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見狀,站起身來,緩緩說道:“諸位,東吳與蜀漢本無深仇大恨,如今共同的敵人是曹操。聯盟之后,我們可共享資源,共同發展。蜀漢有廣袤的土地,東吳有強大的水軍,若能合作,定能取長補短,共創大業。”他的話讓一些大臣陷入了沉思。小喬心中對諸葛亮的解圍感激不已,她暗暗希望這場爭論能夠早日平息,聯盟能夠順利達成。
經過周瑜和諸葛亮等人的不懈努力,東吳內部的反對聲音逐漸減少,聯盟之事終于有了轉機。小喬也松了一口氣,她深知這其中的不易。在一個寧靜的夜晚,小喬與周瑜漫步在江邊。江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一條銀色的絲帶。小喬輕聲說:“公瑾,這段日子你辛苦了。聯盟之事能有如今的局面,全靠你和諸葛先生。”周瑜看著小喬,眼神中滿是愛意:“小喬,只要能護你周全,護東吳安寧,我做什么都值得。”小喬靠在周瑜的肩上,感受著他的溫暖:“公瑾,我會一直在你身邊,與你共度風雨。”
就在聯盟即將正式達成之際,又出現了新的變故。曹操得知東吳與蜀漢有聯盟之意,便派出使者前來東吳,試圖離間雙方。使者見到孫權,傲慢地說道:“吳王陛下,蜀漢劉備乃反復無常之人,東吳若與他聯盟,無異于與虎謀皮。曹操大人雄才大略,若東吳肯歸降,必能保東吳榮華富貴。”孫權心中猶豫不決,他看著大臣們,問道:“諸位對此事有何看法?”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
周瑜皺起眉頭,大聲說道:“陛下,曹操此乃離間之計,絕不可輕信。蜀漢與東吳聯盟,是為了共同對抗曹操,若此時動搖,必中曹操圈套。”諸葛亮也點頭說道:“周將軍所言極是。曹操心懷叵測,東吳與蜀漢若各自為戰,必將被曹操逐個擊破。”小喬在一旁聽著,心中暗自為周瑜和諸葛亮加油。她想:“這關鍵時刻,絕不能讓曹操的陰謀得逞。”
孫權沉思片刻,終于下定決心:“朕決定與蜀漢聯盟,共同對抗曹操。曹操使者,你且回去告訴曹操,東吳絕不歸降。”使者灰溜溜地走了。小喬心中大喜,她知道,東吳與蜀漢的聯盟終于穩固下來了。
在聯盟穩固之后,軍事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周瑜日夜操勞,訓練水軍。小喬心疼不已,她常常帶著親手做的點心去看望周瑜。在軍營中,小喬看到周瑜忙碌的身影,心中滿是敬佩。她走上前去,輕聲說:“公瑾,你歇一歇吧,別累壞了身子。”周瑜接過點心,笑著說:“小喬,我沒事。如今大戰在即,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小喬看著周瑜疲憊的面容:“公瑾,我知道你肩負重任,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呀。”周瑜輕輕撫摸著小喬的頭發:“有你在,我就有力量。”
與此同時,諸葛亮也在蜀漢調兵遣將,與東吳相互配合。他寫信給周瑜,詳細商討作戰計劃。周瑜看著諸葛亮的信,對小喬說:“這諸葛先生果然是個厲害人物,他的計劃考慮得極為周全。若能與他攜手,這場大戰我們勝算不小。”小喬點頭道:“公瑾,你們二人都是當世英才,定能共創輝煌。”
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聯盟背后,也隱藏著一些矛盾。東吳的一些將領對諸葛亮的指揮有些不滿,認為他是蜀漢之人,不應過多干涉東吳的軍事行動。有一位將領私下對周瑜說:“周將軍,那諸葛亮總是指手畫腳,我們東吳的軍隊憑什么要聽他的?”周瑜皺了皺眉頭:“休得胡言。諸葛亮的智謀對我們聯盟大有裨益,我們應相互信任,共同抗敵。”小喬聽聞此事,心中擔憂起來。她想:“這內部的矛盾若不及時化解,恐怕會影響聯盟的戰斗力。”
小喬找到那位將領,輕聲說道:“將軍,諸葛先生一心為了聯盟,他的策略也是為了能讓我們更好地對抗曹操。如今大敵當前,我們應摒棄成見,團結一心呀。”將領看著小喬,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小喬姑娘,我知道你說得對。只是心中有些不服氣罷了。”小喬微笑著說:“將軍胸懷大志,定能以大局為重。”
隨著戰爭的臨近,緊張的氣氛彌漫在東吳與蜀漢的上空。小喬心中既擔心周瑜的安危,又對聯盟的未來充滿期待。她常常在夜晚對著明月祈禱,希望這場戰爭能夠早日結束,東吳與蜀漢能夠取得勝利,天下能夠恢復太平。
在一次戰前的軍事會議上,諸葛亮與東吳的將領們再次齊聚。諸葛亮站在地圖前,詳細地講解著作戰部署:“此次戰役,東吳水軍從正面進攻,吸引曹操主力。蜀漢軍隊則從側翼包抄,截斷曹操退路。我們要把握好時機,相互配合,方能取勝。”東吳的將領們雖然心中仍有一些疑慮,但也都表示會聽從指揮。周瑜看著諸葛亮,堅定地說:“諸葛先生,東吳水軍定當全力以赴。”
戰爭終于爆發了。江面上戰船密布,喊殺聲震天。東吳的水軍在周瑜的指揮下,如蛟龍出海,沖向曹操的艦隊。蜀漢的軍隊也按照計劃從側翼殺出,一時間,曹操的軍隊陷入了混亂。小喬在后方焦急地等待著消息,她的心緊緊地揪著。她不停地在心中念叨:“公瑾,你一定要平安歸來。”
戰場上,周瑜身先士卒,率領水軍奮勇殺敵。他的戰船在江面上橫沖直撞,所到之處,曹軍紛紛潰敗。諸葛亮在后方指揮若定,根據戰場形勢及時調整戰略。東吳與蜀漢的聯軍越戰越勇,逐漸占據了上風。
