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燁山,夜里
城西,有一座美麗的清燁山。夜幕籠罩下,高山上的自然景色如夢如幻。
云海翻騰涌動,似仙境般迷人,瀑布如銀河傾瀉而下,發出陣陣轟鳴聲。
綠樹成蔭,在月光的映照下,形成一幅層次分明的畫卷。
主峰在月光的照耀下,更顯得雄偉壯觀,盡顯大自然的無盡魅力。
懸崖峭壁間,蒼松挺拔而立,那股頑強的生命力在山間愈發凸顯。
夜深人靜,月光如水,月朗星稀,星光閃爍。日薄西山,紅日西墜,夕陽西斜,日頭偏西,日落西山。
暮色蒼茫,暮云繚繞,歸鴉繞樹,天色模糊,霞光漸漸消褪。
月色撩人的木屋內
師父晏卿面色凝重如霜,一動不動地站在窗前。
十多年來,他從未如此嚴肅過,那緊蹙的眉頭仿佛承載著無盡的心事,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思索與憂慮。
這時,尹桀來到師父房間,輕輕推開房門,發出細微的“吱呀”聲。晏卿不用回頭便知道來人是尹桀,他平淡地開口說:“桀兒,來了,坐吧。”話落,緩緩轉過身來。
尹桀乖乖地坐在椅子上,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與不安。
半晌,晏卿拿出一個有著年頭的精致木盒。他的手微微有些顫抖,仿佛這個盒子承載著沉重的回憶。
晏卿打開盒子,拿出一個包裹,那是有些年頭的手帕,包著玉鐲與玉佩。
他拿起玉鐲與玉佩,坐在椅子上,心情沉重得仿佛壓著千斤巨石,緩緩說道:“是時候給你了。當年為師在山下拾到你時,你的身上有這個手帕,里面有玉佩和玉鐲。這些年為師一直放在這個錦盒里,如今把它歸還與你。”
尹桀看著師父手中的物件,心中充滿了疑惑。
這么多年來,他一直跟在師父身邊,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
他也曾想過去找自己的親生父母,想知道他們為什么扔下他,為什么不要他。
心中暗忖(如今師父是何意?難道要送我離開?不,我不要,要不是師父,我早就不知道流落在哪了。)
尹桀順勢跪下,臉上露出激動的神色,眼睛睜得大大的,滿是驚慌與不舍,說:“師父,您是打算不要徒弟了嗎?桀兒不要,不要離開師父。”他的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微微顫抖著。
晏卿看著跪下的尹桀,心中滿是煎熬與心酸。
回想起當年拾回尹桀的情景,那時的尹桀只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
晏卿把尹桀帶到清燁山,一直將他帶在身邊,傳授武功,教他知識,育他做人。
早已把他當成親生兒子,自然舍不得。但畢竟要讓他回到親生父母跟前。
晏卿放下東西,趕緊扶起尹桀。“桀兒快起來,師父慢慢和你說。”尹桀一向聽師父的話,慢慢起身,兩人坐在椅子上。
“當年為師看到玉佩和玉鐲,明白你的身世不簡單。現如今你已長大成人,也教會你許多。你看這個玉佩上面刻著‘桀’字,為師猜想,大概是你的名字。以尹為姓,給你取名尹桀。這個玉鐲也不是普通人家的,你終是要回到你親生父母跟前。”
尹桀聽后,心中明白了許多,也懂了師父的良苦用心。
正巧他也想去找親生父母,現如今長大了,也有能力去找他們了。但他不知道該作如何抉擇。
尹桀又再次跪下,說:“可是師父,徒弟還未報師父養育之恩,怎能就此離開?徒弟不愿意離開。”
他的眼神中滿是堅定與執著,語氣中透露出對師父的感恩之情,眉頭緊緊皺起。
晏卿看到他又跪下,有些生氣,眉頭高高揚起,眼神中帶著一絲責備,說:“平常為師是如何教你的?不許動不動就下跪。”
尹桀見師父有些生氣,乖乖聽話站起身。晏卿繼續說:“你一向聽為師的話,這次你不聽為師的話了嗎?你不能一直待在為師身邊,師傅不用你報恩,你平安長大,就是報答為師了。”
尹桀又想說些什么,看著師父有些生氣,慢慢開口:“是,師父,您不要動氣,徒弟聽您話就是。”他的眼神中滿是無奈,微微低下頭,嘴唇輕輕抿著。
晏卿看著尹桀不再生氣,說:“明日你就下山,去找你的親生父母吧。現下夜已深,你回去歇息吧。”
聽到師父的話,尹桀著急地說:“什么?師傅,你要我明日就下山,這……!”他的臉上露出驚訝的神色,眼睛睜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張開,眼神中滿是不舍。
晏卿點頭回答:“是的,明日,去吧。”尹桀只好聽師父的話,回了自己的房間。
尹桀簡單地收拾好東西,為明日下山做準備。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師父的不舍和對未來的迷茫,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第二日
清晨
尹桀向晏卿的房間門前跪下,給晏卿磕三個重重的響頭。“師父,我要離開這里了,但我會一直想念您。您的教誨和智慧永遠指引我前行,我不會辜負您的期望。拜別了師父。”
他的眼神中滿是堅定,語氣中透露出對師父的感恩之情,眉頭微微皺起。
尹桀轉身,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清燁山。
在不遠處,晏卿看著尹桀下山,也是滿滿的不舍。
他的眼神中滿是牽掛,微微嘆了口氣,心中默默祝福著尹桀,嘴唇輕輕動了動,仿佛在說著什么。
他不知道,尹桀此次下山,將會面臨怎樣未知的命運和挑戰。
會給尹桀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呢?一切都充滿了懸念……