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大漢瑯琊

第三十七章靈帝荒唐,泰山祭拜

瑯琊這里一片歲月靜好,而皇帝劉宏那邊卻是一塌糊涂。

話說由于遺傳隱患,羲和的子子孫孫壽命都短,有時候羲和也在心里嘀咕:“看來女神附男體造人,質(zhì)量確實不敢恭維。除了劉莊這個體內(nèi)神力還有點殘余的,到了劉炟就開啟英年早逝模式。

而劉宏這個劉炟之玄孫,東漢第12位皇帝,他的表現(xiàn),直接讓羲和想一巴掌把他扇回冀州河間國去。

為什么?

因為:他對于大漢王朝的責任心,幾乎為零。

劉宏對整個大漢朝始終都只抱著一種看客心態(tài)。他從政行事,從來隨心所欲;朝臣不分忠佞,只看貼心程度;諫言不論損益,只管是否順耳,他從不思考這樣做對大漢王朝的存續(xù)是否有所裨益或損傷。

一開始登基后,劉宏心里一直在想:“反正朝堂大事有太后一家子操心,皇宮中有宦官幫忙管理,既然閑著也是閑著,那就干脆撒開手腳玩去唄。”

后來掌握實權后,劉宏天天還是都在貪圖享樂,天天都在想著嘗試新鮮花樣,對民間疾苦,視而不見。

古話說得好:天不隨人愿。

你想做一個天天玩樂的皇帝,老天爺還看不下去呢!

177年的四月,天大旱,接著有7個州遭了蝗災。

同年七月,護烏桓校尉夏育說道:“鮮卑侵犯邊境,從春天開始都有三十多次了。”

八月份,劉宏讓田晏當破鮮卑中郎將,領著一萬騎兵從云中(就是現(xiàn)在內(nèi)蒙古托克托)出發(fā),當作正路軍隊;又讓夏育從高柳(現(xiàn)今山西陽高)、匈奴中郎將臧旻從雁門(現(xiàn)今山西朔州東南)出發(fā),當作偏路軍隊,三路一塊兒前進,大概有三四萬人。鮮卑的首領檀石隗分路去迎戰(zhàn),漢軍慘敗,死了兩萬多,三個將領被關在囚車里下獄,花錢贖身為平民。

十月,日食出現(xiàn)了,接著京城就發(fā)生了地震。

178年的正月,合浦和交趾的烏滸蠻造反,還聯(lián)合九真、日南的百姓,把郡縣都給攻打下來了。

同一年的二月,有了日食,接著又出現(xiàn)地震。

四月的時候,又出現(xiàn)地震。同時,侍中寺的母雞變成公雞。

六月的時候,有黑色的氣掉到劉宏所使用的溫德殿東庭,有十多丈長,樣子跟龍差不多。

七月的時候,青虹在玉堂后殿庭里出現(xiàn)。

各種怪異情況,朝堂都開始議論紛紛,百姓也都惶惶不安。

面對這些天災人禍,劉宏從來沒有想過怎么好好治理國家,只在心里叫苦:“為侯時常苦貧。”

俗話說:“病急亂投醫(yī)。”國家一片烏煙瘴氣,劉宏腦袋瓜子在想:“整天都是日食、地震、疫情、水災、黑氣,大漢就沒點祥瑞?”

正在這時,中常侍王甫正巧過來匯報:“陛下,下個月瑯琊王那邊,兩對龍鳳,四喜要過十歲生日。”

劉宏一聽,第一反應就是:“朕,又得出錢了,我的錢啊。”

突然劉宏靈機一動,心想:“龍鳳,四喜,這不就是祥瑞么?”

東漢此從劉秀泰山封禪后,其余帝王皆有自知之明,每年都派人到泰山祭拜,自己去沒有親自去封禪的。

劉宏雖然手握至高無上權力,可他卻從未理解過權力,心中只有一個目標“享樂”。他從來沒有在封禪這條道路上努力過。

這時劉宏想的是:“既然又要出錢,不能白出,讓劉據(jù)帶四小只去泰山祭拜,既好聽,又祥瑞。”

想到這里劉宏就對王甫說:“《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既然瑯琊王那邊祥瑞已長成,就賜資讓瑯琊王帶著祥瑞去泰山,替朕祭拜。”

樂知聽說劉宏下令讓他們?nèi)ヌ┥郊漓耄唤麊∪皇Γ叵肫鹱约鹤鳛閯⑿愕臅r候去泰山封禪的經(jīng)過。

劉秀是一個非常務實、低調(diào)的皇帝。

對國家沒用的儀式——廢除。

對百姓沒有好處的政策——廢除。

對朝廷管理沒有價值的東西——廢除。

一輩子唯一一次高調(diào)就是泰山封禪。

封禪也是半推半就!

