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之后,鶴翊云就暫時居住在木樓二層唯一一間空置的房間,并在柚子和吊腳樓的嬢嬢們的關切下,正式在涪州落了腳,安了家。在此之后,她便在舵公小學和舵公夜校做起了老師。
與此同時,駐扎在涪州周遭的民兵組織也進入了戰備狀態,時刻準備著,只需玉清一聲令下,他們便能將樂溫的山匪團伙一次端了。
鶴翊云來到涪州的第二天,蘇念卿與牛在野領著民兵的十來個好手,帶著家伙事兒來到碼頭,由趙二叔掌舵,乘船前往江城。
江城地理位置極好,位于長江與漢江交匯之處,自古以來,水運條件得天獨厚,有“九省通衢”的美名,碼頭不計其數,輪渡不計其數。
出發之前,雙方約定好了,在明銳東暗中掌控的一個大型碼頭交易。
又過了一日,也就是石庚生出征的那天,石越璋夤夜從渝州歸來,當夜就投入了巾幗會的工作,極富有工作的激情,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她大約是想借用繁忙的工作,來淡化對父親安全的擔憂。
與這些同步進行的是,《婦女覺醒報》上的內容傳播開來,雖說各界對報刊內容褒貶不一,但依舊吸引了很多同道中人的贊譽,受到末頁聲明號召的人扎堆到來,所以涪州這幾日是難得的熱鬧。
針對涪州縣城的這個變化,玉清安排了巾幗會和民兵的人每日不間斷的在縣城中巡邏,保證可能混跡在這些人中的心懷不軌之人,沒有機會趁機挑事,擾了涪州本地百姓的清凈,與此同時,她又安排目前被她掌控在手的勢力或合作勢力去查這些人的底。
借助群賢云集的機會,玉清篩選出四個頗具文采和獨立思想的人加入《婦女覺醒報》的同人編輯團隊,由程肆景和陸望舒帶領著為覺醒報的第二刊做準備,并請她們在夜校中為勞苦大眾講課。
同時,醫專根據地來了不少讀者的信件,有深表贊同并對某些片段發表自己意見的,有寄來自己親手所書文章的,也有寄給首刊文章作者表示敬佩的,當然,這些信件中也有怒罵的,不乏長篇大論的痛斥。
程肆景和陸望舒將這些信件收攏在一起,趁夜分門別類的規整開來,挑選出一部分合適的內容放進副刊,不分是贊同,還是斥罵,現下正在調整排版,不出三天,覺醒報副刊就能正式投入印刷。
玉清最苦惱的醫專當代醫學學科的授課老師緊缺的情況也得到了解決,蘇念卿離開的第二天,有一個叫鐘萌毓的女子直接來到行政公署面見玉清,自告奮勇承當當代醫學學科的主要教學工作。
據她所說,她今年二十三歲,前年從花市的南化醫學堂畢業,畢業后就花市的一所醫院工作,看見覺醒報上的聲明后,幾乎沒怎么猶豫就辭職來到這兒。
除了自告奮勇擔任醫專當代醫學學科的教師之外,在規整過醫專的設施后,她還請玉清從洋人手里先行購買一批當代較為先進的實驗儀器,初步架構出一個實驗室,供她與其他老師進行醫學研究。
為了讓玉清同意,她毫不猶豫的當場立下軍令狀,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出成果,否則那些購買和運行那些實驗儀器的所有耗資,她會照價予以賠償。
能力范圍之內,玉清向來不會對自己人或即將成為自己人的人吝嗇,鐘萌毓都已經立下了軍令狀,她自然愿意交付信任,當下就應了下來。
能得到伯樂的賞識與信任,鐘萌毓激動不已,回去后思忖良久,在名單上勾勾畫畫,敲定了幾個人后,就寫信給她們,問候并邀請她們加入涪州醫專。
這些人都是鐘萌毓在南化醫學堂學習時的同窗,其中有兩人是積極響應唐小姐和第一位女西醫君竹女士的女權斗士,收到信的第二日,便毅然決然的拎著行李出發前往涪州。
此前因事業剛剛起步,玉清沒有足夠龐大的團隊來支持,與崗位適配的人不多,只能選擇自己干到死,這股浪潮平息下來后,她終于有了自己完整的團隊架構,涪州的各項事業也都有了合適的人去管理和執行。
禮字堂有云福年這個當家三爺管事,涪州的商業經營有明月升,巾幗會內屬于她的職責范圍則有蘇念卿與阿蒙率領著五排和六排的姐妹分擔,民兵組織有劉半山、牛在野等人負責,兩方工作有交叉,但配合很好。
《婦女覺醒報》的編輯人數已經足夠應付日常工作所需,舵公小學和夜校的老師數目也已足夠且有富余,涪州醫專的架構基本清晰,且她在考察過鐘萌毓的綜合能力后,又理直氣壯的將當代醫學學科學長的責任直接甩手給了她。
如今在這些方面的工作,玉清只需要做一些重要的決策,相當于短短時間卸下了數個重擔,一時間輕松無比,而時隔數月,她也終于是睡上了一個好覺。
時間在忙碌中一步一步走過,《婦女覺醒報》副刊的版本確定,雕版雕刻完成并用于印刷的那天,蘇念卿與牛在野攜著整整兩船的農作物的苗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