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在經歷了多日的痛苦和思考后,決定不再坐以待斃。她深知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她和陸峰之間的感情只會徹底消逝,而她也將永遠失去在這個80年代找到的溫暖與歸屬。
她開始利用自己在現代的知識和技能,尋找能夠改變現狀的方法。林曉注意到當時的市場存在著一些未被充分挖掘的商業機會,雖然80年代的商業環境與現代有很大差異,但她相信憑借自己的眼光可以做出一番成績。
林曉首先對當地的市場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她走遍了大街小巷,觀察人們的消費習慣、需求以及現有的商業供給。她發現80年代的人們對于一些新穎的生活用品有著潛在的渴望,而這些產品在當前的市場上幾乎沒有供應。
于是,林曉制定了一個大膽的商業計劃。她用自己省下來的一點積蓄,又向陸家借了一部分資金(當然,這是在她向陸峰的母親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計劃并得到認可之后),開始了她的創業之路。
林曉聯系了一些小工廠,憑借自己的創意和對現代產品的記憶,指導他們生產一些簡單卻實用的生活用品,比如帶有獨特設計的手帕、方便攜帶的針線盒等。她還親自參與產品的包裝設計,讓這些產品在外觀上就吸引顧客的目光。
在銷售方面,她沒有采用傳統的店鋪銷售模式,而是利用社區活動和小型集市,進行現場演示和銷售。她向人們展示這些新產品的獨特之處,并且以親民的價格吸引顧客。
很快,林曉的產品在當地引起了轟動。她的生意越做越大,不僅還清了陸家的借款,還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創業女性”。
陸家人對林曉的看法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陸峰的母親不再反對她和陸峰的交往,因為她看到了林曉的能力和智慧,她覺得這樣的女孩也許真的能夠配得上自己的兒子。
陸峰更是對林曉刮目相看。他沒想到林曉在如此困境下還能做出這樣的成績,他心中對林曉的感情又重新燃燒起來,而且比以前更加濃烈。
一天,陸峰來到林曉的小辦公室(隨著生意擴大,她租了一個小辦公室)。他看著林曉忙碌而自信的身影,心中滿是愛意。
“林曉,你真的讓我很驚訝,你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陸峰真誠地說。
林曉抬起頭,看著陸峰,眼中閃爍著淚花,但這是幸福的淚花。
“先生,我只是想證明,我雖然是個保姆出身,但我也有自己的價值,我可以和你并肩站在一起。”林曉堅定地說。
這一驚人之舉不僅扭轉了林曉在陸家的地位,也為她和陸峰之間的感情破局帶來了希望。他們之間的感情在經歷了重重考驗后,似乎又迎來了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