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一天從送貨開始。
一早起來洗漱完,就是給姑蘇大酒店送貨。今天酒店差不多有一千塊錢,啊我的小錢錢快到包里來!會芳自娛自樂的想著。
然后高高興興去擺攤,快快樂樂回家去。收入一天比一天高,就這樣一個禮拜后,當天的收入破萬了!啊啊啊啊啊啊啊發財了發財了哈哈哈!
這天廠里發工資了,兩千四百多塊。
“組長我不干了。”會芳說
“小謝你要辭職嗎?”組長說
“組長我不辭職,辭職要一個月太久了,我自離。”會芳說
“小謝你怎么不干了,是找到新的工作了嗎?”組長問
“廠里太累了,我不想在廠里干了。”會芳說
“好吧,你想回來的時候來找我。”組長說
“好的謝謝組長。”
和組長說了不干了,會芳就去銀行給家里打錢。以前都是給自己留個零花錢,給家里差不多兩千塊錢。現在自己手里有了幾萬塊就想著給家里多打點。
想了半天覺定打五千塊錢,多了沒發解釋清楚。說自己賣水果蔬菜爸媽肯定不相信。
“媽媽,剛才給家里打了五千塊錢”會芳打電話說
“這次怎么這么多,你不是一個月才兩千多塊嗎?”媽媽說
“以前的零花錢都花不完,攢了不少,這次多打點。”會芳解釋著
“給自己留點零花錢,不用都打回來,一個人出門在外完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己。”媽媽叮囑著
“我知道了媽媽,你和爸爸也要注意身體,別太辛苦了。”會芳關心著爸媽的身體。
“好的,我和你爸就地里那點活,累不著。”媽媽安慰著
“好了媽媽,今天不上班,我要去玩一會。”會芳說著
“好的,去玩吧,給自己買點好吃的,注意安全。”媽媽又叮囑一遍
“好的媽媽,我知道了,再見。”會芳答應著
掛了電話會芳接著去擺攤。就這樣每天送貨擺攤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幾個月就過去了。
這幾個月賣水果蔬菜有小一百萬了,會芳買了兩套八十多平的房子,簡單裝修一下租出去了。考了駕駛證,買了一輛小貨車。
雖然有房子了可是會芳還是住在蘇奶奶,這幾個月相處久了,每天在一起吃飯聊天,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了。
村里人都知道了,蘇老太家里住了個小姑娘,倆人搭伙吃飯,感情很好。大家見了都會打個招呼,對小姑娘多有照顧。
這幾個月蘇奶奶吃的都是農莊里的蔬菜水果,身體也越來越好了。
會芳的皮膚越來越好了,像播了殼的雞蛋,光滑細膩,沒有一點瑕漬。細長的丹鳳眼又明又亮,看著你的時候別有一番風情。頭發又黑又亮想絲綢一樣。體態婀娜多姿,曲線優美。
蘇奶奶都說她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越來越漂亮了。一開始有五分的人才現在有九分了。村里很多大媽都要給她介紹對象了。會芳說自己還小不著急。
是啊才十九歲呢,花一樣的年紀。
臨近年關,會芳要回家過年了。提前兩天告訴她的客戶門過兩天就放假了,需要囤貨的這兩天都買好了,要過了十五元宵節才會來擺攤。
大家一聽這么長時間不擺攤了,都開始了大量的囤貨。這兩天一邊小貨車都要跑好幾趟。忙的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了。只能吃水果補充能量了。
忙完擺攤這邊,酒店這邊我給張哥打了電話“張哥,要放假了,我要回老家過年了。您這邊的水果蔬菜你看怎么辦。我要到元宵節后才能送貨了。”
“小謝,你歇這么長時間,買賣不做了?”
“張哥,這不是打電話看您要不要囤點貨嗎?”
“小謝啊,你說現在大家都吃慣了你家的水果蔬菜,我不給他們,他們能干嘛。你給我多送點過來,能讓我用到你回來前的。”
“好的張哥,我肯定給您備足了貨,讓您夠用。家里我也給您備足了。”
“妹子,那哥就不和你客氣了,家里現在真的離不了你家的水果蔬菜了,你大侄子現在都不挑食了,做什么吃什么。這幾個月沒少長個。”
“張哥您客氣了不是,我還沒有謝謝您一直照顧我生意呢。”
“好了張哥您忙,我去給您備貨。”結束了電話開始給酒店送貨。
這兩天因為過年囤貨的人多,會芳進了一大筆賬。趕上平時一個月的收入了。
這邊都忙完家里蘇奶奶的年貨也要備齊了。會芳擔心蘇奶奶一個人過年呢,蘇奶奶說她孫子過年回來。會芳放心多了,年貨備的足足的。
農歷臘月二十八,會芳坐上了回家的火車,車上都是回家過年的人,大包小包的行李。大家看著有點疲憊,但心情是激動的,向往的,因為要去的是家。
車上有聊天的說話聲,打牌的叫喊聲,小孩子的哭鬧聲,吃泡面的吸溜聲,人聲鼎沸,很是生活氣息十足。
臘月二十九早上五點到了市里火車站,會芳要再坐客車到魏城。從市里到縣城要一個小時。
我沒帶什么行李,過年人太多了,都是大包小包的行李,我很有自知之明,自己沒那個本事,所以只帶了換洗的衣服。
會芳家住在縣城邊上,一個叫馬神廟的的村子里。聽名字就知道村里有一座馬神廟,廟里香火很旺盛。
周邊的村子里的人和相臨的幾個縣里的人都會來燒香拜佛。每年三月中旬會舉辦廟會,小時候除了過年,就盼著趕廟會。
有從各個地方趕來的小商小販,各種小吃,好玩的,還有唱大戲的。看戲的人特別多,附近村里的人都自己帶著凳子,一聽就是大半天。
會芳小時候很喜歡聽戲,因為她家旁邊街上有個戲園子。很大,門口有賣票的。很多家長會帶著自己的孩子讓畫花臉的師傅,給自己家的男娃畫花臉。會芳的弟弟就畫過。
早幾年戲園子就拆了,再聽戲就是廟會了。
會芳的媽媽逢年過節燒香拜佛時她也跟著,聽著媽媽念念有詞的祈禱著。她在一邊看著神像,也在心里說著自己的愿望,只是從來沒有宣之于口,只是放在心里。
燒了香,念了香詞就要給神像磕頭。媽媽磕頭會芳也跟著,媽媽總說信則有不信則無。會芳總是對神像抱有敬畏之心,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