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在書中看到的卡特尼拉的裝置它是一個直徑約兩米的圓形平臺,表面覆蓋著光滑的金屬材質,反射著冷冽的金屬光澤。平臺的中心是一個透明的半球體,里面充滿了閃爍的光線和流動的光點,這些光點實際上是量子比特的可視化表現,它們的狀態變化直接影響著裝置的功能。
艾萍:這些光點是怎么變化的。
劉思:光點是以一種復雜而有序的模式在半球體內不斷變化。每一個光點都代表著一個量子比特,它們的狀態不僅僅是簡單的0或1,而是處于一種疊加態,這種狀態讓它們能夠同時代表多個可能性。
李琦:光點的閃爍和流動,實際上是量子比特在進行量子計算時的動態表現。當量子比特從疊加態坍縮到一個確定的狀態時,光點會突然改變顏色或亮度,這表明了一個計算結果的產生。而當多個量子比特相互糾纏,它們的狀態會相互影響,光點之間的流動和連接變得更加復雜,形成了一張錯綜復雜的光網。
劉思:這些光點的顏色也有所不同,從深邃的藍色到熾熱的紅色,每一種顏色都代表了量子比特不同的能量狀態。
安莉:這些顏色的變化不僅僅是為了美觀,它們實際上是一種信息的編碼,通過顏色的變化,可以解讀出量子比特的狀態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劉思:光點會形成特定的圖案,這些圖案似乎在模擬著某種算法的運行過程。一些光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螺旋狀的結構,而另一些則分散開來,形成了一個網狀的模式。這些圖案不斷地變化和重組,就像是在進行一場無聲的舞蹈,每一步都精確無比,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意義。
李琦:卡特尼拉的裝置是一個強大的計算工具,更是一個打開量子世界大門的鑰匙,讓人類得以窺見那個由量子比特構成的微觀宇宙。
艾萍:這個裝置的半球體就像是心臟吧。
劉思:沒錯,半球體內部充滿了復雜的光學和電磁設備,它們協同工作,精確控制著量子比特的狀態。在半球體的周圍,有一圈環形的控制臺,上面布滿了各種按鈕、觸摸屏和滑動條,這些都是用來輸入指令和調整參數的界面。
艾萍:那么,女主卡特尼拉是如何與裝置交互的呢?
劉思:卡特尼拉站在平臺的中心,通過語音指令和手勢控制與裝置進行交互。她的周圍有一系列的傳感器,能夠捕捉她的聲音和動作,并將這些信息轉換成控制信號。在進行穿越之前,她會穿戴一套特制的緊身服,這套服裝不僅能夠保護她在穿越過程中的安全,還能夠與裝置同步,確保她的意識能夠被準確地傳輸到目標宇宙。
艾萍:這套緊身服像是宇航服,但它的功能肯定更加復雜。
劉思:確實如此。緊身服內部嵌入了微型的傳感器和生物監測設備,可以實時監測卡特尼拉的生命體征,確保她在穿越過程中的生理狀態穩定。此外,服裝還配備了微型的量子通訊器,即使在不同的宇宙之間,也能夠與裝置保持聯系,確保卡特尼拉能夠安全返回。
艾萍:這個裝置的能量來源是什么?它需要很大的能量來打開蟲洞或者量子隧道吧?
