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必須是壓軸出場。
因為對我來說太重要了,論書籍對我的影響,我是受益匪淺的,這一點毋庸置疑。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可為師,可為友。自古以來,有關書的名言名句、名言警句那是數(shù)不勝數(shù)。
書是有味道的,最原始的味道——印刷的墨香味,很甜很甜,你品過嗎?
你們是否有過一本對自己產(chǎn)生過巨大的影響的書呢?
我有過,它就像穿透云層的一道陽光,金光閃閃地照耀著我;像金蟬脫殼的美麗蛻變,形成質(zhì)的飛躍;像在不同時空的自由轉(zhuǎn)軸,驚險又刺激;它就是這樣如此神奇如此美妙打開我的認知,讓我知道這個世界的多元性,讓我深知:自己眼前的生活場景是單一的、片面的,缺乏立體感,永遠不夠豐滿。
那是一個夜晚,晚飯后臨睡前,我大概三四歲。
冬天的火爐把家里燒的暖暖的。一盞昏黃的燈光下,我和妹妹跪在板凳上,緊緊挨著父親,父親手里捧著一本很厚且發(fā)黃的書,這是我們第一次正式的看到紙質(zhì)書,書名是《一千零一夜》。
父親逐字逐句地給我們念著《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情節(jié),我緊緊盯著這些不認識的方格字,時而不時地抬頭看看父親的臉龐,看著一個又一個字變成有聲的音頻從父親的嘴里流淌出來,父親抑揚頓挫的音調(diào)更加使這本書產(chǎn)生了魔力。
我才知這個世界除了我真實的生活場景還有個童話世界。震撼、驚喜、好奇充斥著我不大的腦袋。
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深入,我越發(fā)像是掉進了某種旋渦里,一頁一頁的墨香味像糖果一樣甜,縈繞在我得鼻尖。似乎周圍的一切都動了起來,可與我親切地交談,嬉笑,我是如此的舒展,如此的愉悅,驚險刺激一直久久不愿離開我,天馬行空的讓大腦產(chǎn)生了幻境。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書,第一次被書深深吸引,第一次知道這個世界里可以有童話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多么美好的開端??!多么美好的一個夜晚啊!
只可惜它是如此短暫,如曇花一現(xiàn),就像一道閃電轉(zhuǎn)瞬即逝又刻骨銘心。書是借的,估計沒兩天父親就把書還了。
僅此一晚的讀書時光向宇宙大爆炸一樣點燃了我對書籍的渴望,滿腔的熱血推動著我向更浩瀚的海洋游去,我相信宇宙也感知到了我強烈的意念。
幾十年過去了,每每想起這個畫面,鮮甜的鉛墨味依然在鼻尖縈繞著。
我時常回憶起這段情境,可惜的是父親沒有覺察到我的喜好,我那時太小,父母也沒有啟蒙教育的意識。
之后我只讀過學校課本。到初中時,因隔壁鄰居家有書,我看過金庸系列的武俠小說,瓊瑤的愛情小說。
有時書讀一半沒看完,心里有隱,等到父母都睡著后,我就偷偷打開手電筒躲在被窩里看,最終被父親發(fā)現(xiàn),批評了我。
到自己有了孩子后,我又如饑似渴地讀起來。從育兒系列、美食、教育、名人自傳、四大名著、中國名著、外國名著等等,我感興趣的書統(tǒng)統(tǒng)買回來,看個過癮。
陪孩子看書、給她聲情并茂地朗讀,她幼小的眸子里也露出過驚喜、好奇、興奮、期待、憂傷和憐憫。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慢慢地我和孩子一起把美麗的詞藻變成精靈,變成一片葉子,變成一條彩虹,變成我們想象中的各種古靈精怪發(fā)在微信朋友圈,不知不覺中攢了二百多首。
終于在二零二二年它們也變成了鉛字,將近三百頁的紙質(zhì)書,我們娘倆的第一本書《瞧你小樣》問世了。
因是自費出書,國內(nèi)書號有點小貴,我就選擇了國外的正式書號。
這本書對我們來說是極其有意義的,它證明了我們娘倆對文字的喜愛,證明了我們對知識的渴望,證明了我們對書籍的偏愛和尊重,證明了我們也能為知識的海洋注入了我們釀的一滴水,證明了我們也可以是文藝小青年。
這本書起因我只是為了逗逗孩子,曾經(jīng)隨口一說的“我要出書”,還在讀小學的她就天天問我“媽媽,你啥時候出書,你啥時候出書?”在孩子面前,不能食言,言必行行必果,我必須拿出作為成年人和母親的樣子。
