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忙完這一茬,天空又飄起小雨,不是那種瓢潑大雨,但也夠給地里剛下種的種子發芽生長帶去所需的水量。
有了之前的暴雨,干涸的小溪也開始流淌著水流,青山村村民的用水問題總算得到緩解。
不過王檸覺得,還是有必要打井,不說一戶一口井,三五戶人家一口井是有必要的。
往后的年降雨量怎么樣不得而知,什么時候下,下多久,地里的莊稼可以不種,但人是不能不喝水的呀。
地里不用再抽水澆地,就去除除草、施肥等,七畝水稻田還不怎么長草,王檸一下輕松很多。雨天也不用出去干活,有多一點時間在家做吃的。
這個世界吃食不多,尤其是青山村,在森林深處,最近的還是需要走兩個多小時的小溪村,家家戶戶都自給自足,沒有商店啥的。
王檸做的最多的還是糕點,紅薯、南瓜、小麥、玉米,雞蛋還有蜂蜜,換著花樣做著吃。都是自家種養出來的,不打農藥、不喂飼料,怎么樣都好吃,也不用擔心吃多了糖尿病等疾病,這個世界多數人身體都缺糖。
今天,天空又下起了小雨,地里也沒有什么要緊事,就沒有出門,今天打算包餃子吃,只不過王檸是南方人,從小是吃米飯長大的,對于饅頭包子還算不是事兒,但是做餃子皮真的很難,所以這個餃子皮就交給王氏處理,自己就負責調餡料吧。
家里沒有新鮮肉,王檸就用臘肉,臘肉剁碎和小蔥碎拌勻加鹽生姜末拌腌片刻即可以包入餃子皮中,王檸還調了一個餡,雞蛋香菇韭菜餡的餃子。
除了王檸,其他人還沒有吃過餃子,都比較好奇,直到吃完才發現原來小麥也可以這樣吃。
在他們的心里,覺得小麥就應該是蒸包子、饅頭還有面疙瘩湯。
連麥芽糖都是大戶人家才做出來吃的,不是工序復雜問題,而是需要大量的小麥,平民百姓大多尚且不能吃飽,糕點這些東西是不可能吃到的。
王氏看王檸時不時就做一些好吃的糕點,還用了比較金貴的蜂蜜、雞蛋,都給他們像吃飯一樣隨便吃,眼里更是充滿了淚水和感動,她母子三人真的是幾世修來的福氣,遇到王檸這樣的好東家。就連和他們一批來到青山村的其他六人都沒有她們母子三人過的好,吃得好。
兒子自從來了東家,個子竄高一個頭,身子也結實不少,小女兒更是,小臉蛋圓圓的,面色紅潤,比之前在家的時候還要好很多。
晚上睡前,王氏經常叮囑倆兒女,要多干活,為東家分憂,來報答東家對她們的恩情。
不過這些王檸都不知道,只知道王氏看自己的眼神越發炙熱,家里什么活都要搶著干。
王檸的衣服自她們來了以后就沒有自己洗過,不過王檸還是不習慣別人洗自己的貼身衣物,所以貼身小衣一直都自己洗,外衣和被套這些才讓王氏她們洗。
王檸家的日子越來越好,現在家里的食物越來越多,足夠一家人吃兩三年的,地里還有很多待收貨的糧。
后院的菜園里有吃不完的蔬菜,一百來只雞每天都會產六七十個雞蛋,家里還有很多臘肉沒有吃,后院還有三頭大肥豬,每頭都長得快三百斤左右了,還有一頭溫順勤勞的大水牛,這日子是非常好了。
現在王檸擔憂的是陳堯他們到現在還沒有回來,擔心他在外面受傷挨餓,還有之前去柳縣遇見的攔路賊,就怕哪一天發現了這大山深處的村莊。這里不缺水不缺糧,在亂世之中,哪里還能找到這種好地方,一定會被他們盯上。而王檸家,在青山村中算是富有人家,之前糧食很多,院子也很漂亮寬敞舒適,最主要的是家里沒有頂梁柱,最容易被別人盯上,成為他們心中第一只大肥羊。
王檸最近夜里經常做夢,夢到村里突然出現了好多逃荒者,夜里經常到處搶糧搶菜,村里地種的莊稼蔬菜都被偷完了。
王檸覺得這夢可能是一個預兆,給她的提示。
連著幾天做惡夢,這天醒來,王檸吃過早飯就找到了老五,把自己的夢境告訴他。
老五聽后沉默片刻道:“王檸,你可能是被之前尾隨我們的人嚇著了,所以才會做夢,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
“不過,這事也給我們提個醒,村子里得加緊防范,我們這就去找村長說一下情況。之前我家這些孩子去山上撿柴看到不少村民出村去,不知道是去柳縣還是小溪村,也認不全人,不知道回來的有沒有陌生人。”
王檸和老五來到村長家,村長剛吃完飯,在院子逗孫子,聽了王檸和老五縮所說,眉頭緊皺著,他似乎還不知道村民頻繁外出的情況。
隨后打發兒子去喊村小組和記師來家開會。
青山村有個村長,兩個小組長和一個記師,村里的大小事都是他們在管理,有啥事也需要相互商量一下,不能村長一人說了算。
村子居住的比較集中,不一會村長兒子就回來,兩個小組長和記師也來了。
老五給他們復述了一遍之前對村長的說的話,尤其是王檸夢見村里多了一些人然后村里就出現一些搶盜的事情,兩位村干部臉上都冒出許多細小的汗水,也不敢看村長。
村長太了解他們了,只有做了虧心事才會有這種情緒。
村長板著臉問:“你們該不會把我之前說的話當玩笑吧,私自將陌生人帶回家?”
記師姓楊,是一個藏不住心事又急躁的中年男人,便開口說:“村長,外面那么亂,我們也只是想把親戚朋友接來家里,不會給村里帶來什么麻煩的,你家親戚都在青山村,可以不管,但是我們不行呀。”
“之前他們這些人落戶在青山村,我們都沒有說一句話不是。”
村長:“楊老二,你說的是什么意思!!!他們能一樣嗎,他們是縣衙直接負責落戶到青山村的,有官印的戶籍書!”
楊老二就是楊記師的名字,村里相熟的人都這樣喚他。
“村長就是偏心,別以為我們不知道這些外來戶的情況,身手敏捷又有錢,一看就不是尋常百姓。”這會說話的小組長之一,柳老三,他一直對村長以及本家不滿,覺得村長私下給本家人不少好處。
另一位小組長是村長本家人,姓李,也就是王檸買買牛買豬的老李家的大兒子,李勝,他沒有說話,就安靜地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