李琦:可以反物質能源,反物質與物質相遇時會湮滅,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安莉:也可以是零點能,來源于量子力學中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即真空中的能量波動。
李琦:暗物質能源也可以,暗物質是宇宙中的一種物質,它不與光子相互作用,因此不可見。暗物質是一種高能量密度的物質。
安莉:利用恒星能源也可以,通過某種方式直接從恒星中提取能量,比如利用戴森球等結構。
李琦:利用量子糾纏也是不錯的選擇,利用量子糾纏的特性,實現能量的瞬間傳輸。
安莉:也可以利用高維能源,在多維宇宙中,存在高維空間中的能量形式,可以被用來打開蟲洞。
李琦:還有宇宙弦,宇宙弦是存在于高維空間中的一維“線”,它們擁有巨大的能量密度。
安莉:也可以利用人工黑洞,通過人工制造微型黑洞,利用其強大的引力場來獲取能量。
李琦:可以利用我們墨星星球的科技,我們星球擁有地球人類未知的能源技術,可以高效地打開蟲洞。
安莉:也可以利用時間能源,時間本身可以被視為一種能源,通過操縱時間流來獲取能量。
劉思:裝置的能量來源于一個先進的核能量核心,它使用一種新型的核電池,這個能量核心被設計得非常緊湊,但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輸出,足以支持裝備進行高維空間的穿越。
艾萍:這種新型核電池的研發成果主要是來自BJ貝塔伏特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貝塔伏特成功研制出的微型核電池,使核電池技術向小型化、模塊化、低成本化邁出了重要一步。這種新型核電池采用鎳63核同位素衰變技術和金剛石半導體,實現了核能向電能的穩定轉換。其使用壽命長達50年,無需充電和維護,具有環保節能的特性。
這種微型核電池的體積小巧,比一枚硬幣還要小,卻擁有100微瓦的功率和3V的電壓,足以滿足多種長續航場景下的電力需求。如果產品能夠實現1瓦功率的核電池,那么有可能支持女主的裝備進行高維空間的穿越,以及其他需要高能量輸出的應用場景。劉思提到的裝置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輸出,支持裝備進行高維空間穿越,是基于這種新型核電池技術的先進性和其巨大的能量密度。
安莉:艾萍說的這個核電池技術已經被用于航天、醫學、深海、極地、荒漠以及無人氣象站和微波站等多個領域。在航天領域,核電池因其長期、安全、可靠的供電能力而被看好和廣泛應用。
有國內企業宣稱成功研制民用原子能電池,可50年穩定自發電、即將投入量產。BJ貝塔伏特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研制出微型原子能電池,這種電池采用鎳63核同位素衰變技術和金剛石半導體,實現了核能向電能的穩定轉換,且使用壽命長達50年,無需充電和維護。
盡管核電池技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從轉換效率、輸出功率、成本以及輻射安全管理角度來看,核電池民用化仍面臨挑戰。目前,核電池的主要應用場景仍局限于特定領域,如航天、極地、深海、心臟起搏器等。
核電池技術在地球上正朝著更安全可靠、壽命更長、質量更輕和成本降低的方向發展。
李琦:這個裝置里的核電池是否能夠支持穿越蟲洞,蟲洞是宇宙中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可以讓人們進行時空旅行。地球物理學家一直在研究蟲洞的可穿越性,普通地球人類蟲洞旅行并非不可能。
早期的蟲洞研究認為蟲洞的引力太大,會毀滅所有進入蟲洞的物體,但隨著地球科技的進步,研究發現了“蟲洞”的超強力場可以通過“負質量”來中和,以此來穩定“蟲洞”的能量場。
核電池作為一種能源,其本身并不直接與蟲洞的穿越能力相關。核電池提供的是能量,而蟲洞的穿越涉及到的是空間和時間的物理特性。核電池可以為設備提供能源,但穿越蟲洞的能力取決于蟲洞本身的物理特性和穩定性,以及穿越者對這些特性的理解和利用。
