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答了幾道題,過五關斬六將,三人已經持續得到了幾次方向的提示。只是越走袁柳越覺得有些奇怪。
“你們不覺得,越走咱們頭頂的天花板就越低嗎?”似乎在壓榨著咱們的生存空間。
任萍萍抬頭打量了一會兒,朝旁邊的周千皎看去:“可是……咱們是根據那個箭頭的方向走的,咱們每道題大概都是對的,沒有理由給錯誤的箭頭吧……”
“確實,如果說回答正確故意給錯的方向,那我們無論如何都出不去。”周千皎的嗓音沉重了幾分——因為她也發現了這個事實,越走仿佛空間越被壓縮,空氣似乎也變得稀薄起來。
但沒辦法,她們只有相信自己,沒有退路。
“也有可能是我們想錯方向了,或許……根本不用考慮墻上的題?或者……”袁柳目光徘徊在墻上的各題之間,陷入沉默。
周千皎手指摩挲著下顎,用指尖撫過墻上的劃痕:“我在想一件事,迷宮你們應該都玩過,咱們走了這么長時間一直都是一條路直直向前走,和我們玩的迷宮不一樣。”
“沒有岔路口!”袁柳和任萍萍異口同聲,說罷相互對視了一眼。
“那可不可以認為,取決于我們走到哪里的,只有這些題?”周千皎湊近仔細打量著那些題,企圖再次辨認下一道題。
袁柳總覺得哪里不對,眼前指向越來越小空間的方向仿佛并不是救命的那根稻草,是將他們拉向死亡深淵的鐮刀。
“我還是覺得……不太對。”
她沉聲思索片刻,抬起手撐起手掌大致測量了一下洞穴上面與自己頭部的距離,“越來越低的天花板,我始終覺得,可能是前面五個人沒能出來的原因。”
“結合老師說的加上實際情況,其實是有兩種情況算失敗——一種是從紅色門出來,另一種是沒出來。”
“從紅色門出來我們應該都能看到,而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因為空間越來越小,最終被壓扁……”純思維發散性的猜想讓袁柳有些沒有底氣,反而聲音越來越小。
“確實,小柳的思維方向是對的,我們可以先從之前的人為什么沒出來這個方向去思考。”周千皎朝袁柳遞去一個認可的目光。
袁柳深呼吸一口繼續說:“我們現在已知的是,答對題會獲得一個方向,但至于這個方向是正確是錯誤……我目前偏向于錯誤的方向,至少正確的方向不會指向一個越來越窄的空間。”
“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其他方法,比如說……”她向旁邊走了幾步,到對面的墻壁上,那里有對稱的題。
“在同一個方位回答相同的題,一個正確一個錯誤,看看指向的方向一不一樣。”
“當然這個辦法有很大的弊端,到目前為止答的題都是對的,萬一答錯題不知道會不會有其他的負面結果……”就像這個空氣稀薄的小迷宮,萬一答錯題的代價是坍塌,那……
“沒事,我相信我們。”任萍萍雙手微微成拳,上前一步看著左邊的題,“我答那個錯誤的吧,小柳先答正確的,如果怕有什么后果,那你們往后退一退,能少點傷害是一點。”
她們認識的時間不長,從新生報到那天算起也不過是三四天,三四天的時間一個人能對半陌生的人做到這種程度,袁柳內心說不感動是假的。
“用不著,知道你有這種甘于奉獻的精神,但是真用不著。”周千皎語氣稍微冷了些,“別給我整這些無用的付出,不好使。你起開,我來。”她上前幾步把任萍萍往旁邊擠了擠。
袁柳站在對面墻壁挑了一個較為簡單的題:世界第八大奇跡指的是中國哪一大歷史遺跡?()她一筆一劃寫下了印象中的標準答案:秦始皇兵馬俑。
最后一筆落下,原題浮現出了一個繼續向前的箭頭。袁柳眉頭又皺了幾分。
任萍萍被推到了一邊也不惱,而是時刻準備著如有不測好拉著周千皎跑。
周千皎選了一個看起來很復雜的題——或者也算不上題,周圍是奇奇怪怪的符號和圖案:
???§№☆★◎(⊙)=23482754648⊙2(☆◎☆??№?§⊙★)⊙=2???§№☆★◎(⊙)=(?)
“不是……這是給人做的嗎?”任萍萍看清楚題的內容后在一旁目瞪口呆。
周千皎想都沒想直接在問號所在的括號中填了一個“到此一游”,雖然地中海曾說禁止惡意毀壞校內財產,但是她們為了答題而書寫墻壁也不算是“惡意”吧。想到這兒,她有力地將“游”的最后一筆寫上。
寫罷三人靠在一起,以防有什么不測能相互照應。過了好一會兒,什么也沒變的題目終于有了變化——題目和對面正確的題目一樣,變成了一個箭頭——提醒她們向前走。
“我寫的是‘到此一游’,總該能排除是不小心蒙對的因素吧。”
周千皎直直盯著那個箭頭,心中說不出的苦澀。袁柳回頭看了看她們來時的路:“看來答對題確實無法指引正確的方向。”
“我們會不會一開始就被誤導了,正常的迷宮一直走下去,直到遇到死胡同再往返才是正確的方法。”任萍萍覺得自己思路混亂得很,干脆直接放棄所有思路回歸開頭已知條件。
周千皎低著頭想了一會兒:“不應該是直接走,迷宮有分岔路才有出去的路,一條道走到黑看到的門……你敢開嗎?”
是這個道理,既然說了是迷宮,那一定會有讓人“迷”的地方,不可能一條路走到黑便能走出去。換言之,一條路走過去就算看到了門,也大概率是紅色的門,象征死路的門。
袁柳轉過身一步一步望她們來時的路走:“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答題無論錯誤還是正確,都是指向一個方向,我之前說答對題的方向讓我們越走越窄,大概率是個錯誤方向,那么答錯題的方向也是錯誤方向。”
“就證明目前題目告訴我們的是錯誤方向,回頭的方向……就是正確方向?”剩下兩個人跟上她的腳步,邊走邊分析,“我們可以先走一段距離,看看頭頂的空間有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