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周三,陰有小雨,OOTD黑色連衣裙。今年因為工作繁忙,之前一周一本書的習慣沒有堅持下來,但算了下上半年紙質的書也算看了6-7本,只要堅持閱讀的習慣還是有收獲的,信息繭房時代,注意力越發的珍貴,每個人的思維都有局限性,突破局限的最好方式是看書。
最近在看《你會按我想的做》,里面提到了催眠和心理暗示。世界其實是我們認為的樣子,如果我們利用催眠技巧操縱自己,是自己更健康、更愛運動,那何嘗不是一件好事。里面提到了幾個技巧,重復是有魔力的,廣告正式利用這一點使推售的產品和理念進入人的潛意識,我們也要多利用重復,人總是對自己見過的事務呈現出好感、積極的感覺。我們的決策系統是由系統一和系統二組成的,系統一就是人類的直覺,作出決策快而魯莽,系統二是需要經過推理,時間很慢但是準確度很高。因此,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嘗試著訓練自己做簡短的準備,這樣能讓系統一不斷地趨于理智,提高決策的正確性,直到追問自動化。
語言是有魔力的。每天入睡前或者起床后對自己說,每天我都會變得更好。每天入睡前利用十分鐘的時間,記錄下一天覺得自己最棒的三個瞬間,堅持一段時間以后,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也變得更加積極了。
這本書還講了自證預言的重要意義,同樣的情景,通過不同的理解可能走向兩個截然相反的結果。比如,男朋友清理了自己的臟衣服,如果消極的自證,認為他很懶一晚上只干了這點事,可能引發一場爭吵,然后不了了之。如果積極的看待,認為他真不容易,上了一天班在很累的情況下還知道收拾家務,從而夸贊他,可能引發男朋友繼續干點其他活。這里推薦一個5:1法則,即批評伴侶一次,至少應該稱贊他5次,這樣有主于我們有意識的感知對方的積極方面,從而導致所有的開端都走向一個較好的結果。
中午在食堂吃完午飯后感覺太困,不想去游泳,就去了圖書館,借了三本書,在想暑假的時候把小朋友一個人放這里不知道可以嗎。晚上外面在下雨,我在婆婆家吃完飯輔導小孩寫作業,問他晚上要不要跟我回去,又說不想回去,突然間感覺有點難過,又有點無力,感覺婆婆總是太溺愛他,不管什么要求都總是滿足他,也不知道培養他閱讀的好習慣。得想想辦法讓他晚上回去才行,不能這樣一直下去,或者是我考慮有的時候住在婆婆家,這樣就可以盯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