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一年的終端,同時也意味著新的一年即將開啟,是個辭舊迎新的喜慶日子,沒必要用生意來破壞年節和諧熱鬧的氣氛。
因此,玉清只與明銳東寒暄了一會,寒暄中暗暗將她二人通信的內容對了對,全然沒有提起她們初步達成的合作共識。
明銳東是個生意人,行事素來妥帖,在氣氛正好時順著幾人上門拜訪所用的理由,邀請他們留下共度除夕,于是幾人就順勢在明公館住了下來。
光叔引導四人各自去住處時,偷偷瞄了玉清幾回,目光中帶著幾分好奇,心里對應的就有幾分納悶。
原以為這位小姐的到來,家中會爆發一場針對已故太爺的討伐,但老爺的‘表姑’猝不及防之下就變成了祖宅那邊的遠方堂妹,他是個老頭子不假,但眼不瞎心不盲,看得出老爺與這位意外來客不是素未謀面的遠房親戚關系。
但作為一個在明家干了一輩子,用不了幾年就能回祖宅榮養的老管家,他深諳這個家的生存之道,分寸。
該他知道的,老爺自然會告訴他,不該他知道的,他也不該貿然詢問,不論如何,將老爺重視的客人都安排妥當了才是正理。
隨著玉清在明公館住下,明樓即將迎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檻,一個名叫安之文的難以跨越的檻,以至于他長大后面對敵人時,心更黑了些。
是的,玉清又喜得了一個馬甲,安之文,明家旁支,明銳東的遠房堂妹。
明銳東向來說到做到,說了各論各的,那就各論各的,玉清回房后,他打電話給明家老宅的老管家,讓他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一切,
當了這么多年的明家家主,這點小事明知南還是能安排得天衣無縫的,假身份來歷可循,任誰也不能說她不是安之文。
話說回現在。
冬季白晝短,太陽下山還沒一會兒,便暮色四合。
明公館外寒風呼嘯,明公館內燈火通明。
光芒并不刺眼,從外看去昏黃朦朧,頗有“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就在眼前的視覺享受。
玉清被管家邀下樓共用團圓飯,在飯桌旁看見了一直在書房練字的明家大小姐明鏡,甫一相見,她的雙眉頓時更加生動靈巧。
輪回轉世,再見時物是人非,舊人會有新的緣分,以梅二為紐帶聯系起來的靜妃和藺大成了親姐弟。
雖說還沒遇見梅二等人,但玉清私心以為,以梅二的聰明才智,定然已經算計好所有可能,如今她已經找到藺大和靜妃,想來其他人都近在咫尺,只不過在于時間的早晚罷了。
目下玉清同明鏡、明樓坐在同一張飯桌上,面對著兩張久違的臉,她心底恍惚升起了一絲恍若隔世的感觸。
按照這個世界的時間流速,他們不過一千五百多年未見,可按照她丈量過的時間計算,已經過了二十萬年不止,逝者如斯夫,無盡無涯。
玉清少有的喟嘆來一句時間之無情,卻被一聲乖巧溫雅的“姑姑”打斷,是縮小版的靜妃,不對,應當說是明鏡。
靜妃是前塵,即是前塵,就應當放在前塵,當下她是誰,才是真正的她。
玉清隨手摸了摸明鏡的腦袋,又輕輕拍了拍,笑吟吟的說,“真乖。”
隨后又隨手從寬大的袖口中掏出一塊正陽綠的石頭塞到她手里,“這是姑姑送你的禮物。”
明鏡看了眼明銳東,隨后微微躬身行禮,“謝謝姑姑,姑姑新年快樂。”
明樓還小,有些皮,直接將腦袋伸到玉清手下蹭了蹭,然后抬起頭眼巴巴的看著玉清,“姑姑,姑姑,我也祝您新年快樂。”
玉清表情微頓,說實話,方才明鏡喊姑姑的時候,她并沒有什么特殊感覺,只覺得送見面禮的時候到了,但從明樓口中說出,心情莫名的舒朗了幾分。
大概就是,藺大總纏著她讓她喊大哥,如今卻要反過來喊她姑姑,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藺大,你也有今日’。
她唇角笑容更深,從另一個寬袖中掏出另一塊正陽綠的石頭,塞到他手中,“這塊是你的。”
靈感來自于白淺,白淺送禮只送夜明珠,只看對方的重要性挑選大小,所以,她手里現在攢了不少正陽綠的翡翠石頭,只不過雕刻的東西不同罷了。
明樓不知道這東西珍不珍貴,只覺得好看和喜歡,于是十分寶貝的將它捧在掌心,對著玉清道了謝。
玉清笑呵呵的看著他,現在笑得有多開心,以后哭得就有多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