核電池作為一種能源,可以為裝置設備提供能量,但它們并不直接決定設備是否能夠穿越蟲洞。蟲洞的穿越能力取決于穿越者對蟲洞物理特性的理解以及是否能夠創造出穩定的蟲洞。
劉思:書中女主卡特尼拉創造了穩定的蟲洞。女主利用負能量延長蟲洞的存在時間并使其更加穩定,甚至擴大蟲洞尺寸。負能量能夠抵抗蟲洞內部的量子波動,從而幫助維持蟲洞的開放狀態。
艾萍補充道:負能量是某些物質或現象的能量低于周圍空間量子漲落產生的能量。利用量子效應和廣義相對論的修正可以創造穩定、可穿越的蟲洞。
創造蟲洞的方法是質量和能量可以使時空發生扭曲。只要能準確把握質量和能量的值,就可以在宇宙的不同部分之間形成一條隧道、一個蟲洞。制造這個蟲洞所需要的“工具”是一個帶電荷的黑洞和宇宙弦。攜帶電荷的黑洞會使其奇點拉長和扭曲,因而與另一個帶相反電荷的黑洞相連——女主就得到了一個蟲洞。
劉思:這個蟲洞仍不穩定,所以女主用一根張力極大的宇宙弦來穿過蟲洞兩端,保持蟲洞兩端的持續開放;同時還用另一根宇宙弦穿過蟲洞,然后往回繞形成環形,來撫平這個蟲洞的震顫。
女主創造的蟲洞非常穩定,尺寸過小可以容納人類穿越。女主正在穩定這些微型蟲洞,嘗試找到將其擴大至宏觀尺寸的方法。
劉思繼續說道:女主穿越時的裝置的能量來源是核能源。但并不是艾萍之前提到的那種。
艾萍思考了一會:它是不是使用了一種錒系微型核電池,這種電池能夠將放射性核素衰變能轉化為電能,為裝置提供所需的能量。這種微型核電池在能量轉換效率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實現了破紀錄的0.889%的總能量轉換效率和139μW·Ci?1的單位活度功率。這種電池的設計允許它在持續運行200小時以上,提供穩定的能量輸出,足以支持裝置打開蟲洞或者量子隧道所需的能量。
安莉:地球上確實存在錒系微型核電池的研究和應用。
艾萍繼續說道:通過將錒系元素與發光鑭系元素的分子層級耦合,實現放射性核素衰變能到光能轉換效率近8000倍的提升,我們地球人已經組裝了目前已知效率最高的輻光伏核電池。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
艾萍滿意的笑了笑:微型核電池是將放射性同位素衰變能轉換為電能的裝置,它們在許多傳統電池難以勝任或面臨挑戰的應用場景中,成為了一種持久且不可或缺的能源解決方案。特別是錒系核素,如241Am/243Am,它們是核廢料中長期放射毒性的主要貢獻者,具有超長的半衰期和高達兆電子伏特的α衰變能。
李琦:地球上的錒系微型核電池,這種電池通過將錒系元素與發光鑭系元素的分子層級耦合,實現了放射性核素衰變能到光能轉換效率近8000倍的提升,組裝了地球目前已知效率最高的輻光伏核電池。這種新型錒系微型核電池實現了破紀錄的0.889%的總能量轉換效率和139μW·Ci?1的單位活度功率。同時,該微型核電池在持續運行200小時后,性能參數幾乎沒有衰減。
而貝塔伏特微型核電池,這種核電池采用鎳63核同位素衰變技術和金剛石半導體,實現了核能向電能的穩定轉換。其使用壽命長達50年,無需充電也無需維護,具有環保節能的特性。地球上貝塔伏特的微型核電池已經進入中試階段,預計推出的第一款產品BV100體積小巧,擁有100微瓦的功率和3V的電壓。
錒系微型核電池在能量轉換效率上取得了顯著的突破,達到了0.889%,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效率,尤其是考慮到它能夠將放射性核素衰變能到光能的轉換效率提高近8000倍。而貝塔伏特微型核電池雖然具有長壽命和低維護的特點,但在能量轉換效率方面沒有具體的數據進行比較。從能量轉換效率的角度來看,錒系微型核電池在技術上更為先進和厲害。實際應用中還需要考慮成本、安全性、維護和實際應用場景等多種因素。
劉思:具體裝置是什么電池女主并沒有交代,只是知道這個裝置非常精密和復雜,卡特尼拉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研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