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你突然問我,“感覺高考奮斗的日子特有意思,你說我要是個學霸會是怎么樣子的呢?”
我一臉疑惑,不知道你為什么會問起這么多年前的事情,細細數來也有將近十年八年的光景了。
“為什么突然問這個,”我愣了一下,半開玩笑著說,“大概就是過成我這樣子的吧,哈哈哈……”。帶著開玩笑的意味,是因為我沒有足夠的底氣承認我是學霸。
我不知道我是否算得上學霸,就像好牌爛牌,沒有比較是下不了定義的。套上重點中學和重點大學的光環,應該也算得上沒啥底氣的學霸吧,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上高中那一刻起我就深知比我厲害的無處不在,盡管念了大學,但我明白這僅僅不過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學生罷了。“但回頭想想,高中的日子最幸福了,啥也不用想啥也不用管,該學學該玩玩。”
你說:“學習不行,要困。”
“哈哈哈,可是你知道嗎?我曾經不愛學習到極其偷懶的地步,曾經有一次還跟我父親說我想學體育,不用動腦子那種。”可能當時的我對學體育有一種誤解,就是累身體不費腦就很輕松。
“你這么不愛學習,咋學習還那么好呢?”你有些不理解。
突然那么一刻,我在想,“我要是當初真的選擇去學體育的話,是不是就活成了你呀?”
對于學體育的想法,也只是一時冒出來的。記得初中的時候,每天下午最后一節自習課,選修體育的同學可以不用待在教室里面自習,一般都是到田徑場練習田徑項目,長跑短跑還有跳遠。放學回家要穿過田徑場,每次看到在奔跑的同學就羨慕得不得了,真好,腦海中不斷涌現出奔跑的歌詞“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羨慕他們的自由以及不用一直待在課室里。這好像也驗證了我是不是有輕微多動癥的癥狀,常常坐不住。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對于體育特長生,中考文化課的分數不要求太高就可以上很好的中學,我經常幻想,如果我是體育特長生是不是可以考上重點中的重點中學呢?終于有一次忍不住,回家征求父親的意見,當然估計他也是當我開玩笑的,對這事肯定是不同意的。在他看來,唯有正正經經念書才是出路,不要老想著偷懶,想一些旁門外道不靠譜,然后我想學體育的想法就這么被掐死在了萌芽階段的搖籃里。
我們不一樣,你有你的自由。
你說從小就不愛念書,看到書就犯困,想睡覺,在學校除了學習不好,其他方面都挺好,跟同學們老師們關系處的都很好。學生時代的孩子們,覺得當班干部都應該是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這樣子才能有很好的榜樣作用。但是你不干,你偏要競選班干部。“大家好,我今天要競選班長,正班長哈。雖然學習不是我的強項,但是我愿意成為班長,和大家打成一片,為班級服務。”這是你逗逼的競選宣言,你還很堅定地跟班主任說,你要當就當正班長,堅決不當副班長。后來你如愿以償,真的當上了你們班的正班長,而跟你一塊競選的女同學,最后只能屈尊副班。當你說起這些的時候,滿臉笑意滔滔不絕,在回憶當時年少的簡單快樂的時光。
上學的時候,因為成績還行,我經常被老師安排當班干部或者課代表,就好像學生時代理應完成的課業般,沒有競爭得來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唯一的信念就是,身為課代表這門功課一定不能落下。記得上中學的時候,班里來了位轉校生,據說數理化很厲害,人稱“物理王子”。當時年少愛較勁,心想,童話里的王子不應該都是翩翩少年身騎白馬嗎,他怎么可以呢?于是開始非常認真學習物理,常常拿下物理考試第一名,想讓江湖從此再無“物理王子”。在學校,常常被作為比較的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是自家的哥哥。因為哥哥只比我高一年級,常被老師們當成比較的對象。“你哥哥數理化那么好,你怎么每次考試都考不了那么高分呢?”每次考完試,班主任都會這么找我談話,如果沒有例行公事就感覺少了些許什么。直至中考,才能得到班主任唯一一次的認可,“這次考得不錯呀!”等這句話好久了,而中學時代也隨之結束了。
想起在此之前,偶然在辦公室看到你,隨口問了一句,“好久不見,你這段時間是休假去了嗎?”當時我們還是很陌生,好像就見過那么一兩次吧。
“是呀,”你開著玩笑著,“好久不見,是不是想我了呀?”
