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兒,雖是初夏時節,可是因昨兒夜里下了場大雨,帶來了絲絲涼意。
蕭媛,不,現在應該叫蘇錦寧。
少女躺在床上,直直的看著棚頂上的木頭橫梁。
她清楚記得自己已逝,皇帝身旁的大總管胡公公親自確認,禮部尚書親自主持。
皇帝親自扶靈,舉國哀悼,官吏守喪一月,百姓三日。圣上還頒下圣旨。
其一,四品官以上,及公主、王妃以下命婦,皆須于烏金門內外聚集,為鎮國長公主哭靈。
其二,為保長公主逝后有人侍奉,將太監與宮女共計三百余人,侍衛府兵五十人,盡皆賜死,釀成一場生殉慘劇。
其三,命朝中二、三品以上官員輪流抬棺。
按規制,皇帝、皇后駕崩,應由內務府遣派兵丁抬棺,從未有官員抬棺,且皆為二、三品大員。這些官員素日養尊處優,抬棺時不免面露苦色,狼狽不堪。
此外,皇帝還請來八十一高僧,設道場、辦法會,于公主府誦經七七四十九日。
如此,倒也算得上是博得了一番好名聲。呵呵。
自她入土為安至今已逾一月有余。然而,她清晰地記得離世后所目睹的種種景象,隨后仿佛被無形的力量牽引著,伴隨著清風四處飄蕩,飽覽了天齊國廣袤無垠的大半河山。
再度睜開雙眼之際,她驚覺自身已然置身于另一具軀體之中。
緩緩收攏紛亂的心緒,她將目光投向窗外,那透過窗欞灑下的皎潔月光映入眼簾,令她不由自主地微微牽動了一下唇角。
算起來,自從在這副身軀中蘇醒過來,迄今已有三日之久。經過這段時間的適應和摸索,她對這具身體的情況已然了如指掌。
此身芳齡一十四歲,名喚蘇錦寧。其容貌相較于從前的自己少了幾分磅礴大氣之美,昔日的自己生就一雙丹鳳眼眸,如今則變成了杏眼,且五官顯得更為精巧玲瓏。
若仔細端詳,竟能從中尋覓到與往昔的自己約莫六七成的相似之處。
只是這身子骨過于孱弱,瞧上去宛如只有十二歲般稚嫩。
母親名喚李蕓娘,乃是一名孀居之人。如今已然三十有一,但因終年辛勤操持家務、田間勞作,面容顯得頗為憔悴,歲月的痕跡過早地爬上了她的臉龐,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為蒼老幾分。
想當年,父親于原主年僅四歲之時,被征召奔赴邊疆戍守,自此杳無音訊。時光荏苒,轉眼間已過多年,卻始終未見其歸來身影。
在那遙遠的六歲之秋,命運的齒輪無情轉動。一次偶然失足,令她墜入冰冷刺骨的池塘之中。幸得好心人及時施救,方才撿回一條性命。然而,這場意外卻帶來了無盡的災難——高熱持續不退,最終將她燒成了癡癡傻傻模樣。
自那時起,她與母親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黑心的祖母一家人竟毫不留情地將她們驅逐出門,讓母女倆流落街頭,飽嘗世間冷暖。
也好,那些紛繁復雜、糾纏不清的所謂親情,不過是這塵世間最為虛妄無用之物罷了。只是眼前這位含辛茹苦的母親,不知是否會如自己曾經那位尊貴無比的母后一般呢?
聽著窗外的蟲鳴聲,蘇錦寧漸漸合上雙目,唇邊勾起一個極淺的弧度。
在心中暗想,罷了,既然換了一個身份,換了一個身體,現在又這般年輕,這一世定要為自己而活。
傷她至深之人,想來應該可以死生不負相見。
次日,天剛剛蒙蒙亮,天邊泛起了魚肚白,院子里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聲音。
蘇錦寧蹙了蹙眉頭,悠悠轉醒。
穿上放在床尾的衣服,趿拉著鞋,一邊向院子里走去,一邊把垂在身后的頭發攏在一起,編成了一個麻花辮垂在身側。
“寧兒,你怎么起來了?是不是娘吵到你了,娘小點聲,這天還沒大亮呢,你再回去睡一會,小孩多睡覺好,養腦。一會好飯了叫你你再起。乖啊。”李氏一邊往生火一邊碎碎念,“今天給我們寧兒蒸饃饃吃,在燙點菜粥,睡醒了吃些熱乎乎的,肚子可舒服了。”
少女不禁扶額,‘我的天爺啊,我該怎么告訴她,我不是個小孩,還養腦。這妹妹才三十一歲,怎么比平姑姑還嘮叨。哦,難道是因為站在她眼前的是她唯一的女兒,對一定是,而且這個女兒還是個傻的,才剛剛好。唉,倒也是個可憐人,苦了半輩子,還不知道女兒的芯子換了人。’
沒聽到身后傳來腳步聲,李氏疑惑的回頭,只見女兒單手扶著額頭,微闔雙目,眉頭輕皺。
嚇的扔下了手里的葫蘆瓢,三步并做兩步朝著寶貝女兒走來。
“寧兒,你怎么了,是不是頭不舒服?沒睡醒是不是?”
