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真的很美好,我小時候經常去洗澡,我喜歡洗澡,那里的水很清澈,鄉村總是有野外的湖或者河。我們就在那里游泳。
曾經在我的家鄉有一條細長綿延的河,像蚯蚓一樣,對于蚯蚓我們習慣稱為曲蛇,我們就把那里稱為曲蛇溝,是一個距離我學校10幾公里遠的地方。
小學的時候我坐在最后一排,我們的班主任高度近視,即使戴著眼鏡,也幾乎也看不到后面所有人的舉動,夏天的時候后門是開的,我們就在課中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從班級離開。其實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少人,我想老師那個時候也是刻意不管。那是在我五年級的生活。
去那個地方需要騎車,我家里有一輛很高的自行車,有橫梁,我的年紀也很少有人用那樣的自行車。我們會在約好之后騎車去往那里。
那個時候我是帶頭人,我一離開,班級最后一排就沒人了。我記得最后一排還有個女孩,個子特別高,很黑,但是打架很厲害。
學校里的男孩沒人惹她,一個人可以和三個男孩打架。在學校,學習好會有很高的人氣,還想獲得人氣就是打架。
我從來不和她打架,但是她也不會惹我。喜歡偷著吸煙,光我就看見好幾次,但是她家里好像沒人管。
我們幾乎沒一起玩過,玩也是她追著我們。
后來的成年時期我還見到過她一次,沒想到她在成年后變得那么漂亮,很可惜嫁給了一個矮子。印象里她和三個外國小孩打過架。
我們學校隔壁還有一個學校,是外校。很多移民過來的孩子,那個時候不懂,覺得和我們一樣,后來知道了那些人本來不屬于我們國家。
一點不團結,長得很高大,但是一遇到打架只會哭。那女孩就和他們打過架,一個人打三個。
我們那邊那些外國人也很有意思,實際上小時候感受不深,就覺得和我們長得不一樣,平常的習慣基本相似,會說一些我們聽不懂的話,但是居住的久了后也會和我們說一樣的話。
后來隨著進入高中發現,我們未來的發展走勢還是不一樣的,他們可以再選擇回到自己的國家,即使不回去上學,待遇也是不一樣。
那時候說去洗澡,我們離開后她就跟著一起出來,我們騎車去往河的方向,她就跟在后邊一起,也不說話。
那河在地勢之下,兩側像懸崖一樣,高度很高,有近十米,我們就站在那上面。
周圍有玉米田,西瓜田,不過有看瓜的人。我們也偷過西瓜,可惜被抓住了,但是沒說什么,數落了一頓,送兩個西瓜,就讓我們離開了。
順著懸崖兩側有下行的小路,接近五分鐘可以到達河旁邊的地面。但是有的時候著急,很多人不選擇進入底部,直接在高空簡單脫落衣服就向水中跳去。河正在懸崖中間,剛好跳落進去,那感覺很好。
據說這里曾經發生過一場洪災,連著下了五天四夜的雨,河里的水幾乎已經和兩側的懸崖持平了,淹了很多莊稼,牛掉落進去后連頭都看不到。那一年失蹤了很多農耕的人,最后連尸體都沒有發現。
我也是這樣,每次到達這里后,就站在懸崖邊上的位置向下跳,電視里怎么演的我就怎么學。
有的時候嚴重一不小心頭磕在了懸崖邊的的土上,沒掉進河里,就會弄的鮮血直流。其實很嚴重,但也不愿意離開,只要身體還能動,對于那時候的我們來說,就沒事。
水是特別吸引人的,尤其是在夏季,可以嬉戲,打鬧,我想在這世界上是沒有孩子不喜歡水的。
那種純粹的山野風景也很美,周圍有層層遞進的斷崖,不止一個。懸崖上有環顧滿山的花,草,樹木,耕作的農人,還有成群結隊的洗澡的人。男人女人都有,女人們洗澡很保守,穿的很多,男人相對就大方一些,都是附近的年輕已婚女人。
當我們游到中途的就會來第二批人,基本一定會來,是那些班級里看到我們離開后半天沒回來的人。
他們很多是在學習的人,也是比較老實的孩子,不過看到我們離開老師也沒說什么,就會耐不住寂寞,也跟在后邊偷跑,當老師發現的時候班級已經沒什么人。
同時出來的還有大片女孩,她們喜歡跟著這些“野孩子”混,喜歡看他們逃課,做壞事,打架。
要是為她們打架會更開心。
然后第二批來的男孩會迅速脫光,排成一字形向河里跳,女孩就在周邊的河壩上散步。
那時候我們對水有多喜歡呢?夏天的水很溫,很熱,里邊會有一些吸血蟲,螞蟥。它們也喜歡這個溫度的水,具體怎么來的,我也不知道。
小時候我最害怕的就是這些東西,軟體的,游起來的時候渾身蠕動。還會吸血,紅色的會往身體里鉆,灰色的還好,吸飽后就會自動脫落。
我們在岸邊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些在水里游的軟體動物,明明很恐慌,但也駕馭不住對水的熱愛,最后硬著頭皮沖進水里。接著就會不停的傳來尖叫聲和拍打聲,那些蟲子不停的吸附在身體之上,大家用力拍打,讓他們掉落。
