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縯和劉秀一直共同閃耀下去,會不會出現兄弟鬩墻、骨肉相殘的悲劇?
答案是:“沒有如果”。
上蒼太過偏愛劉秀,他希望把所有主角的優點都讓劉秀一人擁有,不允許“完美帝王“沾染一絲一毫的污點,為此,他不惜讓劉縯提前領了便當。
昆陽之戰帶來的不僅僅是實力和威望,昆陽之戰后,新市王匡、王風,平林陳牧、廖湛等將領忌憚于劉縯和劉秀的威名,揚名立萬的劉氏兄弟反而迎來了最大的危機。他們攛掇劉玄將劉縯殺害。
擁立劉玄的朱鮪等人也對劉縯不放心,特別是劉縯打下宛城之后,原來的守將岑彭成了他的腦殘粉,這種號召力讓劉玄如坐針氈,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宛城被攻克不久,劉縯就被殺害。
聽到劉縯被害的消息,羲和腦海里第一時間呈現出兩個人小時候打打鬧鬧的各個場景:朝霞里歡聲笑語,暮云中追逐嬉戲,一起被老媽追著打,一起去麥草堆捉迷藏,羲和和帝俊不同,她是個面善心慈的女神。
劉秀是悲痛的,但他也是清醒的。清醒的悲痛者。越是悲痛,越是清醒,背負者永遠在前行,劉秀決定這個時候還是繼續表演。
一位好的人生演員不僅需要與生俱來的天賦、過硬的專業技能,還需要遇到好的劇本、能碰撞出靈感的對手,亦或是量身打造的角色。劉秀是擁有所有條件的“完美演員”。
劉秀單人匹馬前往宛城,誠惶誠恐的謝罪。對劉縯部將不私下接觸。雖然昆陽之功首推劉秀,但他不表昆陽之功,并且表示兄長犯上,自己也有過錯,并且不敢為劉縯服喪,“飲食言笑如平常”。難以安枕的劉玄,處于權力制衡的考慮,看到一向“心無大志”的劉秀十分謙恭,更始帝暫時放下“斬縯除秀”計劃,只是解除了劉秀的兵權,為了表示自己的內疚,同時封了劉秀一個武信侯的空頭銜。此時的劉秀,官雖大,卻無兵、無將、無實權,無事干。
劉秀心里明白,即便是一時讓更始帝不猜疑自己,以后也可能會得到與兄長劉縯一樣的下場,畢竟自己聲名遠播、功高震主。
在這個大背景下,劉秀做了個迷惑眾人的決定,請姐夫鄧晨到陰麗華家里行婚禮的“納采”之禮。
在那個普遍早婚的時代,女孩子家通常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頭,而像陰麗華這樣的大美人坯子,雖然養在深閨,卻早已名聲在外,提親者之多,更是擠破門檻。
有勇氣前來陰家提親者,大抵也都事先掂量過自己,他們要么有錢,要么有勢,要么又有錢又有勢。然而,陰母愣是一個也沒看上,一家都不肯許。
也正因為如此,當媒人前來替劉秀提親時,陰母也沒有看在眼里,劉秀一介破落王孫,家中窮困潦倒,武信侯也不過是個聽著好聽的空頭銜,萬一與兄長劉縯一樣的下場,那女兒麗華一生盡毀。當即和媒人鄧晨道:“小女惶恐不得安,得侯爺垂憐,愧不自如,誤了侯爺之意我致謝。”
眼看劉秀就要和其他受挫的求婚者成為“望月者”,陰識站了出來,力保劉秀,勸陰母道:“人固有好美如劉秀而長貧賤者乎?”
陰母雖是女人,對帥哥卻有著相當的免疫力,冷笑道:“婦人不可無色相,男兒何須好皮囊?”
