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沁越說:"我真后悔,沒有早一點把招弟帶回來跟爸、媽多親近。她的好,不是三言兩語說得完。"說著用力敲自己的腦袋,那聲音極響。
毛羨時沖上前阻止:"兒子。你是媽媽的心肝寶貝,媽媽心疼你。你呢?心里只有招弟。都不管媽媽了。養兒子有什么用?"
"媽,就算招弟什么都不是,但她是我愛的女人。她還是薛伯伯的女兒,不是陌生人。拜托你們理解我,并且寬待她。"
毛羨時想起薛文華,腦海又浮上[中邪]兩個字。
她甩甩頭,暗暗告訴自己:"別胡思亂想,自己嚇自己。一副白骨有什么能耐?我們布莊生意,還不是越做越大嗎?"
她定了定神,見到兒子悵然若失的模樣。
這是兒子成年后,第一次喜歡外頭的女孩。
這份熱愛,強烈到令她吃醋。
尤其,對象是薛家女兒,更加不能容忍。
她氣得咬牙切齒:"這個薛招弟,真不是好東西!你離她遠一點!"
孫開勛想起劇場的驚魂夜,一顆心怦怦跳得好快,心想:"長痛不如短痛!只要不見面,感情自然慢慢轉淡。"
他慎重的告訴兒子:"你媽說的對。離她遠一點。能多遠,就多遠。你不準再去跟她見面。"
孫沁越知道,父親不是隨口說說。
這道命令,比世界末日來臨,更加令人難以接受!
他感覺內臟就要炸開,壓抑著激動的情緒,低聲問了句:"爸爸?"
小時候身體孱弱,長期的進出醫院,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受罪。
生活,就是吃藥打針。
不是在家休養,就是在冷冰冰的醫院治療。
一樣的吃藥打針。
父母送他到臺中休養,在學校,遇見了招弟。
充滿活力的招弟,見義勇為的招弟,是一束光,是溫暖的朝陽。
內心升起憧憬跟向往!
他喜歡上學,期待上學。
期待今天、明天,以及之后的每一天。
再也不悲觀。
為了能健康的去上學,吃藥打針不再叫苦,也愿意按照醫師的建議,努力鍛鍊身體。
即使偶爾發病,又住進醫院治療,只要想起精力充沛的招弟,就會鼓起勇氣來對抗病魔,為了恢復健康而堅持下去。
期間雖然與招弟分離,也始終抱著[總有一天會再見]的信念,等待著。
現在,他長大了,也以為夢想終于成真,卻沒想到,父母會激烈反對!
仇人似的!
反對的理由,讓他無法相信,卻又不得不信。
如今聽到父親態度堅決,嚴詞命令自己與招弟斷絕來往。
他霎時覺得昏眩,心想:"我就是想要招弟啊。我已經長大了,為什么婚姻不能自主?我不愿過這樣的人生!"
第一次,他違拗父母的命令,求雙親開恩。
他在父母面前跪下,面帶惶恐:
"爸,媽,求求你們收回這句話。招弟是這世上,除了爸媽以外,我最喜歡的人。我真的好喜歡她。爸媽也說過,招弟不簡單......"
毛羨時打斷兒子的話:"你不聽我的話了?都說有了媳婦,就沒了父母,看來不假。"
她沉著臉:"起來!為一個女人下跪,成什么樣子?"見兒子這副模樣,沒有心軟,更加痛恨招弟,也覺得兒子不爭氣:
"看看你,成了什么樣子?天下女人多的是。"
孫沁越脫口而出:"她不是普通的女人啊!"
毛羨時哼了一聲,暗道:"她的確不簡單。把我一個好好的兒子搞成這樣。還破壞我們母子的感情。"
孫開勛見到兒子下跪,跟著想起多年前,自己向薛文華下跪借錢的事。
場景卻改成,他跪下后,薛文華俯身下來問:"我女兒到底犯了什么錯?你們要這樣羞辱她?"
雖然薛文華一臉和善,但是孫開勛卻是嚇得再也坐不住,倏地站起身!
他喘了喘氣,眨了眨眼睛,環顧四周,剛才那可怖的場景已不復見!
他發現能隨意控制身體,這才松了一口氣,突然瞥見妻兒都望向他,于是定了定神,對下跪的兒子,冷漠說道:
"這事沒得商量,不要再說了。我絕不允許她進門!"
他突然皺起眉頭,表情痛苦的蹲下去。
"爸!"
"老孫!"
招弟頂著書生頭套和舞臺妝,趁著上戲空檔編寫劇本。
杜恩惠與林愛玉一起進來。
杜恩惠提著餐盒和一罐保溫瓶。
招弟瞥了杜恩惠一眼,仍是低頭寫作,一邊說:"阿姐,這個本子,明天就寫好了。"
杜恩惠放下餐盒:"招弟,先吃飯吧。"
招弟看了時鐘一眼:"我不餓,等一下再吃。"
林愛玉跟著看了時間,打開保溫瓶,像慈母一樣,一臉關切:
"那先喝一碗湯,好吧?這個,是我讓阿丹給你燉的,補元氣。我看你常常演了一整天下來,累得不成人形。看得我好心疼。"說著遞到招弟嘴邊。
招弟不好拒絕,接過藥膳湯,咕嚕咕嚕喝起來,幾乎喝下大半。
林愛玉看著,頗為滿意:"等一下唱戲,那可是要費好大的精神跟體力。飯前喝,更好吸收。"
她翻了翻桌上的簽名照:"這么多照片做什么?套票的部分,不是已經都弄好了嗎?"
招弟說:
"我讓阿惠到劇院外擺攤。在開演前跟散場的時候,觀眾經過會想買。有親筆簽名的照片,可以賣貴一點。小張賣十二塊,大張賣三十塊。她剛跟我說,快賣完了。所以我再多簽幾張。"
說著拿出一張大紙牌,亮給林愛玉看。
那張厚紙板上面,用藝術體寫了幾個字。
林愛玉照著逐字唸:"省一碗豬肝面,擁有一個薛招弟......的親筆簽名照。你真是大錢小錢都不放過呀。"
其中[的親筆簽名照]字體小很多。
招弟想到錢,就笑開了嘴:
"存款簿里的數字增加,是我努力的最大動力。每分錢都是憑本事,正當賺來。我是好國民。活絡經濟,讓臺灣經濟起飛,人人有責啦。"
林愛玉呵呵笑著,坐上招弟身邊的椅子:"那個華僑要送你一棟樓房和車子。你拒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