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林奧煮了粥,他不會做飯,平日里都在縣城吃著包子面條餛飩什么的,實在饞肉了才買些肉回來燉。做飯的時候才想起來家里除了米什么也沒有。
“先對付對付,我不怎么會做飯?!?/p>
今天回來的時候一定從縣城帶些吃食回來,家里多一個人,這吃的用的就不夠了。
“很好了,真的。”
喬蘭捧著碗,肯定道。
碗里是濃稠的白米粥,她不受控制地咽口水,回想上次喝白粥,已經很久了。
林奧笑著看著她:“快吃吧。”
兩人咕嚕嚕吃完了早飯,林奧說:“等會我要去趟縣里,昨日管事的說了,還有最后一批貨到,還得忙幾天,等河面結了冰就能休息了。你自己在家,可以嗎?”
林奧二十四歲,喬蘭才十七。在后世還是個孩子,哦,還是個生病的孩子。把她一個人扔在不熟悉的地方林奧難免有一些愧疚,但他答應了管事,今天是非去不可的。
喬蘭忙忙點頭:“我可以的,你去吧,活計要緊?!?/p>
若是因為她耽誤了林大哥的活計,才是罪過。
“成”,林奧也不耽誤,收了碗又叮囑她幾句便出發(fā)了。
臨出村時又去了村長家,請劉云幫忙照看喬蘭,中午請她給送一餐飯。
緊趕慢趕,到鎮(zhèn)上的時候已經不早了。
管事王陽看到他還愣了一下:“我還以為你今天不來了”
林奧拱手道歉:“家中有事耽擱了,我己答應了王大哥,怎能失約,只是還是來晚了,對不住了?!?/p>
王陽是個爽快人,一身肌肉的國字臉大個兒,笑起來一嘴白牙,很是爽朗。
“沒事,沒事,你若是不來我才難受呢?!?/p>
林奧沒耽誤,坐在椅子上開始干活。
忙到天色擦黑才忙完,林奧同王陽打了聲招呼,便去了縣城街市。
先買了五升面粉,又趕去豬肉鋪,卻只買到兩根大骨并一根豬尾巴。林奧沒法子,太晚了,能有這些已經很不錯了。
路過包子鋪的時候買了四個肉包六個素包,最后去布店買了一匹青布。這里的一匹布大概長十米,寬一米左右。布店掌柜的信誓旦旦保證,用來做兩身女子衣裳肯定夠。
林奧不懂這個,掌柜這么說,也就信了,只討價還價了一番,讓老板饒了針線。
一堆東西加起來還挺重的,林奧沒辦法,又買了個背簍,把東西放進去背著才覺得輕松一點。
路過酒肆,林奧又買了一小壇酒,這是謝李萬福一家的。
就這樣一番折騰,到家時天早就黑了。
林奧把酒送到李家,得知喬蘭晚上沒吃,還在等他,謝絕了李家人的挽留,急忙往家趕。
還未到家,老遠便看到從窗口里透出的暖光。
頭一次回家還有人等,林奧難以形容心里是什么感覺,他下意識停住腳步,只覺得踏實溫軟。
他是個孤兒,在孤兒院長到十六歲就開始打工。半工半讀上了個大學,畢業(yè)工作也是一板一眼。他性格看著溫和有禮,其實內心孤僻,朋友寥寥。
有人在等他回家。
林奧清楚地意識到這個事實,內心忍不住地發(fā)燙。
他腳步輕快起來,三兩步便到了門口。
“喬蘭,我回來了。”
門剛響了一聲就被打開,喬蘭的臉出現在昏黃的燈光下:“林大哥回來了,快進來?!?/p>
林奧一進門就發(fā)現屋里有了變化,那桌椅亮的都反光了,合著這小姑娘在家凈擦桌椅了?
喬蘭看到林奧身上背著背簍,就要上前接過,林奧身子一閃讓過去了:“我自己來,你還沒好,得多歇著?!?/p>
喬蘭抿了抿嘴:“我好了的”。
“哎對了,你會不會做針線?”林奧舉著布匹問她。
喬蘭點頭:“會的,洗衣做飯做衣服做鞋,挑水劈柴種菜種莊稼我都行。”她急于證明自己能干,一股腦兒的把會的都列了出來,然后惴惴不安地看向林奧。
林奧及時給出了反應:“嚯,真能干。那剛好,這布你拿去,家里還有些棉花,你做兩身棉衣穿?!?/p>
“給,給我的?”