于是我硬著頭皮、用壯士斷腕地決心啃下了這塊骨頭,到二零二二年終于拿到了屬于我們的鉛字印刷書。
為此,至今我都要感謝自己的孩子,此書是她逼著我邁開了這羞澀的第一步。若是沒有她鍥而不舍地追問,我是萬般不可能出版書籍的,是孩子成就了我,我深深地感謝我的小棉襖,我的小天使。
在此,附上孩子和我的一個隨筆。細想她小學五年級寫的《陽光,我來了》獲得過第21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小學生的國家級一等獎,六年級寫的《向往爸爸的童年》獲得第22屆“語文報杯”全國中小學生的省級一等獎。那時她也常擺弄點文字,喜歡文字的。下面這一段有味道的文字,希望不要影響你的食欲。
背景資料是孩子兩歲多起,就跟著我們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去了不少地方,她說她現(xiàn)在都不記得去過那些地方了,我們都感覺有點失落。
她六歲多時,在我們從北屯返回烏市途中,漸漸遠離了額爾齊斯河,平頂山也快速地消失在我們的車后,娃望著窗外,已經(jīng)開始想念分別十來分鐘的姥姥姥爺了。
為了轉(zhuǎn)移她的情緒,看著這個丘陵式的平頂山,我給她爺倆了起了個頭,朗讀起王維的《畫》。
畫
遠看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再美的詩此刻也緩解不了孩子的情緒。她說不對,不全是美的,風景是美的,人不美!我問為啥?她說有些地方臟亂差。
出門在外,人多,習慣不同。難免有些不良行為的存在,引起了娃的不適感,有時也確實需要提升一下個人素質(zhì)問題。
我們跟她做著解釋,她氣嘟嘟撇著嘴說,這首詩應該是這樣的。她來來回回用了幾分鐘改寫成如下詩句。
畫
遠看山拉屎,
近看尿成河。
春去屎還在,
人來屎更多。
哈哈哈哈,我和孩子她爸是捧腹大笑。厲害!樣子有呢!我很是佩服我的娃。只戳問題的痛點。
開心過后,想想環(huán)保早已是個老話題,但我們依然要引起重視,要有為小輩們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保護優(yōu)質(zhì)公共環(huán)境的榜樣和責任,且義不容辭!
當然也請本家王維詩佛原諒小女的童言無忌。
該我的隨筆上場了。
那是二零二二年冬天,窗外大雪皚皚,屋內(nèi)卻溫暖如春,窗臺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多肉,此情此景,我先下了如下的文字。
清平樂——多肉
厚雪三尺,暖臺物云云。醉里百合相媚好,誰家香味滿樓閣?春桃展羞澀,玉露流青汁,月夜蓮邊繡紫襟,石生花里花生花。
我喜歡唐詩宋詞,喜歡盤腿坐在沙發(fā)上看書,喜歡模仿美麗的詞句,喜歡感受作者的意境,靜靜地與自己獨處,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有了動筆寫東西的欲望,實屬淺薄。這里春桃,玉露,月夜,石生花都是多肉的品種之一。我喜歡漢字,一模一樣的漢字,不同的排序卻能激起不同的波峰,產(chǎn)生不同的意境!久久之后,我也有給文字排序的想法,希望有一天能在這條通往天邊的路上開辟一條岔路口,節(jié)外生枝,開花散葉。
在雪花消失的那一刻起,春天又悄悄地折返人間了。
XJ的春天沒有嫣紅柳綠,沒有鶯歌燕舞。是斷壁殘垣,百廢待興的覺醒中慢慢建起的摩天大樓——漫長。漫長確值得等待!
《好一個春》
斜陽灑入戌時鏡,
半壁清冷,半壁影,
左也陰柔,右也孤魅。
寒月不識人間情,
悅眉梢,暗花飲風塵,
左也如意,右也心儀。
好一個春。
詩里還有驕陽,百花,溪水,落葉,慶幸,驚喜,憂慮,徘徊,孤楚……向隨風而去的蒲公英,飄向遠方,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發(fā)芽。
這前半生沒干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總想挑戰(zhàn)一下自己。心想這筆都拿起來了,那就堅持下去,希望自己能筆耕不輟,思如泉涌,由不懂不會一步一步往更高更遠的有蓮花的方向前行。
當然,這一路希望有你為我加油、為我打氣!你的支持對我來說很重要!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