然而,曹操也并非等閑之輩。他很快穩住了陣腳,組織起反擊。曹軍的弓箭手萬箭齊發,東吳的戰船不少被射中,士兵傷亡慘重。周瑜見狀,眉頭緊皺,他大聲喊道:“將士們,不要退縮!我們為了東吳,為了聯盟,一定要堅持住!”東吳的將士們齊聲吶喊,繼續戰斗。
小喬得知戰場上的慘烈情況,心急如焚。她不顧眾人的阻攔,來到江邊,望著硝煙彌漫的江面,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她心中默默祈禱:“上天保佑,讓這場戰爭快點結束吧。公瑾,你千萬不能有事啊。”
在這關鍵時刻,諸葛亮想出了一個計策。他派出一支奇兵,繞到曹操軍隊的后方,燒毀了曹操的糧草輜重。曹操的軍隊頓時陷入了混亂,士氣大減。東吳與蜀漢的聯軍抓住機會,發起了最后的總攻。
周瑜率領著東吳水軍,如猛虎般沖向曹操的旗艦。他揮舞著寶劍,口中大喊:“今日便是曹操滅亡之日!”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曹操的軍隊終于潰敗,曹操率領殘兵敗將狼狽逃竄。
東吳與蜀漢的聯軍取得了勝利。小喬看到周瑜平安歸來,激動地撲進他的懷里,淚水奪眶而出:“公瑾,你終于回來了。我好擔心你。”周瑜緊緊抱住小喬:“小喬,我們勝利了。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諸葛亮看著勝利的場景,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對周瑜說:“周將軍,此次戰役,東吳水軍功不可沒。”周瑜也笑著說:“諸葛先生的智謀更是讓我佩服。這聯盟的力量,果然強大。”
然而,在勝利的喜悅背后,也隱藏著一些問題。戰爭的創傷需要時間來愈合,東吳與蜀漢在戰后的利益分配上也出現了一些分歧。小喬看著周瑜和諸葛亮為了這些事情而忙碌,心中有些無奈。她想:“這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新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在一次商討戰后事宜的會議上,東吳的一位大臣說道:“蜀漢在戰爭中出兵較少,卻想分得較多的利益,這不合理。”蜀漢的一位謀士也不甘示弱:“東吳若不是我們蜀漢的配合,能取得勝利嗎?利益分配應公平合理。”雙方爭論不休,氣氛逐漸緊張起來。
周瑜看著眾人,說道:“諸位,我們聯盟是為了共同對抗曹操,如今勝利了,應相互體諒。利益分配之事,可再行商議,找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諸葛亮也點頭表示贊同:“周將軍所言甚是。我們不應因眼前的利益而破壞了聯盟的關系。”
小喬在一旁聽著,心中希望雙方能夠冷靜下來,妥善解決問題。她深知,這聯盟的穩固對于東吳和蜀漢的未來都至關重要。
經過一番艱難的談判,東吳與蜀漢終于達成了一個相對公平的利益分配方案。聯盟暫時得以繼續維持。小喬松了一口氣,她知道,這一路走來,充滿了艱辛與挑戰。
但不久之后,東吳內部又發生了一些變故。一些家族勢力為了爭奪權力,開始互相傾軋。小喬所在的喬家也被卷入其中。小喬的兄長喬玄找到小喬,一臉憂慮地說:“小妹,如今家族紛爭不斷,我們該如何是好?”小喬心中一沉:“兄長,這其中的利害關系錯綜復雜,我們需謹慎應對。”
在喬家的一次家族會議上,氣氛劍拔弩張。一位叔父大聲說道:“我為喬家立下汗馬功勞,這家族的大權應由我掌控。”另一位堂兄也站起來反駁:“叔父年事已高,這大權應交給年輕有為之人。”雙方互不相讓,甚至差點動起手來。小喬看著這混亂的場景,心中十分痛心。她想:“喬家本是東吳的名門望族,如今卻因權力紛爭而陷入如此境地。”
小喬站出來,大聲說道:“諸位長輩、兄長,喬家如今面臨危機,我們不應在此內斗。應團結起來,共同維護喬家的聲譽與地位。”眾人看著小喬,有的露出不屑的神情,有的則若有所思。
在這家族紛爭的同時,東吳與蜀漢的聯盟也面臨著新的考驗。外部的一些勢力對聯盟虎視眈眈,試圖破壞聯盟的關系。諸葛亮寫信給周瑜,提醒他要警惕外部勢力的陰謀。周瑜回信表示會加強防范。
小喬在這復雜的局勢中,感到無比的疲憊與壓力。她既要擔心喬家的命運,又要關注東吳與蜀漢聯盟的發展。她常常在深夜獨自思考,試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有一天,小喬得知一位神秘人物與喬家的紛爭有關。她決定暗中調查。在調查過程中,她發現了一些驚人的秘密。原來,這位神秘人物是被曹操暗中收買,目的是在東吳內部制造混亂,破壞東吳與蜀漢的聯盟。
小喬心中暗忖:“這東吳與蜀漢聯盟,乃是對抗曹操之關鍵,絕不能讓奸人得逞。我雖為女子,亦當為東吳出份心力。”她眼神堅定,似有決然之意,那目光仿若能穿透重重迷霧,直抵陰謀核心。
小喬先于府中仔細觀察,見一仆人行為鬼祟,眼神閃爍不定,似心懷叵測。她悄然走近,輕聲問道:“你近日在府中忙些何事?”那仆人支支吾吾道:“小的……小的只是做些雜活,并未有甚特別之事。”小喬冷笑一聲:“哼,莫要瞞我,你那慌張模樣,已露破綻。”仆人額頭冒汗,如熱鍋上的螞蟻,卻仍強裝鎮定:“小姐莫要冤枉好人。”
小喬不再追問,轉身離去,暗中吩咐親信盯緊此人。隨后,她喬裝改扮,步入市井。于一偏僻小巷,聞得二人低語。“那喬家之事,可得抓緊,莫要誤了曹公大計。”“兄臺放心,我已在喬府埋下多處暗線,只待時機成熟。”小喬心中一驚,怒火中燒:“曹操老賊,如此陰險!”她咬著下唇,暗暗發誓定要揭露此陰謀。
