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農村,如果哪家生第二個孩子還是女兒,那就說明第三個第四個已經在路上了。
我老婆就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姐姐,下面有弟弟和妹妹,她不是父母帶大的,是姐姐帶大的,所以長大后他姐姐在哪個城市,她就在哪個城市。
老二不是家里的第一個孩子,沒有了新鮮感,生下來又不是父母想見到的性別,也就沒時間培養感情,更得不到最好的照顧。
都生了兩個了,沒達到目的,抬不起頭來,那就繼續造下一個,下一個性別不對,那就再來一個,總歸有機會中一個男孩。
最終夢寐以求的男孩到手了,這個家庭就開始考慮新的了,那就是怎么多孩子怎么養,哎,那就送走一個吧,送到沒孩子的或者想要女兒的家里去,這是自己的骨肉啊,要找個條件好的人家,不能苦了這個被拋棄的孩子。
我認為這算是做好事了,你們給了這個多余的人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想收養女孩的家庭一般條件不會很差,孩子也不會很多,說不定還受寵呢!雖然也有看走眼的風險,總比跟著你們吃不飽強吧。
這好事又輪不到老二了,畢竟喂了好幾年了,于情于利也舍不得了,這都能打醬油了,開始記事了,算了,留下吧,能過成啥樣就過成啥樣吧!
父母最疼的一定是老大和男孩,這個是第一和唯一決定的,老二生來就被父母貼了“失望”和“多余”的標簽,但是親人的身份和教養的責任讓老二有了活路,對了,中國還有“長姐為母”和“扶弟魔”這兩種職業,這也是老二的活路。
我老婆的大姐叫秦招娣,我老婆叫秦扶弟,我覺得招娣這個名字在歷史上還有跡可循,電影里也常聽到,勉強能接受吧。但扶弟這名字就他媽的有點不干人事了,這父母為了生個男孩傳宗接代,光宗耀祖,要拿女兒當化肥啊。
我和扶弟剛談戀愛的時候沒看她身份證,她網名叫小美,我就知道她姓秦,知道她有個姐姐,因為垂涎她的美色多次去酒店開房,直到去了一個必須我們一起登記身份證的酒店時,我才看到她身份證上的名字。
那晚我們完事后,扶弟躺在我懷里抱著我,小聲的說:“君哥,如果我還有個弟弟,你會怎么看我。”
“咋看,我還能咋看呢?你有就有唄!”關系都這樣了,我只能這么說,我其實對婚姻什么的沒概念,空床3年了,身體都快渴成人干了,人家長得不錯,身材也不錯,只是沒那么精致,皮膚一般,但是配我不錯啦,我不就是個干銷售嘛!
我和小美認識是她姐姐招娣拖朋友介紹的,他的那個朋友是我的一個同行前輩,叫華哥,招娣當時在甲方,華哥是她的乙方銷售,這個關系一說這事就明朗人了,甲方擺脫乙方辦點事,有可能的話一定得辦好呀!
我聽說一連給介紹幾個男生,小美有兩個還看的過眼,招娣卻都不太滿意,她要城市,最好是獨生子女,父母健在,身材高大的,長相順眼的,品行端正的,性格開朗點的,學歷高點的,家庭條件好點的,在杭州有房產的等等。
得表揚一下這個當姐姐的,怎么高的要求居然讓她找到了我,我只能說華哥為維護甲方的關系也是真拼呀!
當然,招娣不只找了華哥,還找了其它的關系,諸如親戚、同學、老鄉、同事等等,由于是平等的關系,不好提過高的要求,所以見了幾個就都放棄了。只有一個在杭州有房子的多見了幾面,當地聽說男方家里也有弟弟妹妹,就果斷放棄了。
我其實就滿足一部分:獨生子女,父母健在,身材高大,長相順眼,品行端正,性格開朗。物質硬件我是一點也不行,沒房沒車,家庭條件也只能說一般,學歷也只是一個三流本科,只是我能說會道,說已經在杭州開始看房子了,打算按揭,才勉強入了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