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的小五,帶著弟弟妹妹小六、小七去野外找果子吃。這天,他們來到一個桃花流水潺潺的地方,里面全部都是桃樹,走出好幾里地過去,都沒有走到盡頭。小五開心的想:太好了,這么多的桃子,每天來摘一點,每天來摘一點,可以吃好久。
小六和小七沉浸在美好的桃林里,欣喜若狂。小六脫了鞋,在青青的草地上,奔跑。一邊跑一邊說:“姐姐,快來,這個草地軟綿綿的。”
小七也開心的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打起了滾,然后說:“我的姐姐,你快來感覺下,這個草,比家里吃的豬草還要柔軟。”
小五摸了摸綠油油的草,小草服帖的在地上,柔柔軟軟。小五拔了一撮,放在鼻子底下聞了聞,一股香香天天的糖果味撲面而來。
小五忍不住放到嘴里,嘗了嘗,然后欣喜的說:“你們快嘗嘗,這個居然是甜的。就像是糖果。”
小六、小七拔下來嘗了嘗,果然甜絲絲的。
于是,這幾個小家伙,開始把綠油油的草都拔下來,裝在身后的筐子里。裝了好久,筐子還沒裝滿。而樹上又大又紅的桃子,看著也很誘人。
小五個子已經長高了一些,她踮起腳,開始熟練的摘桃子,摘下來咬了一口,又香又甜。小五高興的說:“快,快,我們再多摘些桃子,今天又有很多的好吃的了。”
小六手腳麻利的爬到樹上,開始摘桃子,遞給小七,小七熟練的往筐子里遞桃子。
誰都沒有發現,剛才他們摘過草的地方,又悄悄的長了新的草出來。
小五、小六和小七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的桃子,也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桃子。幾個人摘累了,就在樹底下席地而坐,開始有滋有味的啃起桃子來。
小五說:“我們把桃子的種子帶回家,我們種在院子里啊,明年就可以長成一棵棵的小桃樹了。”
小六和小七甩開腮幫子,奮力的吃起了桃子。然后,一會兒的功夫,就收集了二十多顆種子。大家覺得,這個桃子長的這么好,種出來的桃子也一定很好。
幾個小家伙,正吃的高興,忽然,不知道從哪里出來一個老婆婆。這個老婆婆滿頭銀發,臉上的皮膚都皺皺巴巴的,一雙眼睛看起來很兇的樣子,一點兒也不像是好人。這個老婆婆說:“哪里來的無知小兒,誰讓你們摘了這里的桃子的。”
老婆婆穿著玄色的裙衫,上面繡著大朵大朵的花,每一朵都閃爍著燦燦的光華,看起來就不像是凡人。
小五說:“老婆婆,這是你的桃林么?桃子很好吃。謝謝你。”
老婆婆說:“是我的桃林,我是這片桃林的守林人。我們家世世代代都住在這里,你們還是第一波進來的人。你們是怎么進來的?”
小六說:“我們也不知道,聞見香味就跟著進來了。”
小七說:“就是,就是。”
老婆婆說:“好吧,你們是第一波進來的人,桃子你們可以吃,但是種子你們不能帶走。”
小五說:“老婆婆,我們也想回去種桃子。”
老婆婆說:“這種品種的桃子,用這個山谷里的水和土壤才能長好。你們把種子帶出去,也種不出來這樣的桃子。桃生谷謂之桃,桃出谷不出桃。這是我們守林人千百年來的祖訓。小丫頭,你們把種子留下,已經吃了的桃子和摘了的桃子,你們就帶回去吧。”
小五說:“謝謝老婆婆。”
小五、小六、小七謝過老婆婆之后,不知道怎么就離開了山谷。回首再望回去的時候,煙霧彌漫,已經看不到桃林了,小五吃驚的揉了揉眼睛,仔細的看了看,果然,濃霧彌漫處,什么也沒有了。
沒有桃林,沒有山谷,也沒有綠油油的草地。
小五和小六、小七說:“莫非我們遇見了神仙。”
小六說:“還是個老神仙。”
小七說:“老神仙年輕的時候,一定是個美麗的神仙。”