執(zhí)政初期,東漢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二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禪泰山。”文武百官都勸他,天下太平或天降祥瑞有一個符合就可以去泰山封禪,您不僅滿足這兩個,您還多了一項,有德之君。

對于類似的提議,劉秀不接納,一是自己就是女神,二是封禪勞民傷財。

怕大家再次勸諫,劉秀詔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氣滿腹,‘吾誰欺,欺天乎!’”

他直接發(fā)了狠話,若郡縣遣吏上壽,盛稱虛美,必髡(kūn,剃掉頭發(fā)做勞役),令屯田……

于是群臣不敢復言。

轉(zhuǎn)折點是夜讀《河圖會昌符》,見有“赤劉之九,會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于承。”之句,這句話簡單翻譯一下,就是上天寫了個紙條,說劉邦的九世孫未來會去泰山封禪。劉秀掐指一算,這不就說的我嘛?!

羲和一看帝俊惡搞這么一出,氣的想直接把帝俊的耳朵擰成麻花,不過生氣歸生氣,羲和還是決定去一次。

信仰可以是很多人,或者很多事,很多理論,也可以是一個人,一件事,一個理論。

老百姓可以把始皇帝當做信仰,老百姓可以把老子當做信仰,老百姓可以把執(zhí)金吾當做信仰,老百姓也可以把陰麗華當做信仰。

而皇帝的信仰是什么?

秦始皇嬴政統(tǒng)一六國,成了中國的始皇帝。功成之后,秦始皇派徐福帶領五百童男童女去海外仙山尋找長生不老藥是老百姓流傳甚廣的故事。

羲和很清楚這件事確實不是謠傳,徐福確實出海去尋找長生不老藥了。

當年秦始皇嬴政自己也曾外出東海尋找長生不老藥,并且找到外星隕石,利用其中的關鍵成分提煉“長生不老藥”,追求長生不老。

而嬴政苦苦找尋的仙山其實就是東南海之外的歸墟。

徐福在海上徘徊了好多年,他們始終無法進入歸墟,羲和看他們可憐,一心軟將徐福和存活下來的幾百名童男童女,指路到了倭奴國,讓他們在那里生活。

東漢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劉秀泰山封禪的時候,順便看了一眼倭奴國,徐福的后人竟然感應到了。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劉秀便賜給倭奴國國王“倭奴王”的稱號,并贈予金印。

封禪泰山,讓嬴政對如何長久地擁有和享用這人間帝王的至高無上的尊嚴與威風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成為秦始皇嬴政封禪泰山后的追求和愿望,構成了東巡海上求仙的強大動力。嬴政對個人生命的無限延續(xù)充滿了憧憬與希望。

當年劉徹泰山封禪后,立刻率領群臣巡幸東海,希望與仙人相遇。見不到仙人的漢武帝開始急了:“朕要親自駕船出海去往蓬萊仙山!”,他向群臣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群臣炸營,人群騷動,亂成一團。就差抱著劉徹的大腿叫爺了,在大臣眼中劉徹為了長生,已經(jīng)走火入魔,連國家都不要了。相比之下,派遣徐福出海的秦始皇、出家當和尚的梁武帝都不算什么,畢竟皇帝的身體還在。

而漢武帝劉徹卻想直接出海求仙,放棄一切,從塵世間消失不見。群臣當然不答應,紛紛上書勸諫。但漢武帝很執(zhí)拗,硬著頭皮一定要去,堅決要出海拜師。

最終,幸虧機智的東方朔說了句:“若有道,神仙自會來訪;若無道,見了神仙也無益處。”的話語,才讓漢武帝打消了出海的念頭。

如果當時東方朔沒有攔住劉徹,作為帝俊的后人,羲和會不會讓他進入歸墟?

你們猜?

丙朱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剑川县| 花垣县| 汤原县| 元氏县| 永康市| 志丹县| 雷州市| 高青县| 白沙| 合水县| 尖扎县| 定边县| 金川县| 沙洋县| 临颍县| 镇远县| 新化县| 龙口市| 赣榆县| 湖北省| 竹山县| 新宾| 通州区| 晴隆县| 卢氏县| 龙胜| 濮阳县| 凤台县| 临沧市| 凤城市| 营山县| 唐海县| 长丰县| 泾源县| 开原市| 穆棱市| 百色市| 霍林郭勒市| 于田县|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