少女搖了搖頭,“沒有,我很好,沒有不舒服,也沒有沒睡醒。”看得出來眼前的女人是真的擔心自己,于是多解釋了幾句“我只是在想娘你起的這么早,我還在睡覺,真的是太不應該了。”
聽到這話,女人瞬間眼尾泛紅,這么多年了,女兒終于好了,還會心疼娘親了。
“嗐,“你這孩子,說什么傻話呢,娘照顧你不是應該的嘛,你這病好了,娘比什么都開心。你好好的,比什么都重要,我才能對得起你死去的爹啊。”女人說著就流下淚來。
“娘,你別哭了,我已經長大了,不會再讓你擔心了。”蘇錦寧安慰道。
“我只是覺得對不起你,你長這么大連雞蛋都沒吃過幾次,十四歲還跟個小貓似的,我真是沒用……”女人一邊擦眼淚一邊自責地說道。
“娘,你別這么說,你已經很努力了。而且,我并不覺得這樣有什么不好,我知道家里條件有限,不能像別人家一樣吃穿不愁,但我覺得現在的生活很好,有娘親,有我,我們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這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嗎?”蘇錦寧笑著說道。
“可是,我還是想給你更好的生活,讓你吃得飽、穿得暖,不再受苦受累。”女人心疼地說道。
“娘,你已經給了我最好的生活,你對我的愛和關心就是最寶貴的財富。而且,相信我,只要我們一起努力,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蘇錦寧堅定地說道。
“嗯,娘相信你。”女人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娘,以后不要再給自己施加壓力了,我的病已經好了,我會照顧好自己,也會照顧好你。我們要一起好好過日子,一定會幸福的。”蘇錦寧拉著李氏的雙手,看著她的眼睛認真地說道。
“好,娘聽你的。”女人感動地說道。
“娘,你放心吧,以后我會讓你過上好日子的。”蘇錦寧輕輕地撫摸著那滿是老繭的手,心中暗暗發誓。
看著女兒懂事的模樣,李氏欣慰的落淚,不住的點頭“好,好,會好的,我們都會幸福的。”說著還抬手擦掉了臉上的淚,“你先去洗臉,我這邊飯也快煮好了。”
不一會,母女二人坐在飯桌上。
蘇錦寧看著面前的早餐,飯桌上擺放著三個雜糧饅頭和兩碗菜粥。這些雜糧饅頭是用黑面和玉米面混合制成的,其中還摻雜著一些野菜。它們看起來黑乎乎的,讓人感覺不太有食欲。而那兩碗所謂的“菜粥”更是幾乎全是青菜,只有一點點玉米面作為點綴,如果沒有這一點玉米面,簡直就是一碗純青菜湯。
少女淡定的端起粥,用筷子輕輕攪動。
“寧兒,吃饃饃,”李氏笑著給女兒夾了個饅頭。
蘇錦寧看著眼前的雜糧饃饃,內心十分抗拒,她小聲嘀咕:“我能說我不想吃嗎?這玩意兒真的喇嗓子啊!”但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她還是勉強露出一個笑容說道:“娘,我沒那么餓,你吃吧。”說完,她十分貼心地將饅頭遞給李氏。
李氏搖了搖頭,溫柔地對女兒說:“你吃,娘不餓。”
蘇錦寧知道母親是想讓自己多吃一點,但她實在無法接受這個味道。于是,她故意裝作生氣地把饃饃放回碗里,撅著嘴說:“娘,我早上吃不了這么多,你不吃我也不吃了。”
李氏見女兒如此堅持,無奈之下只好接過饃饃咬了一口。看到母親妥協,蘇錦寧才滿意地點點頭。
期間,她還跟母親說自己想去一趟后山采些野菜野果,李氏又囑咐了不許往山林深處去,早點回家等等。
吃完飯,李氏便像往常一樣去地里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