然而,陰識鐵了心要認劉秀這個妹夫,再三勸陰母道:“風物長宜放遠量,英雄固有微賤時,今天下大亂,正是英雄出世。況秀今已為武信侯,吾久聞劉秀之愛人,氣恢闊,大破王邑于昆陽,實人間豪杰。將來必裂土稱王,富貴豈可容限哉。又望阿母三思。”
無論包辦婚姻還是自由戀愛,其中真有多少感情,實在頗值得懷疑,或許更接近于賭博而已。有人賭的是現在,有人賭的是未來,陰母是保守派,希望撿現成的。陰識則是冒險派,要買潛力股。母子二人好一番商議,陰母仍是將信將疑,但架不住陰識的一再游說,終于還是應允了下來。
更始元年(公元23年),陰麗華已是19歲。一天,陰識喜氣洋洋地踏進妹妹的閨房,告訴她:“今有更始破虜大將軍秀使人來言媒。”陰麗華低頭不語,陰識說:“今此大將軍秀者,高帝之子孫,有貴人之相,年未三十,既更始股肱臣,爵拜武信侯,若與妹匹,真英雄美人,天造地設一是也。”
陰麗華,標準的女主配置:
管仲之后(大家閨秀)、家勢雄厚(擁有的車馬和奴仆能與諸侯王抗衡)、貌美如花、賢惠恭順、善良端莊、性格溫柔……
公元23年,劉秀回到宛城并受封武信侯后不久,就在宛城迎娶了他思慕多年的新野豪門千金——陰麗華,從此陰麗華成為劉秀的發妻。
那一天,紅燭熠熠,鳳冠霞帔,女神羲和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也有娶妻的一天,幾百萬年以前自己嫁為神妻之時,也沒有此刻的忐忑不安。
劉秀只能一遍遍給自己打氣:
“不用擔心,這個身體是男身,又帥又健康。”
“劉秀,你一定能行的。”
“羲和現在是劉秀,不是羲和。”
“我不是羲和,我絕對不是羲和。”
“我是劉秀,我絕對是劉秀,又帥又挺的劉秀。”
紅聯映日,十里紅妝、款款花驕,赫赫新堂。當天的街道,夢幻璀璨。婚禮現場以氣勢宏偉的太陽圖騰為背景,迎親大道以紅色綢布鋪設左右兩旁,熱鬧喜慶。
夜色闌珊,燈光璀璨。燈火之下,喜樂高奏、鐘磬齊鳴。在贊禮官帶領下,身著紅色服飾的陰麗華款款而來,那一刻,百卉郁英、粉黛絳唇、嬌移蓮步、裙袂瀲滟。
笙歌夾道、眸灑星辰、明媚皓月、風姿絕世。劉秀大步踏星去迎接自己的新娘。
“吉日良辰兮,風和日麗!鸞鳳和鳴兮,珠聯璧合!”在贊禮官的引領下,每一個禮節在順利進行中。
歌舞奏樂有機地融入其中,劉秀和陰麗華在“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賀詞聲中入喜堂,在“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誓詞聲中結束婚禮。
從合巹禮到結發禮,再到執手禮,每一個禮節都寓意深遠,尤其是結發禮,當劉秀、陰麗華的頭發各剪下一縷相互纏結放在錦盒的那一刻,一瞬間,劉秀的心中充滿了各種情緒,愉快、憂慮、驚奇、五味雜陳。作為一個女神卻化男兒之身娶妻生子,內心復雜的感受無以言表。
高廊縵回、檐崖巍峨、花香氤氳、杯交合巹。
“一敬酒,相依相伴!二敬酒,相敬如賓!三敬酒,相濡以沫!”
夫妻共飲合巹酒,合二為一,同甘共苦,已結永好。
夜里,眾人飲與食,觥籌交錯,紙醉金迷。
皎潔的月光下,一生一世一雙人,朱唇相吻,執手,環腰。
吉服及地,圓舞波漾。
卻并非男子與女子,而為女神與女子。
一只夜鶯纖唱漸微細去,最后所有的光都滅了。
兩首相觸相抵,視線兩端的微光相觸相容。
兩只窈窕人影交纏在一起。
兩人展袖而舞,愛與欲望在纏綿……
一曲舞罷,夜深人靜,只有天上的圓月遙不可及的瞻望。
春宵一度后,夫妻兩人惺惺相惜,恩愛異常。劉秀也在心里徹徹底底認同自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男人。
一連幾天,兩人出雙入對,繾綣于亭臺樓閣之上,流連于花鳥山水之間。人們見了,都說是天生一對,地造一雙。
其實劉秀這么做一來可以打消更始政權各位君臣的顧慮,認為他劉秀胸無大志,貪的只是錢財美色;二來將來也可以利用陰家的勢力競逐天下,要知道陰家可是擁有良田七百頃,富可敵國;三來女神陰麗華的確是劉秀見過所有女子當中最稱心如意的。
娶了心愛的女人可以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然而,這只是劉秀屈于形勢下的權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