即使這樣,大家還是樂此不疲的在水里游動,那時候真的很快樂。
我看著姜,安靜的講著,同時回味著。
這一天我還是裝模作樣的在運動場周圍清掃一下,然后緩慢的靠近樹下,在看到“姜”沒有什么過激反應后在將清掃工具靠在在樹旁邊,輕輕的坐在了距離“姜”兩個座位的位置的地方繼續講了起來。
其實我小時候不光那里的水美,山也很美。
在我們那里有兩座山,實際上有很多山,但是那兩座山給我的印象最深刻,它們離我居住的地方也最近。一座叫“瓊山”,一座叫“莫山”,這兩個山是相對的。
據說是在遠古時期兩個相愛的人的名字,其中叫“莫”的是男人,叫“瓊”的是女人。
那個時候我們所在的位置是一個部落,屬于山地和丘陵地帶。周圍的區域野獸橫行,妖魔肆虐,那是一個屬于神話傳說的時期。
“瓊”的丈夫是一位獵戶,武藝高強,為了保護部落就去村外對抗,結果戰死了。“莫”是“瓊”丈夫的弟弟,在得知哥哥戰死后就帶領著村中壯丁去找妖魔報仇,最后竟然將妖魔趕走。
一開始“莫”和“瓊”兩人并沒有什么特殊的關系,只是一位弟弟照顧哥哥的遺孀的關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瓊”在“莫”的照顧下居然愛上了“莫”,這在族群里犯了大忌,而且“莫”還接受了“瓊”。
最后兩個人被移到村子所在區域的最兩頭分別吊死,隨后在兩人死后在所在的位置就化成了兩座山,相互眺望的兩座山,這就是“莫”山和“瓊”山的由來。
我經常去的山叫“莫”山,因為小時候叫“瓊”的山父母不讓去,周圍的鄰居也不讓。說那山上有煞氣,對小孩身體不好,相反的“莫“山就好很多,常年陽光充足,綠植鼎盛。
那時候的山純粹,所有的東西都是最原始的。我小時候經常帶一幫伙伴去那里玩,有最新鮮的水果,還有很多叫不上來名字的動物。
我記得在那個山上還和鄰村的孩子打過架,那座山是兩個村共有的,從山上下去就到了另一個村,據說古代在那里挖出過很多黃金,村子就取名叫做“黃金”。
在學期最后的一年那里是我們最常去的地方,那里會有很多開采石頭后留下的土路。
我們會順著那里走,兩側是開采的山,會漏出灰色的巖石,還有土。中間有坑,是通過一些炸藥炸開的,為了方便開采。
露出的洞可以有一人多高,雨天可以避雨,暑天可以避暑。墻壁是冰涼的,因為天然,很多動物就也選擇在那里避暑或避雨,我就看到過狐貍還有貓頭鷹。
兩個體型巨大的貓頭鷹,但是不會飛,同行的大人告訴我是貓頭鷹幼崽。我看那貓頭鷹的大小,怎么都不像幼崽。
他們并不怕人,甚至還會主動靠近。在這里幾樣動物是沒人傷害的,狐貍,貓頭鷹,烏鴉。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什么特殊的說法,即使看見也沒人傷害這些動物,至于其他類型的不好說。
那時候我們習慣的躲在那些石洞里看外面走的人,那些石洞很淺,即使我們坐在里邊他們也能看見我們,但是我們裝作他們看不見,然后模仿鳥的叫聲。
山再往上走進入中間后可以看到泉眼。最天然的泉眼,池子很小,可是就是有水源源不斷的涌出。
那水涼涼的,很甜,說不出來原因。和現在喝的瓶裝礦泉水完全不一樣,有專家說是因為里邊有天然的礦物質元素,但是具體是什么我記不清了。
那時候我們在山里一待就是一天,平常上學不會來,因為中間休息的時間太短,回不來,一般都是周末。
我們不能太過分,不能在老師還在的情況下整個一天不見,逃課和曠課還是要分的清的,曠課太多學校就會勸退,逃課最多就是批評,所以一般只在周末會來。
山上有野味兒,我們就在山上尋找野味。
那個時候最常和我上山的就是班級里那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也很奇怪,明明我學習很好,卻就喜歡和他們玩。
大家喜歡這種野外探險的生活,我們把這種上山的行為叫做”野外探險“。
我們還嘗試過一個晚上不回家,但是那時候的天真黑,真的到最后了沒有一個人堅持的住。
隨身只會帶一個火機或者一盒火柴,如果餓了會在山上尋找食物,但即使到現在也只吃過一些青蛙和魚。很小的魚,大的抓不到。
常在一起的一個小伙伴比較厲害,對于山里的很多野味兒都清晰,皮膚黝黑,一看他的皮膚就知道很厲害。
但是很可惜的是在我初中的第二年在山崖上掉下去摔死了,只比我大一歲。
他是那個時期幫我打架最多的,也是最愿意響應我的,直到我上中學的時候還總喜歡去我家玩。小時候的生活太困難,小學剛畢業他就外出務工了。
在一次山里行走的時候聽到了一聲巨大的咆哮聲,一起同行的小伙伴都聽到了,然后我們就快速下山,后來有村里的老人說那可能是熊,在那之后那座山我就很少再去。
我邊講著,邊看著姜,邊回味著。
其實我的小的時候真的很窮,印象里同齡孩子有的東西我基本都沒有,好在那個時候學習很好。
