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這是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檠國的帝都比他想象中的更為繁華,這幾日他四處游玩,聽見不少人吹捧知己齋,有了幾分好奇,今日閑下來便想探究一二。
“好一個思論閣,我倒是心中還有疑問。”向陽在木牌上洋洋灑灑寫下一句話,“明知是錯的選擇,又非要選擇錯的選擇,這個選擇是錯的嗎?”寫完便自去雅間,拿了本閑書蓋在臉上,躺著睡著了。
待他醒來,晌午過半。福來請他移步思論閣,奉上茶點便退下了。向陽四處打量,不過是間普通屋子,便安心品起了茶點,看似半分急躁也沒有。茶香裊裊間傳來悅耳的女聲,“公子倒是十分愜意。”向陽自是十分爽朗:“如此可口的點心,實在難叫人不滿意。”
“公子的問題,我倒是有些想法,可愿探討一番。”
“躬身以待。”
“世上的選擇,有一種選擇,有另一種選擇,選擇確有不同,可選擇為何會有對錯?”
“有的選擇能達到某些目的,有的選擇卻看似很無用。”
“世上的選擇都是有用的,所有看似無用的選擇不過是與世俗想法背道相馳罷了。有的人的選擇是為了獲取財富,有人的選擇是為了獲取權(quán)勢,卻也有人為的是心中熱愛、感情或道義。”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每個選擇似乎都是為了自我滿足嗎?”
“公子說得在理,其實那些看似利他的選擇,回歸最后,皆為利己。”
“聽老板的意思,人性本就是自私的。”
“那倒不是。”
屋子突然安靜,說話的人突然嚴(yán)肅了語氣:“所有的選擇皆為利己,這只是邏輯上的道理。有的選擇,損害他人,最終獲取自身的滿足;有的選擇,利己但不傷害于人,甚至同時利己利人;而另有選擇卻是造福于人,自我的滿足乃是來源于滿足于人。”
“在選擇前能考慮不傷害于人,已是萬分周全之人;能同時做到利己利人,必然是不凡之人;選擇造福于人,然后自己快樂,這該是圣人了,問世間,又有幾人能做到。”
李輕來站起身來走向一墻之隔,頓住腳步,視線似乎穿透墻壁落在向陽身上:“公子,世間哪有什么圣人呀!”
對面的人倏然睜眼,看向墻壁,沒有接話,卻聽對面緩緩道來:“可,凡人也有一顆圣心呢。”向陽內(nèi)心震動,回味之下,竟是許久沒有緩過來。一盞茶涼,隔壁房間也沒出聲了,向陽放下一顆金錠離開了。
他不知,在他走后,李輕來不由感嘆:“這公子,倒是個善良的人。”旁邊添茶的福來困惑得很:“東家,咋看出來呢,那公子也僅是喝了杯茶而已啊。”李輕來笑笑:“這公子面對選擇萬分糾結(jié),若是常人,哪會想這么多,心中放的東西太多,自然就糾結(ji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