小喬匆匆回府,直奔周瑜書房。周瑜正伏案沉思,見小喬神色匆匆,忙起身迎道:“喬妹,何事如此慌張?”小喬急道:“公瑾,我發現有曹操奸細混入喬家,意圖破壞聯盟。”周瑜眼神一凜,如寒星乍現:“竟有此事!喬妹,你且莫急,我定不會輕饒這些奸細。”
周瑜即刻召集麾下將士,沉聲道:“眾將士聽令,速速排查喬府上下,凡有可疑之人,一律拿下。不得有誤!”眾將士齊聲應道:“遵命!”小喬在旁,心中稍安,卻仍有憂慮:“公瑾,此事若處理不當,恐聯盟生隙。蜀漢那邊,亦需告知。”周瑜點頭:“喬妹所言極是,我這便修書與諸葛亮。”
書成,差人快馬送往蜀漢。諸葛亮接信后,回信言明定會協同應對,共破奸計。小喬見信,松了口氣:“公瑾,有諸葛先生相助,此事或可順利解決。”周瑜道:“然亦不可掉以輕心,需先揪出奸細。”
在周瑜嚴密排查下,那鬼祟仆人終被擒獲。周瑜怒視此人:“說,你受何人指使?”仆人哆哆嗦嗦道:“將……將軍,小的是受曹操之人蠱惑,說事成之后,許我重金。小的一時糊涂,求將軍饒命。”周瑜呵斥道:“你這貪財之人,險些壞我大事。”
此時,東吳與蜀漢聯盟亦遇波折。東吳一將領氣沖沖來見周瑜:“都督,那劉備軍在我東吳境內,搶奪糧草,擴充兵力,此等行徑,實難容忍。這聯盟還有何意義?”周瑜眉頭緊皺,如烏云蔽日:“先莫沖動,待我查明。”
周瑜與諸葛亮會面,氣氛凝重。周瑜道:“諸葛先生,劉備軍之事,東吳將士頗有微詞,先生作何解釋?”諸葛亮羽扇輕搖,神色鎮定:“周都督,此中恐有誤會。我回營后定當嚴查,若真有此事,定當給東吳一個交代。”小喬在旁勸道:“公瑾,先生一向深明大義,或真有隱情。”
劉備聞得此事,親赴東吳解釋:“周都督,小喬姑娘,此乃我管束不力,致部分將士犯錯。我已嚴懲他們,并將搶奪糧草歸還。望都督海涵。”周瑜審視劉備良久:“劉皇叔,但愿如此。聯盟不易,切不可再生事端。”
然喬府流言又起,傳小喬與諸葛亮關系曖昧。小喬聞之,淚水在眶中打轉,如梨花帶雨:“公瑾,這定是奸人陷害,你定要信我。”周瑜緊緊握住小喬手:“喬妹,我自然信你。你如那空谷幽蘭,豈會被這流言玷污。我定查個水落石出。”
周瑜追查之下,發現又是曹操奸細余黨所為,且有喬府內部之人與之勾結。小喬見那些親人,痛心疾首:“你們為何如此?我一心為喬家,為東吳,你們卻與奸人同流合污。”那些親人面露慚色,低頭不語。
劉備欲據荊州,東吳與蜀漢起爭執。聯盟會議上,東吳大臣高聲道:“荊州乃東吳之地,劉備軍憑何占據?”蜀漢謀士亦反駁:“我主乃漢室宗親,荊州合該歸我蜀漢。”小喬焦急道:“公瑾,如此爭論,聯盟危矣。”周瑜道:“喬妹,我知。我且與諸葛先生再商。”
周瑜與諸葛亮密談,周瑜直言:“諸葛先生,荊州之事關乎東吳根本,君可有良策?”諸葛亮道:“周都督,可讓劉備軍暫管荊州,但需立誓不與東吳為敵,東吳亦派軍監管。待曹操敗后,再議歸屬。”周瑜思索片刻:“此計雖可一試,然劉備為人,我仍有疑慮。”
小喬勸道:“公瑾,當下唯有如此,方能保聯盟。”周瑜嘆道:“也只能這般了。”
江東春遇之時,春日盛景如畫。江東大地在暖陽輕撫下,似沉睡巨獸初醒,生機盎然。繁花似海,如天邊云霞飄落人間,鋪就成絢麗繡毯;江水悠悠,若翠色綢帶蜿蜒伸展,環繞著這片沃土。橋公府邸花園中,繁花似錦,彩蝶嬉戲其間,似靈動仙子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小喬初現花園小徑,淡粉色羅裙隨風輕拂,身姿婀娜,仿若弱柳在春風中搖曳生姿。面容姣好,恰似春花絢爛綻放,眉眼含情,眼神靈動且透著聰慧,似星子在夜空中閃爍。她蓮步輕移,輕嗅花香,沉浸在這春日美景之中。
周瑜臨園,身姿挺拔,如蒼松翠柏傲立塵世,那股英氣撲面而來。面容英俊,似璀璨星辰耀朗空宇,令人矚目。眼神深邃且飽含深情,因事前來拜會橋公,踏入花園,便被這美景吸引,卻未料即將邂逅此生摯愛。
偶然邂逅于曲折回廊,二人目光交匯瞬間,似有電流貫穿全身,時間仿若凝固。微風輕拂,花枝搖曳生姿,似在為這相遇而歡呼。花瓣如雪般飄落在小喬發間,周瑜情不自禁,緩緩伸出手,那手似帶著魔力,輕輕為小喬拂去花瓣。小喬羞澀垂首,紅暈染頰,仿若天邊晚霞落于面龐。
橋公之謀,源于其敏銳目光。他見二人相遇情景,心中暗自思量,此二人郎才女貌,仿若天作之合。若能結為連理,必為佳話,且于家族與江東皆有莫大益處,如為家族添一堅實羽翼,為江東增一分安定力量。
家族晚宴,燈火輝煌。橋公設家宴,特意安排小喬與周瑜同席。席間,橋公目光在二人身上流轉,有意提及兒女婚事。他輕咳一聲,緩緩道:“周將軍年少有為,我家小女亦溫婉賢淑,不知將軍意下如何?”言語間巧妙試探周瑜心意。周瑜起身,身姿筆挺,恭敬地向橋公深施一禮,朗聲道:“公瑾對小喬姑娘愛慕已久,愿以真心相待,護其一生周全,此生不渝。”小喬在一旁,眼神羞澀,卻難掩喜悅,微微頷首,似在心中默許這美好的姻緣。
周瑜解下腰間祖傳玉佩,玉佩溫潤,在燭光下散發著柔和光芒,似在訴說著家族的傳承與榮耀。他鄭重地遞與小喬,目光專注而深情:“喬妹,此玉佩伴我多年,今日贈予你,愿它如我,常伴你身側。”小喬接過,雙手微微顫抖,從袖中取出親手繡制的錦帕。帕上繡著并蒂蓮花,嬌艷欲滴,似在象征著他們的愛情純潔美好,永不分離。她輕輕遞與周瑜:“公瑾,這是我為你繡的,愿君喜歡。”
自那定情之后,小喬與周瑜的日子似蜜里調油,然平靜的時光卻如易碎的琉璃,轉瞬即逝。
一日,陽光被烏云遮蔽,似不祥之兆。小喬正在府中整理衣物,忽聞院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那聲音如戰鼓擂動,震得人心惶惶。不一會兒,便見一信使滿臉慌張地沖進府來,高呼:“曹操大軍南下,已過黃河,直奔我江東而來,其勢如洪水勐獸,銳不可當!”