喬蘭不敢相信。
“除了你還能給誰,別想著給我做啊,我前段日子剛請人做的。”
喬蘭看著他身上的衣服,確實挺新的。
她摸了摸布料,心里感動,也沒有拒絕。反正她打定主意是要給林大哥當媳婦的,男主外,女主內,男人送的東西,女人也是,……嗯,可以收的。
想到這里,她不禁紅了臉。
“這兩根大骨和豬尾巴等會兒加水燉了吃今天去的太晚了,沒什么好肉,等明天我再買些回來放著,天冷了,也放得住?!?/p>
喬蘭有心想勸他節(jié)省,但又覺得他就該是這般生活的人,便轉了口一一應著。
“面粉。我不會做面食,但你應該吃面比較習慣,你看看怎么做,隨你?!?/p>
“包子涼了,我去熱熱?!彼棺∫鹕淼膯烫m,哄小孩兒似的:“你聽話。”
喬蘭看著他的背影,伸手捂了捂胸口,手腳有些發(fā)慌。
晚上喬蘭要求林奧同她一起睡床,天冷,地上更涼,生病了可怎么辦。
拗不過她的林奧同意了,好在當初打了兩床被子,兩人一人一床,剛好合適。
昨天折騰了一夜,今天又忙了一天,鐵打的人也受不了,是以一沾床林奧就睡過去了,留下喬蘭一個人臉紅心跳鬧到半夜才堪堪睡著。
……
天還沒亮,林奧坐在灶臺前燒火,看著眼前噼里啪啦的柴火,心里盤算著接下來的日子該怎么過。他沒有田地,如此吃喝都要花錢。之前自己一個人可以得過且過,現下卻不行了。他自己無所謂,總不能討了媳婦還讓媳婦跟著他吃苦受罪。
碼頭的活計雖然不錯,但也不是長久之計,一入冬到來年開春,這個活計就沒了。這兩三個月的吃喝用度都是在吃老本。
柴火燒的旺,沒一會兒水就開了。鍋里是昨天吃剩下的四個包子和萬年不變的白米粥。
林奧洗了手,抬頭看向外頭,這會兒天還暗著。他抬腳進了臥室,坐在床邊輕輕喊喬蘭。
喬蘭昨天睡的晚,加上生病后身體乏累,此時正睡的香甜。聽見林奧喊自己,迷迷糊糊睜開眼睛看向林奧。
她愣了一下,然后猛地坐起來。
“我,我起晚了,對不起?!?/p>
林奧笑著拍拍她的頭,“是我起得早,你身子還沒好全,犯困很正常。”
喬蘭抿了抿嘴,頭上的手讓她頭皮發(fā)麻,她掀開被子就要起來,啞著聲音:“我去給你做早飯”
林奧把她按在床上,拉過被子給她蓋上:“我做好了,放在鍋里溫著,你在家照顧好自己,不要亂動,也別碰冷水,再來一遭你可受不住,等你全好了干啥我都不攔著你。”
“我跟大山嫂子說好了,這幾天叫她會過來看你,有什么事兒你跟她說,別沒苦硬吃知道不!”
沒苦硬吃?喬蘭第一次聽說這種說法,她知道林奧是關心她,只乖順的點頭。
林奧今天來得早,他沒去碼頭先去了集市。
先去了豬肉攤子買了豬肉和板油,又去糧油店買了小米和各類豆子,煙和糖也沒有忘。東西裝好沿路從路邊攤子上買了干香菇木耳,最后還買了一壇子咸菜。
現在冬天只有些蘿卜白菜,家家戶戶都種的有,擱村子里直接買了就行,省的還要往回背。
最后看一個老太太的雞蛋不錯,就要了,額外花了兩文錢買了她的籃子。
路過一處零嘴攤子時林奧停下了腳步,想著喬蘭就買了一包瓜子一包蜜餞,妥善放好后去了碼頭。
林奧大包小包地往碼頭去的時候,喬蘭也大包小包地正往家走。
林奧走后,喬蘭聽話地又睡了一覺,起來時粥還溫著。就著包子吃了粥就開始好奇地觀察起來。
廚房支了案板,放了一個碗柜,里頭亂七八糟地擺了幾只碗筷碟子還有幾個瓶瓶罐罐,喬蘭好奇地打開看,是鹽醋。
門口角落里陳列著一口大水缸,喬蘭掀開蓋子看,只余下半缸水。
林奧家的灶臺是同他們村人一樣的雙口灶臺,一大一小兩個鍋。對著灶臺的墻角堆著一些柴火,灶膛前頭放了個矮木凳。
