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跟著四狗子,跑前跑后的,早上的碗筷也不洗了,一鍋香噴噴的豬草煮湯快開了。
這時候,小十說:“哥哥,你聞,鄰居兇大嬸家今天吃的野菜包子,聞起來香噴噴的。”
四狗子聽了,說:“兇大嬸兇得很,護食護的緊。我們要是跑去找她要吃的,肯定會被一頓子胖揍。而且,這個兇大嬸,打起人來還兇大很,我可不想被她打。要不這樣,我們偷偷溜進去,悄悄的吃,等吃飽了再出來。最好還能帶一點。”
幾個弟弟妹妹一聽,覺得可以。于是,一幫人偷偷溜進兇大嬸家的籬笆墻,貓到廚房,趁著兇大嬸家一家開飯的功夫,幾個小家伙,膽大包天的在人家家灶房,也開飯了。
四狗子吃的極快,一邊吃,還一邊往兜里揣,還小聲給弟弟妹妹們說:“多吃點,多吃點,別客氣,就當是自家的。”
幾個弟弟妹妹們,每人手里兩個包子,左邊的咬一口,右邊的咬一口,幸虧一個人只有一張嘴,要是一個人有兩張嘴,兩個包子都不夠吃的,根本吃不過來。幾個人吃的快噎死,把兇大嬸家水缸里的涼水灌了幾口。
眼看著時間差不多,四狗子讓幾個弟弟妹妹們先回去,他自己揣著幾個包子,隨后也趕回了家。家里的一鍋豬草湯,開的正好。幾個人吃了野菜包子,看著豬草湯,瞬間覺得不香了。
于是,幾個人,一人盛了一碗,慢慢的,小口小口的喝起來。一邊喝,一邊說:“還是剛才的野菜包子香。”
四狗子說:“就是,明天讓小五他們幾個,上山去挖野菜去。挖回來,我們也吃野菜包子。”
“可是家里沒有面了,哥。”小八悄悄的說。
“哦,是哦,家里沒有面了。”四狗子說。“沒事,明天讓小五他們弄點面回來。”
于是,家里的幾個吃的香噴噴的,完全不管外面的幾個人,到底吃沒吃飯。
不過,比較好的是,四狗子他們給大家留了一鍋豬草湯。
兇大嬸不一會兒就發現,家里的包子少了一籠。瞬時間,滿院子都是兇大嬸的嚎叫:“哪個小兔崽子,膽子這么大,偷東西偷到老娘家里來了~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這幫小兔崽子,看我不把你們揪出來,挨個兒的打死!”
兇大嬸可是太兇了,動不動就是逮著人一頓子廝打,上次把村里王小九他爹打的掉了兩顆牙,上上次把村里趙小三他哥打的掉了一地的頭發。
四狗子聽到兇大嬸的聲音,嚇得一哆嗦。趕緊把家里的野菜包子塞到柜子里。剛放好,兇大嬸來到了四狗子家,問:“我家的野菜包子,是不是你們幾個偷吃了?”
四狗子脖子一梗,也兇兇的說:“誰吃你家的野菜包子了,我們今天吃的是豬草湯。”
兇大嬸一看,果然綠油油的豬草,在碗里飄著幾根,幾個小家伙,糊的給野貓一樣,圍著桌子,眼睛亮晶晶的,喝著湯。看見她進來了,都笑瞇瞇的,好像她像好吃的一樣。這個眼神,熱切的把兇大嬸都給嚇著了。
兇大嬸看了看,確實沒有野菜包子,但是,可以聞見淡淡的野菜包子的香味。這時候,四狗子好死不死的,對著兇大嬸打了個飽嗝,一股子家里野菜包子的味道混合著四狗子的口臭味,胃里的酸腐味撲面而來。兇大嬸差點背過氣去,然后,抓著四狗子就是一頓子打。
四狗子哭唧唧的說:“你,你,你,你欺負人。我們都沒吃你家的野草包子,你怎么還打我?”
兇大嬸說:“打的就是你,誰讓你對著我打嗝。關鍵還那么臭,那么臭,你自己聞聞你嘴里的味道!能讓人吐出五里地去!”
四狗子奇跡的回了個嘴:“誰讓你聞我嘴里的味道的,我嘴里的味道,我爹娘都不聞,就你是非,就你事多,你想干啥?這是我家,你還兇的很,長這么肥,看誰都像是賊!”
這時候,兇大嬸生氣了,她兇惡的說:“好你個四狗子,你一股子野菜味道,就是你偷了我家的野菜包子。你家今天喝的豬草湯,哪里來的野菜味?”
四狗子說:“我的嘴有個神氣的功能,喝豬草湯,能喝出野菜味來,怎么了,你不服還是怎么的?不服氣你來打我!你來打我呀!”
聽到這話,兇大嬸更生氣了,心說:好你個四狗子,平時在家里就不待見小五,現在還敢給我吼吼叫叫的。
這時候,兇大嬸對著四狗子的臉就是兩個大逼兜。打的四狗子眼冒金星。
四狗子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給小八等幾個弟弟妹妹們說:“哭,全部哭起來!”
小八“哇”的一聲就哭了。小九也不甘示弱,“哇哇哇”的邊哭邊嚎叫,沖著往家門外跑,一邊跑,一邊喊:“打人了,打人了,鄰居兇大嬸打我哥哥了。”
小十更是哭的凄慘,“哇哇哇”的一頓子嚎叫,只有聲音,沒有眼淚。
四狗子看著小十哭,直接給逗笑了。兇大嬸一看,鬧成這樣,索性放了手,不開心的回家了。
四狗子看到兇大嬸回家了,對幾個弟弟妹妹們說:“收。”幾個弟弟妹妹們就停止了表演。
只有小九特別實誠,她不但哭的最大聲,還哭的最兇,同時,把鄰居大媽從隔壁給叫來,要讓鄰居大媽,幫著自己的哥哥,把兇大嬸給打回去。
兇大嬸都走了,小九連哭帶爬的回到自己家,身后跟著鄰居大媽。大媽一邊走一邊說:“可憐見的,家里的大人都不在,就這幾個小家伙,還被人給欺負。家里的大人也真是,留著四狗子這么個孩子,能不被人欺負么?”
進來看到四狗子紅腫的臉,大媽心疼的說:“都是苦孩子,看這個臉,都被打成這樣了。你們兇大嬸也不是個好相于的,怎么能對孩子下這么重的手呢?難怪這么多年,沒有孩子。就她這樣的,孩子都不投胎到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