小喬聽聞,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冬日初雪,心中暗念:“這曹操,終究還是來了。公瑾他……定是要上戰場了。”她的手不自覺地握緊了手中的錦帕,那并蒂蓮花似也在顫抖,仿佛感知到了即將到來的風雨。
周瑜聞得消息,匆匆趕回府中。他的眼神中透著凝重,卻又帶著一絲決然,如即將出籠的勐虎,雖知前路艱險,卻毫不退縮。小喬迎上前去,眼中滿是憂慮,輕聲問道:“公瑾,曹操大軍來勢洶洶,我們該如何是好?”周瑜握住小喬的手,那手溫暖而有力,似在傳遞著力量,他說道:“喬妹,莫怕。江東乃我等家園,我定不會讓曹操踐踏。我將領兵抗敵,護我江東百姓,護你周全。”小喬望著周瑜,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強忍著不讓其落下,道:“公瑾,我信你。只是戰場兇險,你千萬要小心。”
東吳朝堂之上,氣氛壓抑得似能滴出水來。孫權高坐于主位,面色陰沉如墨,眼神中透著憂慮與威嚴。群臣們面面相覷,竊竊私語,似一群驚弓之鳥。周瑜昂首挺胸,大步邁入朝堂,他的身姿如同一棵蒼松,在風雨中屹立不倒。他抱拳向孫權行禮,朗聲道:“主公,曹操雖兵多將廣,但我江東亦有天險可守,將士齊心。瑜愿率水軍迎敵,定不辱使命。”孫權微微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欣慰,道:“公瑾有此決心,實乃江東之幸。然曹操此來,不可小覷,眾愛卿可有良策?”
此時,一老將站出,花白的胡須微微顫抖,憂心忡忡地說:“主公,曹操之軍久經沙場,我江東水軍雖強,可陸軍兵力有限,此乃一大憂患啊。”周瑜沉思片刻,回道:“老將軍所言極是。但我等可聯合劉備之軍,劉備麾下有諸多猛將,其陸軍可補我江東之短。且劉備亦受曹操威脅,與我東吳有共同利益,想必他會愿意結盟。”
孫權目光在群臣中掃視一圈,緩緩道:“公瑾此計雖妙,然劉備此人,素有大志,與他結盟,猶如與虎謀皮,如何能保他真心與我東吳合作?”周瑜道:“主公,劉備乃漢室宗親,如今曹操欲篡漢自立,他與我東吳同屬反曹陣營。且亮已與劉備深談,他愿以誠心相待,共抗曹操。瑜愿親往劉備營中,商議結盟細節,以保萬無一失。”孫權思索良久,最終點頭道:“也只能如此了。公瑾此去,務必小心。”
周瑜回府,告知小喬自己將前往劉備營中商議結盟之事。小喬一邊為周瑜整理行裝,一邊叮囑道:“公瑾,劉備此人深不可測,你此去定要多長個心眼。聯盟之事關乎東吳生死,切不可大意。”周瑜笑著握住小喬的手,道:“喬妹放心,我心中有數。你在府中,也要多多保重,莫要為我太過擔憂。”小喬微微點頭,可眼中的憂慮卻如影隨形。
周瑜來到劉備營中,劉備率關羽、張飛等眾將出迎。劉備滿臉堆笑,拱手道:“周都督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周瑜亦回禮道:“劉皇叔,瑜今日前來,乃是為了共商抗曹大計。曹操大軍壓境,你我若不聯手,恐難以抵擋。”劉備點頭稱是:“都督所言極是。我劉備雖不才,但亦愿為抗曹出份力。只是不知都督有何具體計劃?”
周瑜步入營帳,展開地圖,手指著長江一帶,道:“皇叔,曹操水軍不熟長江水性,我東吳水軍可在江上與其周旋。而皇叔之陸軍,可在陸上設伏,截斷曹操后路。如此水陸夾擊,曹操必敗。”劉備沉思片刻,皺著眉頭道:“都督此計雖好,然我軍糧草有限,若戰事持久,恐難以為繼。”周瑜道:“皇叔放心,東吳糧草尚足,可支援皇叔軍一部分。且我等可在江東地區籌集糧草,以保軍需。”
正當二人商議之時,張飛突然站起,大聲道:“俺老張可不管什么糧草不糧草,只要能與曹軍大戰一場,俺便心滿意足。那曹操老兒,俺早就想會會他了。”周瑜看著張飛,微微一笑道:“張將軍勇猛,瑜早有耳聞。有將軍在,曹軍定不敢小覷。”
關羽輕撫長須,緩緩道:“周都督,曹操奸詐多疑,我等結盟之事,需謹防他暗中破壞。”周瑜點頭道:“云長兄所言甚是。我等需加強情報互通,時刻留意曹操動向。”
在一番激烈的討論后,周瑜與劉備終于達成結盟共識。周瑜回東吳復命,將結盟之事告知孫權與群臣。眾人皆松了一口氣,然小喬心中卻仍有一絲不安,她對周瑜說:“公瑾,聯盟雖成,但戰場上瞬息萬變,你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周瑜將小喬擁入懷中,輕聲道:“喬妹,有你在后方為我牽掛,我定會倍加小心。”
赤壁備戰期間,周瑜日夜操勞。在東吳營帳內,燈火通明,如白晝一般。周瑜召集諸將,他身姿挺拔,眼神如炬,似能穿透黑暗,洞察一切。他站在地圖前,手中的指揮棒如利劍,詳細地部署著作戰計劃:“黃蓋將軍,你率水軍先鋒,多備箭矢,先與曹軍水軍試探性交戰,摸清敵軍虛實。程普將軍,你領中軍,隨時支援黃蓋將軍。韓當將軍,你率后軍,負責保護糧草運輸線,不得有失。”諸將神情專注,如聆聽圣諭,齊聲應道:“遵命!”魯肅在一旁,眼神睿智,不時補充道:“都督,曹操大軍長途跋涉,士卒疲憊,我軍可先以逸待勞,消耗敵軍士氣。”周瑜點頭道:“子敬所言甚是。”