喬蘭在矮凳上坐了一會兒,抑制不住地笑了起來。笑完了便挽起袖子刷鍋洗碗燒熱水,然后拿著布巾把整個灶房收拾了一遍。
灶房收拾完她又進了里頭倉房,倉房更空蕩。幾件干活用的鐵家伙,一小口米缸。
還剩半缸米呢。
這沒什么好收拾的,喬蘭就老老實實回了臥室。
她拿出那匹布,以手作尺比劃了半天才發(fā)現,家里沒有剪刀……
就這樣忙活了半天,才過去不到一個時辰。
喬蘭托著臉,有些無聊。
她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出門去村長家借上一把剪刀。
這會兒出了太陽,不算特別冷。
喬蘭緊了緊衣服,路過自己家的時候停住了腳步。
大門緊鎖,明顯是沒人在的。喬蘭吸了吸鼻子,想也知道他定是不在的。
她咬了咬牙,沿著圍墻繞到屋后頭,找到灶房后頭的窗戶,爬了進去。窗棱硌手,壓得她一手紅印。
她不是很在乎,下了地直奔自己房間。
打開衣柜,出現幾件破舊的衣服和一個小包袱。
喬蘭的手在包袱上輕拂了兩下,似在懷念。她眼里壓了淚水,嘴角卻翹了起來。
打開包袱,拿出里頭的竹蜻蜓草蚱蜢布老虎把玩了一會兒,又小心放回去,重新打包好背在身上。
然后拿出另一個布袋子,把自己的東西全部裝進去,說是全部,也不過一把斷齒的梳子、兩根頭繩、一個針線包、一把用舊了的剪刀并幾件打著補丁的衣裳而已。
最后她探身進床底,挖出一個小罐子,擦干凈泥土也塞進布袋里。
臨走的時候她突然想起,前些日子自己打的袼褙還在廊下掛著,她探頭一看,果然還在原位,她沒有猶豫,摘下來掛在手臂上,又原路出去了。
喬蘭手腳麻利,鋪布畫線裁剪,不一會兒的功夫衣裳的樣子就已經出來了。她又找出棉花,一層一層地鋪在材料好的布上,反復鋪設壓實,厚度差不多了就上了另一層布,然后走線固定,最后一點點地縫制起來。
半晌午時劉云來了,手里還帶著針線活兒,看喬蘭在做衣裳,欣慰地笑了:“我就說,這林兄弟是個會疼人的。你身子都好啦?”
喬蘭臉色發(fā)紅,點了點頭:“已經好了,讓嫂子費心了。”
劉云掐了一把她的臉,打趣道:“是我費心還是林兄弟費心呀?”惹的喬蘭更是臉紅。
兩人笑鬧了一會兒就收住了。
“你可有什么短的缺的?林兄弟獨身一個,這日子就過的粗疏些。”
喬蘭搖頭:“并沒有什么短缺,只是有件事確實要嫂子幫幫忙?!?/p>
劉云笑道:“你說?!?/p>
喬蘭道:“嫂子跟村里人熟悉些,能否幫我問問,誰家種的蘿卜白菜的多,余些出來給我,我按市價買。”
劉云一聽停下手里的活兒問道:“妹子要多少?我家里還有,盡管從我家拿就是,買就不必了?!?/p>
喬蘭回:“那可不行,嫂子要是有,就賣些給我,若是不要錢,我也不能要。實在不行,我自己從別家買去,嫂子心疼心疼我,省我些事可好?我要不了多少,想做些佐粥菜,再留些鮮口?!?/p>
“蘿卜要個二十斤,白菜少一些,十五斤就行?!?/p>
劉云笑了:“那盡夠的,既如此,妹子就按一文五斤給我好了?!?/p>
喬蘭一聽就知她便宜太多,人與人相處,可不能僅著小便宜占?!安怀?,冬天菜蔬緊俏,拉去集上一文三斤也是賣得的。嫂子若想幫襯我,三十五斤的東西,收我十一文便是?!?/p>
劉云道:“那這不是在家里嗎,哪里能按集上的價兒。”
兩人討價還價了半天,劉云拗不過喬蘭,定下了十文。只不過李大山背來的時候,有多加了幾個蘿卜一顆白菜。
林奧晚上到家的時候,就看到自家門前多了幾個竹編簸箕,里頭整整齊齊擺放著青色的蘿卜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