有多少心靈上的緩解。總覺得自己沒有把握,分數出來時才發現自己是真沒把握。也許我的努力還不夠,誰讓我生在中國呢?也只好這樣了。
翻了一下小學時心血來潮寫的日記,現在看來毫無看點。詞匯單調,沒有內容,就是簡簡單單的敘事,多處重復的詞匯讓自己覺得幼稚。這幾年在學校也沒少寫作,但回頭一看還不如兒時一篇日記清晰明了。長篇大論著自己編造的內容,沒有思想。我不敢說自己的作文水平有多好,但分數總是不盡人意。直到現在還在苦惱接下來考試的作文,同樣還有一堆英語單詞。
從小英語就不好,學習語法背單詞。與其這般勞苦,不如去國外體會“異域風情”,但是沒有這個能力啊!每逢英語考試,便是提心吊膽。
考試,一學期無數小考,三次大考,每每發分時都像在讓上蒼保佑一樣。有人說我在撞大運,運氣好了就分高,不好便分低。但又何嘗不是呢?考完了,分也不再被我左右了,也只好撞運氣了。
曾和別人說過,學校其實挺好的,尤其對獨生子來說。在家哪怕有再多游戲陪伴,也不如在學校與同學的那幾句玩笑話。學校只要不考試那會是多么好的地方。也許,國外的學生已經擁有這樣的學校了。可是那又怎樣,誰讓我生在中國。
考完試就放假了。上學時天天盼假期,假期來了又盼與同學在一起,開學后又盼假期。天天在這樣循環的生活。回頭看,學校給了我們的都是朋友與友情。現在看來,分數的重量變輕了很多。
考試,是學生時期的必經之路,考的好壞與否仍取決于自己。分數固然重要,但不要因一次或幾次的壞分數,熄滅了自己前行的動力與信心,路還長,分不是未來的一切。
———致自己
其三
總感覺自己像是在寫日記,但又不是。我并沒有用大多篇幅去寫這一天的事情。就像我第一次拿起筆時說的,只想寫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多抱怨一下,也許不是壞事。
總之,三天考試也已經過了一天了,考的好壞與否也不想提了,反正已經考完了,說多少也是無用。重要的是哲學考試,政治曾學過政治與經濟學這本書,文化學還沒接觸便上升到哲學了。這一部分明顯覺得吃力,總之還得看自己答的順不順手了。
拋開考試,才發現這個密碼本是小學時候買的,好久好久上面才出了點內容,單調的日記、無謂重復的小說,總覺得白瞎了這個本。小時候,也就是小學時的日記上,自己還滿認為自己過了童年,現在看來,那時候才正處于童年啊。上了四五年級就覺得自己長大了,自豪的稱呼一二年級的學生為低年級小朋友,現在看來那時的自己才是小朋友。
時間在變,事物在變,意識也在變,就像哲學中的物質決定意識一樣。小學的作業與現在相比那就是毛皮,小學的書包現在用手指就能挑起。那時喜歡美術,喜歡臨摹一些畫,現在看來那些“作品”畫的像不像不說,總有一些地方不對稱,不和比例,畸形,當時還覺得自豪,現在看來就是不忍直視。
有時還會畫一畫,發現比過去有了很多進步,即便沒有特意的練習,但還是會覺得好了很多。自己也會慢慢學習一些繪畫技巧。也許這就是愛好吧,總會有動力推著我去完成每一幅畫。
還是那句話,這么多年覺得好累,那又怎樣,誰讓我生在中國,是中國人,那就好好活吧。(你累個雞毛啊?)
人生就像一幅畫,再多的不足那也是曾經的作品。努力完成下一幅,終會看到自己的進步。不為別人,只為自己。繼續畫吧!總有一幅會讓自己真正的驕傲。
———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