小喬在后方亦未閑著。她如一只勤勞的蜜蜂,在府中穿梭忙碌。她組織婦女們縫制營帳,那纖細的手指如靈動的針線精靈,飛快地穿梭于布帛之間,盡管手指被磨出紅痕,似點點紅梅綻于指尖,她卻毫無怨言。她心中想著:“我雖不能像公瑾那般在戰場上殺敵,但我也要盡我所能,為他分擔。”同時,她憑借聰慧的頭腦,暗中吩咐府中的仆人留意各方消息,為周瑜收集情報。她常坐在窗前,眼神望向遠方的營帳,心中默默祈禱:“愿公瑾一切順利,愿東吳能平安度過此劫。”
一日,諸葛亮羽扇綸巾,風度翩翩,眼神深邃、靈動,如星子落入凡間,作為蜀漢使者前來商議聯軍之事。周瑜聞得諸葛亮到來,親自出迎。二人相見,目光交匯,似有火花閃爍,那是英雄間的惺惺相惜,亦有暗中的較量。
周瑜笑道:“諸葛先生大駕光臨,瑜有失遠迎。”諸葛亮亦回以微笑:“周都督客氣了。亮此來,乃是為了共商抗曹良策,使聯盟更加穩固。”
進入營帳,眾人圍坐。周瑜率先開口:“先生,如今曹操大軍已近,我等聯盟之軍亦準備就緒。先生智謀過人,不知有何高見?”諸葛亮輕搖羽扇,緩緩道:“都督,曹操之軍雖眾,然其內部亦有矛盾。蔡瑁、張允等荊州降將,雖為曹操所用,但曹操對其并非完全信任。我等可設法離間他們,削弱曹操水軍力量。”周瑜微微點頭,道:“先生此計甚妙。然如何離間,還需從長計議。”
二人就作戰策略各抒己見,時而爭論激烈,如兩虎相斗,互不相讓。周瑜道:“我東吳水軍訓練有素,可正面與曹操水軍一戰,無需過多使計。”諸葛亮卻道:“都督莫要輕敵。曹操詭計多端,若能不費一兵一卒削弱敵軍,何樂而不為?”
正當爭論陷入僵局時,小喬端著茶水走進營帳。她見氣氛緊張,輕聲道:“公瑾,諸葛先生,先喝口茶,歇一歇再議。”那聲音如清泉流淌,似能化解些許火藥味。周瑜與諸葛亮相視一笑,接過茶水。周瑜道:“喬妹有心了。”
小喬退下后,周瑜與諸葛亮繼續商議。最終,他們在權衡利弊后,達成共識,決定攜手抗曹。周瑜整了整衣冠,神色凝重而又透著幾分英氣,抱拳向諸葛亮行禮,朗聲道:“先生,此次聯盟抗曹,關乎天下大勢。你我當齊心協力,共破曹操。那曹操如今兵強馬壯,仿若那遮天蔽日之烏云,欲將我江東與先生所輔之劉備勢力一并吞噬。我江東兒郎雖不懼戰,然曹操勢大,實乃勁敵,若單靠一方之力,恐難與之抗衡,唯有你我攜手,方有勝機。”諸葛亮輕搖羽扇,羽扇劃過空中,似有清風徐來,他微微點頭,目光深邃而堅定,緩聲道:“都督所言極是。亮愿與都督并肩作戰,共創大業。亮觀曹操,雖擁百萬之眾,然其師出無名,且北方士卒不習水戰,此乃其短板。我等若能善加利用,或可破之。想那劉備,雖暫居新野小城,然其志在興復漢室,麾下亦有忠義之士,若得都督之助,必能如虎添翼,與都督在這亂世之中,撐起一片新天地,成那三國鼎立之勢,令曹操亦不敢小覷。”
周瑜微微瞇眼,似在思索諸葛亮之言,片刻后,他踱步于堂中,衣袂隨風而動,仿若蛟龍游海,沉聲道:“先生高見。只是這聯盟之事,諸多細節尚需斟酌。糧草軍餉,兵員調配,皆不可馬虎。我江東富庶,糧草之事尚可支撐,然兵員有限,且需分兵防守各處要地。不知劉備處能出多少兵力?”諸葛亮羽扇停于胸前,仿若胸有成竹,微笑道:“劉備雖兵力不及都督,然其麾下關、張二位將軍,皆有萬夫不當之勇,所率之兵亦久經沙場。且荊州之地,民風尚武,若能得當地豪杰相助,亦能召集不少義勇之士。再者,亮有一計,可使曹操后方生亂,分散其兵力,如此一來,我等正面之壓力亦能稍減。”
周瑜眼中閃過一絲好奇,止步轉身,問道:“先生有何妙計?不妨說來聽聽。”諸葛亮輕搖羽扇,緩緩走近周瑜,壓低聲音道:“曹操欲圖江東,后方許都并非固若金湯。可遣一能言之士,潛入許都,聯絡朝中舊臣,散布謠言,言曹操兵敗江東,生死未卜。再令荊州之兵,佯裝北上,做出攻打許都之態勢。曹操多疑,必不敢傾巢而出,定會分兵回援,如此,則其兵力分散,我等便可尋機破敵。”周瑜撫掌大笑,笑聲爽朗,回蕩于堂中:“哈哈,先生此計甚妙!真乃智多星也。如此一來,曹操首尾難顧,我等勝算大增。然這實施之人,需有膽有識,先生心中可有合適人選?”諸葛亮微微抬頭,望向遠方,眼神中透著一絲狡黠:“亮以為,那鳳雛龐統龐士元,可擔此任。此人智謀不下于亮,且善于奇謀,若由他前往,定能成事。”
周瑜點頭稱是,心中對諸葛亮之計策頗為贊賞,又道:“既如此,那便依先生之計。只是這聯軍指揮之事,亦需早作安排。我江東水軍,熟悉水戰,可于江上迎敵。劉備之軍,可于陸路策應,不知先生意下如何?”諸葛亮輕搖羽扇,沉思片刻,道:“都督安排甚是合理。只是亮以為,兩軍雖分水路陸路,然需相互配合,緊密無間。可設一聯軍指揮營帳,你我二人共同坐鎮,遇有戰事,共同商議決策,如此方能確保萬無一失。”周瑜略作思索,覺得諸葛亮所言有理,應道:“先生所言不差。然這指揮營帳設于何處,亦需斟酌。需兼顧水陸兩軍,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諸葛亮羽扇指向地圖上一處,那地圖上山川河流仿若活物,在其指尖下呈現出萬千氣象,道:“亮觀此處,位于長江之畔,地勢高聳,可俯瞰江面。且周圍有山巒環繞,若設營帳于此,進可攻,退可守。既可指揮水軍作戰,又能與陸路之軍相互呼應,實乃絕佳之地。”周瑜俯身細看,目光中透著滿意之色,贊道:“先生真乃慧眼獨具。此地確為良選。那便定于此地設立聯軍指揮營帳。”