大概我心里翻了一百的白眼,心想“這位大哥你想多了吧,我們很熟嗎?”但表面還是仍然保持著職業假笑,“啊哈哈,想……”我拖著長長的尾音,接著“得美”,然后轉身往門口走了出去,走了兩步突然想到我接下來也準備休長假了,回頭跟你說,“我真的也要休假去了,明天就走,再見!”
“記得帶特產呀!”身后傳來你的聲音,“腸粉、榴蓮酥,早茶,點心……”
第二天一早,你正好順道,捎我去車站。
大熱天氣,陽光刺得睜不開眼,路上還塞車幸好提前出發了,不然都擔心能不能趕上我的火車,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起來。
“這天氣最適合游泳去了,清爽涼快。”你看著前面走走停停的車流說。
“我也會游泳,但只會游25米。”
“對了,你知道嗎?我來之前收拾行李的時候還在想說,要不要帶上我的網球拍呢?”我頓了頓,“可是來這發現居然沒有網球場呀。”
這里的環境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樣。剛剛踏出校門不久,我以為這里會像平常的校園一樣,有辦公室、生活區,還有體育館或俱樂部。
“你會打網球?”你一臉驚訝地看著我。“我之前在體校學的是網球專業,還拿到教練資格證。”
“哇塞,你好厲害!我只是在學校學過一段時間,但只學會了發球和撿球。”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哦?你會發球,那你是跟教練學的嗎?你學的是平擊發球還是上旋發球?”
“哈哈哈,我可以說我也不知道我學得發球算啥類型發球么?就是上學的時候跟同學瞎學著玩的。沒有請過教練,就是看了一下網球入門的練習視頻。”
回想起曾經在學校打網球的時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快樂。
當初心血來潮想學網球,感覺打網球很酷,應該很好玩,所以跟室友商量著要不要一塊學。誰知道一拍即合,當即買了網球拍等裝備,迫不及待要練球去了。我們沒有固定的練球時間,可能大半個月都不會去一次,看什么時候心情好,或者晚上沒啥事情忙的時候,就會帶上我們網球裝備前往網球場。我們的學習資源除了網上的教學視頻,還有隔壁場地的同學,每次在做熱身運動的時候,就會目不轉睛地盯著隔壁場地的同學,學習他們的發球接球動作,然后我們就可以依葫蘆畫瓢揮兩下拍子。我們最大的成就感有兩大來源,一是是否能打出來回球,能接到對方發過來的球就很激動了,這是除學會發球之外又一大進步了。第二個成就感估計是別人都想象不到的,那就是撿球!對,撿球,顧名思義,就是撿網球!不管今天的練習有沒有學到新技能,有沒有進步,撿到網球也算是我們另外的收獲。在網球場,一般都會有被遺棄在角落里的網球,我們看到遺落的網球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開心,又有新收獲。我們珍惜每一個網球,不管新的還是舊的,都一樣愛護。我們常常研究為什么人家發球發的那么好,肯定是因為他們練習的多,練習得有效率,為什么他們那么高效率,肯定是因為他們網球多。我們的邏輯推理得出的結論就是,我們只有6個網球,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撿球上面了,哪來的時間練習技術呢?所以我們的小目標是,就算網球沒學會,撿到一籮筐網球也很滿足了。
滿打滿算下來,學習大半年的網球,事實上平均不到一月兩次的練球時間,但是這份回憶卻又是那么開心而珍貴!我時常想念,不是我發了多少個好球,我們接到了多少次來回球,畢竟也沒幾次,,更多的是懷念我們一起練球的夜晚,安靜祥和,累了躺在球場邊的長椅上,仰望星空,思考人生,聊聊理想,幻想并期待我們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子!這種無憂無慮的日子,我們都知道,未來很難得再有這么一段悠閑且愜意的時光,任我們放飛自我,所以越加顯得彌足珍貴。
“以后有機會教你打網球吧!”你把我的思緒拉回來了。
“好呀好呀,教練貴不貴的呀?太貴我可是請不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