我家附近有一位我的同學,但這個附近也要距離我百二十米,距離我兩條街左右。
他和我的經歷很像,他的那條街也只有他一個適齡兒童,還有一個是女孩,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們兩個玩,他的母親跟我的母親關系也不錯。最早他們是在我們的前院,后來有了他之后,就搬去了那邊,那邊的房子更大。
最初的幾年,如果沒有玩伴了我都會去往他家的方向,他父親是醫生,是我們村里唯一的醫生,在我有記憶的時間里他就已經擁有了一切我們那個年代可以擁有的東西。
那個時期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去往他家,他就將所有的物品展示給我。變形金剛,手槍,賽車,游戲機。
是一種炫耀,還警告我哪個可以碰,哪個不可以;哪一個是什么樣的功能,哪一個有什么故事;那時候他家里有數不完的動畫片,最早流行的碟片機他家都有,在我們連電視臺都要數著看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可以看到星空衛視了。
而且在我們還是破布麻衣的穿著時代,旅游鞋已經是他著裝里的常客。尤其是在中間幾年他家突然買了游戲機后,房間內的孩子更是數不勝數,他永遠是那個站在中間說話最有力度的一個,而且每個人都在聽他的安排。
我站在外圈看著他在中間手舞足蹈的樣子特別嫉妒,我甚至和我的父母說過,我要是生在他的家庭多好,但我不知道那個時候我父母聽到這句話是什么感受,但那是我真實的想法。
后來為此,我還專門把他自行車的輪胎扎掉,兒童自行車也是所有孩子中他第一個擁有的,很可惜的是在我四年級的時候他就轉學去縣里了。雖然我很嫉妒他,但是他走了后我確實少了很多玩樂的東西。
不過即使的我的童年不那么富裕,但也是很快樂的。如果在小學最后的幾年他不離開,也一定會成為我的兵的,他的所有東西都會屬于我,要不然我會打他,真的打的他父親認不出他來。
我的班級換過四任老師,第一任老師是最嚴厲的,他在的時候我還是個特別乖的孩子。那個時候,挨打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如果老師打的不狠,甚至家長會特意囑咐一定要打的狠點,而且打壞還不要老師負責,這也導致那個時候的學生都習慣了挨打。
也許是壓抑,也許是叛逆,第一位老師在午休睡覺時不注意被班級一位同學用錘子錘在了頭上,當場昏迷,這個學生在前一天晚上剛剛被老師打了,打的很嚴重,穿著很白的衣服,上面被踢了很明顯的腳印。
最后被送進了醫院,從那之后班主任就換了另一位,而這位班主任再也沒有回來。
具體后來怎么處理的不知道,但是這個學生也再也沒回來,村子里這戶人家都不見了,好像是一位少數民族。
第二位老師不是本村的老師,是從外村借調來的。個子不高,但是脾氣很大,也喜歡動手打人。
那個時候我們班級已經成了最難管的班級。不知道是學生學會了反抗,還是真的叛逆,自從發生老師被打的事后這些學生就像血脈覺醒了一樣不再接受任何老師的約束,這讓我們班級一躍也成為學校甚至全村有名的班級。
那時候這位從外村來的老師總要經歷一條水泥路,因為喜歡體罰學生,有幾個學生就在他必經的路上灑滿圖釘,很小的那種,老師根本注意不到。
摩托車路過后就會輪胎受損,第二天詢問做事的學生,沒人承認。這樣的破壞類的事情經常發生,最后外村的老師承受不住壓力也隨后離開。
第三任班主任就更離譜了,在上任的第一天就被學生在椅子的四角下放了鞭炮,那種只要受到外力擠壓就會響的鞭炮。是那兩個經常和我在一起的人。
還沒等正式上課,老師只是輕輕一坐就發生了鞭炮爆炸的聲音,老師直接跌倒在地,結果還沒開始第一堂課老師就說了句:告辭。接著就直接離開了。
最后在進入五年級中期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換成了最后的班主任。
和前邊的老師不同的是他的性情最溫柔,年齡最大,身高也最高。看上去像學者,從不數落我們,只要安全不出問題,什么都不會管。
他來不是教我們東西的,更像是完成任務一樣,把我們最后的一年順利帶完,這樣剩下的任務就由中學老師來代替,但他對我們最好,講解的東西也對多,很多都與課堂本身無關,更是人生的道理,那也是我最快樂的一段時間。
而我發生心理變化是在第二任班主任任課的期間,就是開始和人家打架,在五年級的時期。
當我繼續要往下講的時候”姜“的護工來了,我們簡單的互相問候了一下,”姜“的護工叫起了她的名字,隨后她們從我面前離開,”姜“是繞到另一個方向走,而我在兩人離開后短暫的停留一會也會跟在后面一起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