遠遠看著他們走出桃林的老婆婆笑了笑,迅速變成一個輕盈的美少女,她一邊啃著桃子,一邊說:“被人認為是神仙的感覺真好。”
而小五他們也不知道,就是這趟神氣的旅程,給小五、小六、小七帶來了連連的好運。
首先,回到家里的小五,已經有豬草湯可以喝了,終于有了她的一份。然后,鄰居兇大嬸同意,幫小五種桃子。
在收集了這三筐子的桃子種子后,小五在兇大嬸的幫助下,種下了一片桃林。這波桃樹,在饑荒連年里,讓小五一家幸以生存。
幾年過去后,小五和兇大嬸種植的桃樹,越長越好。每年都有數不清的桃子可以吃,多了的時候,小五還會去出去賣,換成生活用品回來。家里的光景眼看著好起來。
家里的弟弟妹妹們看到這個情景,都主動的幫助小五去摘桃子,運到集市上去售賣。四狗子依然是好吃懶做的那個。小五一點一點的,靠著買套子的收成,攢了不少錢。小五在兇大嬸的幫助下,來到房舍,打算買一套小房子,帶著和自己種桃子的弟弟妹妹們出去住。
我第一次見到兇大嬸的時候,覺得,這個女人除了說話嗓門大一點,長的壯實一點,也沒有什么兇的,倒是有鄉民的淳樸。
兇大嬸先跨進房舍,一進來就招呼著后面的幾個小崽子:“孩子們,快進來!”
說話粗聲粗氣的,嗓門還大得不得了。
小五等著兩只圓乎乎的眼睛,好奇的看著房舍里面擺出來的屋子的模型。
小五好奇的問:“這里的房子,和這些小小的房子長的一樣么?”
小六也問:“這么小的房子,怎么建設出來的?是給小貓住的么?”
小七說:“小貓都有房子,我們也想有這么好的小房子。”
我看著這幾個天真的孩子,笑著說:“這些小房子是模型。模型的意思就是,他們是房子變小的樣子,好讓你們看的仔細點。”
頓了頓,我又說:“你們要買的房子,當然是大到你們可以在里面生活,做飯、睡覺、玩耍的。”
兇大嬸問:“我們想買個便宜點的。家里住四五口人的。”
我說:“稍等,我帶你們看看這套。”
說著,我把他們領到一個六十多平方米戶型的小房子。在古代賣房子,六十多平米就已經很大了,主要是還帶院子。古代的生活方式很簡單,有吃飯的地方,睡覺的地方,房間里也不需要準備衛生間,會有桶子裝上出去,倒掉。
六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其中大的房間有十二平方米,這里面,放著桌子,凳子,看起來氣派極了。小的房間有兩間,一間九平方米,一個大炕,可以睡三個大人或者四個小孩子,就小五他們這幾個的小身板,這一個小房間就夠用了。
還有一間也是九平方米,里面還是一個大炕,兩個房間對稱分布在最大的房間兩側,這樣,等到小五和弟弟妹妹們長大了,就可以實現分房睡。
準備了一個十二平方米的灶房,里面除了灶臺之外,還連接著一個大坑,這樣,全家人在灶臺上做好飯之后,就可以在這個大炕上開飯了。
還有三個約六七平方米的房子,都是一個一個的的小隔間,這些小隔間里,有兩件配備了可以睡覺的地方,還有一間是儲物。
兇大嬸看了,連連贊嘆:“現在孩子們小,住在這樣的房子里倒也安全。等到長大了,也不用換房子,就算成家了,也是有地方住的。”
小六說:“我想住小隔間,我想要個獨立的小房間”。小七也說:“姐姐,我也想要住小隔間,這個小隔間,小小的,住進去感覺特別好。等我長大了,我還要和姐姐住一起。”
小六說:“姐姐,姐姐,等我長大了,我也繼續和姐姐住一起。等我娶媳婦回來,我和媳婦還住這個小隔間。”
兇大嬸聽了哈哈大笑起來。說:“你看,孩子們對這套房子都挺滿意的,那就用這套吧。”
小五仔細的看了看灶房,開心的說:“我以后住灶房,姐姐一睜眼就給你們做好吃的。”
小六、小七高興的拍著小手,說:“我們就知道,還是姐姐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