此時,周瑜心中思緒萬千,既為這聯盟抗曹之事感到振奮,又隱隱有些擔憂。他望向堂外,天空中幾只飛鳥掠過,仿若命運之矢,難以捉摸。心中暗道:“這聯盟雖成,然曹操狡詐,勝負猶未可知。我江東兒郎之命運,全系于此戰。小喬,我定要護你周全,護江東百姓周全。”而諸葛亮亦在心中盤算著,此次聯盟,雖為對抗曹操之良策,然劉備勢力尚弱,需在這聯盟之中,謀取最大利益,為劉備日后之發展奠定根基。他輕搖羽扇,眼神中透著堅定與睿智,仿佛已看到那三國鼎立之局面在眼前徐徐展開。
周瑜轉身,看著諸葛亮,眼神中多了幾分親近之意,道:“先生,聯盟既成,你我便是同袍。你且先回劉備處,籌備兵力。待諸事齊備,你我便在那聯軍營帳中,共商破曹大計。”諸葛亮抱拳行禮,風度翩翩,道:“都督放心,亮定當竭盡全力。待亮回去,便與主公商議出兵之事,不日即可前來會合。”言罷,諸葛亮轉身離去,羽扇擺動,似有風云相隨。
周瑜望著諸葛亮遠去之背影,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此一戰,將是他此生最大之挑戰,亦是改變天下局勢之關鍵。他回到內室,小喬早已在室中焦急等候。見周瑜歸來,小喬急忙迎上,眼中滿是關切,拉著周瑜之手,嗔怪道:“公瑾,你與那諸葛亮商議許久,可定下良策?這曹操大軍壓境,我心中實在擔憂。”周瑜輕輕握住小喬之手,感受著那柔荑之溫暖,笑道:“夫人莫急。我與諸葛亮已達成聯盟,共抗曹操。此乃破敵之良策,夫人無需擔憂,我定會護得江東平安。”小喬微微點頭,然眼中仍有一絲憂慮,道:“公瑾,曹操兵多將廣,你此去戰場,定要小心。我聽聞那曹操麾下猛將如云,我怕……”周瑜將小喬擁入懷中,仿若擁住世間最珍貴之物,柔聲道:“夫人放心,我周瑜征戰多年,豈會懼怕曹操。且有諸葛亮相助,我江東兒郎之士氣高昂,定能破敵。你只需在這后方,安心等候我歸來便是。”小喬靠在周瑜懷中,心中稍安,卻仍默默祈禱,愿周瑜平安歸來。
數日后,劉備率關羽、張飛等將領,領精兵前來會合。聯軍營帳中,周瑜、諸葛亮、劉備等人齊聚一堂。劉備起身,雙手抱拳,向周瑜行禮,神色誠懇,道:“周都督,備久仰都督大名。此次曹操南下,妄圖吞并我等。幸得都督與孔明先生促成聯盟,備愿率麾下將士,聽從都督調遣,共抗曹操。”周瑜趕忙起身回禮,看著劉備,心中雖對其有所防備,然面上仍帶笑意,道:“劉皇叔客氣了。皇叔乃漢室宗親,今曹操篡漢之心昭然若揭,你我聯手,實乃正義之舉。皇叔之兵,可于陸路設伏,阻截曹操之援軍。我江東水軍,將在江上與曹操一決雌雄。”
諸葛亮在旁,輕搖羽扇,補充道:“主公,此次作戰,需各方協同。我已命龐統龐士元前往曹操后方,施計擾亂其軍心。我等在此,需把握戰機,曹操雖強,然其破綻亦多。只要我等齊心協力,定能破之。”劉備點頭稱是,關羽、張飛二人亦摩拳擦掌,關羽丹鳳眼微瞇,美髯飄動,沉聲道:“大哥,俺關某定當斬敵將首級,獻于大哥帳下。那曹操,俺視之如土雞瓦狗。”張飛豹眼圓睜,聲如洪鐘:“俺也一樣!俺老張定要在戰場上殺個痛快,讓曹操知道俺們的厲害!”眾人聞言,皆放聲大笑,營帳中充滿了戰前的豪邁與激昂。
周瑜心中亦被這氣氛所感染,他站起身來,抽出腰間寶劍,寶劍出鞘,寒光凜冽,仿若夜空中劃過之流星,大聲道:“好!有諸位相助,何愁曹操不破。我等今日在此立誓,不破曹操,誓不罷休!”眾人皆起身,拔劍在手,齊聲高呼:“不破曹操,誓不罷休!”那呼聲,仿若雷霆萬鈞,震得營帳外之樹葉沙沙作響,似也在為聯軍助威。
然而,就在聯軍積極備戰之時,卻傳來消息,曹操已重金收買了江東一名將領,那將領暗中欲在開戰之時,破壞江東水軍之防線。周瑜得知此消息,臉色陰沉得仿若暴風雨來臨前之天空,怒喝道:“此等叛徒,若被我擒獲,定當碎尸萬段!”諸葛亮在旁,眉頭微皺,思索片刻,道:“都督莫急。此事雖棘手,然亦有應對之策。可先暗中調查,找出那叛徒,將計就計,令曹操反受其害。”周瑜強壓怒火,點頭道:“也只能如此。先生可有妙計?”諸葛亮羽扇輕搖,緩緩道:“可佯裝不知,待開戰之時,故意安排那將領執行一項重要任務,然后暗中派人監視。曹操以為其奸計得逞,定會放松警惕。我等便可趁機突襲,打他個措手不及。”
