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末年。揚州。巡鹽御史府。冬。小雪。
今天賈敏要去城外的文山寺上香,一大早,她身邊的一等大丫鬟白鷺就起來伺候梳洗,等把賈敏和帶去的文嬤嬤,秋容蘭染等人都送出了門,一扭身,就跺著腳進了主院里的小廚房。
廚房里的李三家的一見了她,就趕緊笑著迎了上來:
“白鷺姑娘,今天怎么親自過來了,你伺候主子辛苦,要什么說一聲就是了,何必跑到這又是油又是火的地方來,仔細臟了你的衣裳!!這皮襖是主子前兩天賞給你的灰鼠的吧?”
白鷺擺了擺手,自在一邊燉著一盞官燕的小火爐上烤了烤手:
“沒事的,我剛把主子送上車。主子走前,還問昨天倒在咱們府門口的那個小要飯的怎么樣了,能不能救回來。我一問,說是昨天下午就醒了,愿意自賣自身的,被你領了回家,我就來問問到底怎么回事兒。聽說,那小丫頭穿得很是有些奇怪,竟然像個異族人的樣子?”
“你可別多想,我就是覺得吧,現在咱們府里不太消停,遇事兒,要替咱們主子多想三分。省得混進了不三不四的人來,把府里的消息都透了出去就不好了。咱們太太本來是好心,可別著了別人的道兒,反而害了這一家子老小。特別是你這里,太太姑娘和小少爺的飲食都從你這里過,好嫂子,我可不是不相信你,我就是。。。。。”
李三家的長嘆了一聲,打斷了她的話:“好姑娘,我知道的。就是吧,那姑娘洗完臉,我一看,就跟我那早去了的大閨女長得有七八分像。我就把她領回了家,沒敢直接領到府里來伺候。她是一問三不知,也不知道從哪里來,也不知道家在何處。我看著,也不像是做假。反正我先收留著她,看看且再說吧。”
“姑娘且放心,我必不敢有二心的。我們兩口子都是林家幾輩子的奴才,論忠心,不敢說跟姑娘們比,可也不比別人差。等她緩一緩,我讓她來給主子磕個頭,就準備給她幾兩銀子,讓她在外面找個活路去。就是到時候,估計得麻煩林大管家給她辦個戶藉什么的。”
白鷺一聽李三家的還算是明白,滿意地點了點頭。早有一個機靈的燒火小丫頭掇了個圓凳過來,請她坐下,李三家的又給她端來了一碗紅棗江米粥,一碟子新蒸出來的藕粉桂花糕請她吃。
她倒是真餓了,一看這糕又新鮮,用手拈著連吃了兩塊才放下,又喝了半碗粥,才和李三家的接著說閑話兒:
“要是真的是這樣,莫不是得了離魂癥?等太太回來了,我跟太太說一聲兒,讓府里養著的供奉過去給她瞧瞧病吧。唉,也是個可憐的。看著也就五六歲,想來也沒什么太大的要緊。就是有人派,也不會派這么大的,話都說不全呢,能頂上什么用!!可能也是我多心,嫂子你別放在心上就是了。”
李三家的正坐在一個小方凳上收拾剛送來的幾尾鮮魚,一聽這話,就笑了起來:
“好姑娘,這有什么的。別人不知道你,我還不知道你嗎?太太當年帶過來的八個丫鬟,死的死嫁的嫁,現在身邊的,就剩下一個你了。我可是知道的,太太跟你的情份不一般!!要是真能給那孩子看好病,那也算是咱們的功德一件,你可不知道,那孩子可憐見的。讓人看了就心疼呢。”
她這么一說,白鷺倒被勾起了好奇心。反正今天中午太太肯定會在寺中用齋飯。老爺也不在家,只有大小姐和小少爺用飯,離午飯時間還早著呢,就攛掇著李三家的帶她回家去看看那個小姑娘。
李三家的也一直擔心,昨天她都沒回家,家里只剩下那個新來的小姑娘和自家的傻小子。倒不是怕傻小子出事,他都七歲了。就怕兩個孩子在家生不著火受凍,巴不得這一聲兒,抓了一把草木灰洗了洗手,就帶著白鷺回家來。還看了看白鷺的臉色,拿了個食盒,裝了兩樣早上賈敏沒怎么動的糕餅,和一大碗碧粳米粥帶了回去。
這也是常有的事兒,白鷺就跟沒看見一樣,一句話都沒提。
李三家就安在巡鹽御史府后面的巷子里,里面一溜兒有五六十個小院子,都是林家的下人住的。一水的小小三間堂屋,兩間廂房,一水兒的青磚黑瓦,倒是排場。
就是離家還有四五個院子,兩人就看到李三家的院子里煙囪在冒著煙。
哎呀呀,這可不得了了!!李三家的急得三步并做兩步,搶進了院子里。她就怕兩個孩子在家玩火,東西倒不要緊,可別燒著了兩個孩子啊!!
結果她沖進了煙囪在的廂房一看,兩個孩子正在廚房里做吃的呢。那個她拾來的小姑娘,腳下踩著個小板凳,整個人趴在灶臺上,拿著她的大鍋鏟在那里翻炒。還指揮著給她燒火的兒子:
“哥哥!你火再小一點!!你餓了吧,馬上就得了!!”
她兒子頭都不抬,“知道了知道了,我不餓,你餓壞了吧?早上剩下的那一點糕都讓我給吃了,你還說你吃過了,要不是聽你的肚子叫,我都不知道你什么都沒吃呢?”
白鷺和李三家的對視了一眼,都笑了起來。李三家的大兒子來泉聽到了娘的聲音,飛快地揚起了頭,指著灶上的那個小姑娘,朝她驕傲地大聲道:“娘!新來的妹妹,好厲害!!我爹昨天沒回來,我和妹妹一起燒了炕,一點也沒冷!!妹妹還熬了粥,煎了蔥油餅!!還燉了菜!!白鷺姐姐也來啦!!你和我娘吃了飯沒有?”
灶上的那個小姑娘也早就轉過了身,被心疼不已的李三家的一把從小板凳上抱了下來,卻掙扎著下了地,朝著兩人各施了一禮,規矩周全得不比小戶人家的小姐差:
“謝謝大娘和姐姐,救了九如一命!!九如現在身無長物,也沒什么能報答大娘的。求大娘再收留我幾天,看看我的家人能不能找過來,要是能找過來,必有重謝的!!”
李三家的心中直驚:“好孩子,你都想起來了嗎?你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家中還有什么親人?怎么落到了今天這步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