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只有在心里十分悲傷時才有靈感寫些什么。
但是我現在很開心。
其實也不妨,可以寫。
我的家人陪了我二十多年,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無數次在心里控訴過。
我家人都有誰呢?我就說些比較親近的吧。
一共四個家庭。
我們家和老叔家都是四口之家,一女一子。
奶奶和爺爺。
老姑家有個哥哥。
老叔老嬸就不用說了,相信看完前面的故事,你們也知道老叔老嬸對我很好。
接下來說說爺爺奶奶。
家里只有我和妹妹兩個孩子的時候,覺得奶奶對我們還好。
猶記得,一次盛夏,流行手足口病,我也被傳染了。
當時,奶奶正背著妹妹拉著我的手在街上溜達。
到了三爺爺家小賣鋪的門口,屁股剛坐下就起來了。
我的手背上起了紅疹子,奶奶深覺不對,推測可能是得手足口病了。
沒想到誰真的。當時我們村里的醫生,給家里各種消毒,命我不準上學。
哈哈,還挺開心的。
小時候覺得家里人重男輕女,自從有了弟弟,我和妹妹幾乎吃不到好吃的。
最典型的一個就是核桃奶,一箱十六袋,大概二十五左右的價錢,核桃奶是專門給弟弟喝的,我們大孩子偶爾沾沾光。
一直覺得奶奶是最重男輕女的,小時候弟弟喝爽歪歪,一板四瓶,都沒說給我和妹妹分一瓶。
之后我實在饞的不行,喝兩口弟弟的然后往里面灌水。
說實話,現在看來真的有些缺德了。
當時奶奶也一臉厭棄的討伐了我,我心里也對奶奶生了幾分怨氣。
但是現在長大了,奶奶也待我們很好,奶奶本身有憐憫之心。
這就要悄悄地說了,我也是聽說的。
老姑不是奶奶的親生孩子,大家都知道。
老姑還是個襁褓嬰兒時,他的家人拋棄她,爺爺奶奶抱回了家,一養就是二十幾年。
早些時候奶奶說過,老姑長大了,奶奶知道她父母在哪,要去找也不攔著。
老姑也是個重情義之人,
“不去,我找那玩意兒干啥,都把我扔了,也沒養我。”
剛剛還和奶奶通了電話,說我剛剛考研報完名的事情。
爺爺待我是極好的。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在爺爺的后脖頸坐著,爺爺gánggáng著我。
gáng我特意搜了,沒有這個字,我們那面是這樣發音的,是扛在后脖頸的意思。
爺爺年輕時,是我們村里學校的數學老師,不知道為什么之后就不干了,但是在未來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中,我無數次聽到,
“咱們家就是數學好。”
從我爸嘴里也聽過。
有點亂,從哪說起呢。
先說個小事吧,小時候饞了就和爺爺說,
“爺爺我餓啦!”
爺爺每次都逗弄我妹妹,
“樂啦?樂啦?樂了就樂吧?”
但是每次爺爺都給買吃的。
記得五六歲,買的是“曾禮和”,是一個辣條。
我的一顆門牙被薅掉了,哈哈哈,無痛脫牙。
爺爺有時候也挺魯莽的,小時候家里只有爺爺照顧我和妹妹,爺爺卻和朋友喝起了酒,醉酒之后去了南院的屋子。因為屋子鎖上了,爺爺就打碎窗戶上的玻璃進去了。
我和妹妹在屋子里哇哇哭,老奶奶來家里才發現我們。
一群人去看時,爺爺正躺在玻璃渣里睡得不省人事。
那么小的窗戶,至今我都想不明白爺爺是怎么進去的。
爺爺老當益壯,六十多歲去考了駕駛證,家里人死活不同意,還好爺爺一直堅持。以至于后來我和妹妹去市里上學,每周坐班車回來爺爺能接。
現在上大學爺爺不善言辭,每次給家里打視頻,如果我不問爺爺就不會出現在屏幕里。
接下來要說說我老姑了,大家都說我老姑能成事兒,確實,敢說敢做,利索,小嘴兒叭叭叭,嘰嘰喳喳。
我小時候和老姑待在一起挺不自在的。老姑總是說一些讓人尷尬的話。
老姑總說我媽照顧不好我們,也確實,我的第一個內衣是老姑買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高中的時候,心里極度悲傷,學不進去,成績上不去。
我爸和老姑說找個補課班,去試課的時候,我出來的時候,老姑和補課班的老師正拉扯著。
老師雖然是個男士,卻很溫柔。我一眼就看出他很懂教育。
老姑拿著我的手機試圖解開,
“這手機還設個密碼!打不開!這破手機有什么用?”
我坐下后,老姑又是一頓輸出,
“是不是搞對象了?”
我心里一陣壓抑,一言不發,都是老師在解圍。
說到家離得遠,在補課班的住宿問題時,老姑說去她家住。
老師一言道破,說老姑太強勢,去那住也壓抑。最后我成功住在老師安排的專門的賓館。
20天補課,說實話沒什么用,選老師的時候也隨隨便便。
可以算一陣不太成功的救贖。也可以說是通往獨立自信之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