周瑜依計行事,暗中安排人手,嚴密監視那可疑將領。而聯軍將士們,卻不知這背后之陰謀,依舊在緊張地備戰。江邊,周瑜望著江上之戰船,戰船在江面上起伏,仿若等待出征之駿馬,心中暗暗發誓:“曹操,無論你有何陰謀詭計,我周瑜定不會讓你得逞。這江東之地,乃我之根基,我定要守護到底。”小喬亦來到江邊,為周瑜送來披風。她看著周瑜那堅毅之背影,心中滿是愛意與擔憂,輕聲道:“公瑾,江上風涼,你且披上披風。此去戰場,定要小心。我會在這江東,日夜為你祈禱。”周瑜接過披風,披在身上,轉身看著小喬,眼神中滿是柔情,道:“夫人,有你在我身邊,我便無所畏懼。你且放心,我定會平安歸來。”
隨著開戰之日漸近,氣氛愈發緊張。那被曹操收買之將領,自以為計劃天衣無縫,殊不知已落入周瑜與諸葛亮之圈套。聯軍將士們,個個摩拳擦掌,欲在戰場上一顯身手。關羽在營帳中擦拭青龍偃月刀,那大刀在燭光下閃爍著寒光,仿佛能斬斷一切邪惡。他心中默默想著:“此次出戰,定要為大哥爭光,讓天下人知曉我關某之威名。”張飛則在一旁大碗喝酒,喝完一碗,便將碗摔碎,大聲道:“俺老張等不及了,好想現在就上戰場,殺他個片甲不留!”劉備看著兩位兄弟,心中既欣慰又有些擔憂,他深知曹操之強大,然此刻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終于,開戰之日來臨。長江之上,曹操之戰船如烏云密布,蔽江而來。船頭之曹軍士兵威風凜凜,喊殺聲震天。曹操站在旗艦船頭,眼神銳利如鷹隼,俯瞰江東大地,志在必得。他心中暗道:“江東小兒,今日便是你們之末日。待我平定江東,天下便盡歸我手。”周瑜指揮東吳水軍,戰船整齊排列,如利箭在弦。他身姿矯健,站在船頭,寶劍一揮,下令出擊。東吳將士們吶喊著沖向曹軍,戰船破浪前行,水花飛濺。周瑜心中熱血沸騰,望著曹軍戰船,大聲喊道:“江東兒郎們,今日便是我等揚名立萬之時,殺!”
戰斗伊始,雙方戰船交錯,箭矢如雨般射向對方。東吳水軍憑借著精湛之水戰技藝,與曹軍周旋。然而,曹操之兵力畢竟眾多,漸漸占據上風。此時,那被曹操收買之將領,欲趁機破壞東吳水軍之指揮船。他偷偷潛入船艙,正欲動手,卻被早已埋伏好之東吳士兵擒獲。周瑜得知消息,冷笑一聲:“曹操,你的奸計破產了。”
而在陸路,劉備之軍亦遭遇曹軍之猛烈攻擊。關羽率部奮勇抵抗,他揮舞青龍偃月刀,如戰神下凡,每一刀揮出,便有曹軍倒下。曹軍見關羽如此勇猛,心中膽寒。張飛則率一支輕騎,沖入曹軍陣中,橫沖直撞,仿若虎入羊群。他大喝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那聲音,仿若雷霆,震得曹軍士兵耳膜欲裂。
戰斗進入白熱化階段,聯軍雖奮力抵抗,然曹操之壓力仍如大山般沉重。此時,諸葛亮登上高臺,羽扇揮動,念念有詞。只見天空中風云突變,原本平靜之江面,突然狂風大作。那狂風,仿若天神之怒,吹得曹軍戰船東倒西歪。周瑜見狀,大喜過望,喊道:“此乃天助我也!將士們,趁此機會,全力反擊!”東吳水軍在狂風之助力下,向曹軍發起猛烈反攻。黃蓋率領裝滿茅草、澆滿魚油之戰船,詐降曹軍。靠近曹軍戰船時,黃蓋大喝一聲,點火沖向敵陣。剎那間,火光沖天,曹軍戰船紛紛起火,曹軍士兵驚恐萬狀,亂作一團。
戰場廝殺,周瑜身先士卒,沖入敵陣。他的寶劍在陽光下閃爍寒光,每一揮動,便有曹軍倒下。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守護江東,擊敗曹操。”小喬在江畔,遠遠望著戰場,心提到嗓子眼。她聽到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看到戰船在火海中燃燒,江水被鮮血染紅。她緊緊握著衣角,雙手微微顫抖,口中不斷祈禱周瑜平安。她心中滿是恐懼與擔憂,暗道:“公瑾,你一定要平安歸來啊。這戰場如此殘酷,我真怕失去你。”
混戰中,周瑜的戰船被曹軍戰船包圍。曹軍的箭矢如雨點般射來,周瑜身邊的士兵紛紛倒下。一支利箭直奔周瑜而來,小喬在江畔看得真切,驚呼出聲。千鈞一發之際,周瑜側身躲過,但手臂仍被擦傷。小喬心急如焚,不顧危險,欲沖往江邊乘船去救周瑜。侍女們死死拉住她,勸她莫要沖動。小喬淚流滿面,掙扎著喊道:“放開我,我要去救公瑾!”她的眼神中滿是焦急與堅定,仿佛只要能到周瑜身邊,刀山火海亦不懼。
周瑜雖身處險境,卻毫不畏懼。他望著江東的方向,心中想著小喬的溫柔淺笑,想著江東百姓的期盼,信念更加堅定。他揮舞寶劍,鼓舞士氣,帶領剩余將士奮勇突圍。他大聲喊道:“江東兒郎們,莫要害怕!我周瑜與你們同在,今日就算拼盡最后一口氣,也絕不向曹操低頭!”將士們受周瑜之鼓舞,個個奮勇向前,以一當十。
在聯軍之頑強抵抗下,曹操之軍隊漸漸陷入混亂。關羽、張飛之軍亦從陸路趕來支援,對曹軍形成夾擊之勢。曹操見大勢已去,心中懊悔不已,卻又無可奈何。他望著戰場上之硝煙彌漫,長嘆一聲:“罷了,罷了。今日之敗,乃我大意。周瑜、諸葛亮,你們等著,我曹操定會卷土重來。”言罷,曹操下令撤軍,率領殘兵敗將,退回北方。
