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道“身懷扁鵲盧醫術,不用楊高廓玉針。”古有神農嘗百草,今有白衣天使抗非典、新冠,被稱之為最美逆行者。
住在我家樓上的小姐姐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醫生。我猶記得,在幾年前,她不顧家人的阻攔,毅然決然的填報了醫學專業。幾乎所有人都勸她,醫學生不好當,但她偏要一條路走到黑。
那一年我見到她,她總是右手拖著沉重的行李,左手里捧著有字典般厚重的書,嘴里還念念有詞的重復著某些語言。我也曾到過她家幾次,她家不小,但是看見滿是書籍的房間,我覺得她家小多了。客廳里的書籍被盡數的聚集在有黑板寬的書架上。
她實習的醫院是當地最有名的醫院,醫院很大,許多醫學生懷著夢想到那里去,去那里實現救死扶傷的心愿。她的眼睛里有光。我每天早上6點多便見她匆匆忙忙的下樓了。她總是嘴里叼著面包,邁著小腿急忙的跑著,連頭發都來不及扎,像一只靈活的小兔子。這就是她每天的標配。
后來,她認為醫院有她沒她都行,她就自己出來開了個離家不遠的小診所,受眾皆是老人與小孩。而他的問診費十分低廉。藥品的價格也比其他診所低個幾倍。她的診所十分“精致”。對于來訪的老人,她總是很有耐心的聽著他們的訴說,從不覺得他們是“胡說八道”。而且總是會勸說他們不要買假藥販子的假藥酒。對待小孩她也是有一套手法的,前臺的柜子里,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玩具。除了在診所里診斷病人,她其余的時間總是捧著西文書在看,也總是有人說她太好學了。
在某一年春天,她決定去非洲當援外醫生,很多人勸她說,非洲這個地方很危險,又是病毒細菌多,傳染病多,種族戰爭也多,還是不要去為好。但是她語重心長回應道如果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多從死神面前拉回一條生命,那我認為這是值得的。說這句話時,他的眼里出現了和幾年前一樣的光芒。最終還是沒有勸住她那執拗的性格。
我們總是在浩大的世界奔波著,卻沒有仔細停下腳步來看我們身邊平凡的默默奉獻的勞動者。有句話說得好“愿以吾軀負重前行,換取人間歲月靜好”,吾輩青年應以勞動為基,奏起奮斗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