聯軍取得勝利,江東之地得以保全。周瑜望著凱旋而歸之將士們,臉上露出欣慰之笑容。他心中明白,此一戰,雖勝之不易,然卻奠定了三國鼎立之基礎。他轉身,望向江畔,小喬早已在那里等候。他快步走向小喬,將小喬擁入懷中,輕聲道:“夫人,我回來了。”小喬喜極而泣,緊緊抱住周瑜,道:“公瑾,你平安歸來,真好。”此時,夕陽西下,余暉灑在他們身上,仿若為他們披上一層金色之紗衣,見證著這亂世中的深情與勝利。
劉備亦率部前來祝賀,他看著周瑜與小喬,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不僅有戰爭與權謀,亦有真情與大義。他向周瑜抱拳行禮,道:“周都督,此次抗曹勝利,多虧都督指揮有方。日后,我等仍需相互扶持,共保天下太平。”周瑜回禮道:“劉皇叔客氣了。此乃你我共同之功勞。愿你我能堅守初心,在這亂世之中,為百姓謀福祉。”諸葛亮在旁,輕搖羽扇,微笑不語,仿佛一切皆在他之預料之中。
周瑜心中暗自思忖,這聯盟雖成,然前路漫漫,恰似迷霧中摸索前行,諸多隱患恐如暗處之礁石,稍不留意便會使船傾人亡。而劉備目光誠摯,可心底那一絲對其擴充勢力之擔憂,如影隨形。諸葛亮則氣定神閑,似那高山上的蒼松,任風雨如何侵襲,皆不為所動,其心中謀劃,怕也是深不見底。
在東吳與蜀漢聯軍的勐攻之下,曹軍全面潰敗。曹操率領殘兵敗將,狼狽逃竄,丟盔棄甲。長江之上,曹軍的戰船仿若折翼之鵬,一艘艘相繼沉沒,發出沉悶的哀號,似在悲嘆壯志未酬。江水被鮮血染得一片殷紅,如同一幅慘烈的畫卷在眼前展開,那腥味似惡魔的氣息,彌漫在空中,久久不散,令人作嘔。浮尸隨波逐流,似無根之萍,漂泊在這血腥的江面之上。
周瑜率領東吳將士凱旋而歸。他身姿雖略顯疲憊,恰似那久歷風雨的征鴻,雖羽翼稍顯沉重,但眼神中透著勝利的喜悅,仿若夜空中閃爍的寒星,明亮而堅毅。小喬早已在城門口等候,她身著一襲素白長裙,微風輕拂,那裙袂飄飄,宛如仙子下凡,又如一朵盛開在塵世的白蓮,純潔而動人。她的面容略顯憔悴,那雙眼眸卻似深不見底的幽潭,滿含著深情與期待,猶如星子在潭水中閃爍。看到周瑜的那一刻,她的眼中閃爍著淚光,恰似露珠在荷葉上滾動,既有喜悅,又有心疼。
周瑜快步走向小喬,那腳步似帶著急切的鼓點,每一步都踏在小喬的心尖上。他緊緊將她擁入懷中,雙臂如堅實的港灣,似要將小喬這葉扁舟永遠護在懷中,永不分離。小喬靠在周瑜懷中,泣不成聲,她的雙肩微微顫抖,像風中脆弱的樹葉,又似那被春雨打濕的嬌花。周瑜輕輕撫摸她的秀發,手指如靈動的琴弦,在她耳邊低語:“喬妹,我回來了,幸不辱命。”那聲音低沉而溫柔,恰似春日的驚雷,直直地鉆進小喬的心底,又如涓涓細流,淌過她心間的每一寸土地。
赤壁之戰后,東吳與蜀漢聯盟內部出現矛盾。東吳一些將領對劉備軍在戰后的一些舉動產生不滿,認為其有搶奪糧草、擴充兵力之嫌。一日,在聯軍議事營帳中,東吳大將黃蓋面紅耳赤,仿若燃燒的火焰,怒目圓睜,大聲道:“那劉備軍,戰后四處搜刮糧草,還暗中招募兵勇,莫不是想趁我東吳元氣大傷,坐收漁翁之利?俺們在前線拼死拼活,他們卻在后方小動作不斷,都督,此事不可不防啊!”
一旁的韓當也漲紅了臉,附和道:“俺也覺得此事蹊蹺,咱東吳將士的血不能白流,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周瑜眉頭緊皺,仿若兩座山峰聳立,他心中也對劉備軍的行為有所疑慮,然聯盟之大義如泰山壓頂,令他不敢輕易決斷,只得沉聲道:“諸位且莫沖動,此事我自會與諸葛亮商議,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諸葛亮得知東吳將領的不滿后,前來營帳與周瑜會面。他依舊輕搖羽扇,神色平靜,仿若一潭深水,波瀾不驚,緩緩道:“都督,亮知東吳諸位將軍有所疑慮,然我主公劉備,絕無背盟之心。所收糧草,皆是從曹軍繳獲,擴充兵力,亦是為防曹操卷土重來。天地可鑒,我主一片赤誠,望都督明察。”
周瑜看著諸葛亮,目光如炬,似要穿透他的內心,道:“先生所言,雖有道理,然東吳將士心中之結,亦需解開。若此事處理不當,聯盟恐生變數,如大廈將傾,你我皆難擔此罪責。”
二人相對而坐,營帳中氣氛凝重,似有烏云籠罩,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仿佛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小喬深知聯盟穩固對東吳至關重要,她決心在周瑜與諸葛亮之間斡旋。
她先來到周瑜的營帳,見周瑜正獨自坐在案前,對著地圖沉思,那背影似有千鈞重擔,如同一座沉默的雕塑。小喬輕輕走近,腳步如貓般輕盈,柔聲道:“公瑾,我知你為聯盟之事煩憂。
諸葛亮此人,聰慧過人,我觀其言行,劉備軍或許并無惡意。如今曹操雖敗,然其勢力仍在,若聯盟破裂,東吳與蜀漢皆難獨善其身,恰似那同林之鳥,一損俱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